摘要:故宫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精华,是人们来北京旅游的必选景点之一。但是你知道吗,故宫从建成之后500年都被称为“紫禁城”,直到1925年以后才开始改称为“故宫”。
雪后故宫
北京是明太祖朱元璋亲自册封给燕王朱棣的封地,朱元璋死后,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从侄子朱允炆手中夺过皇帝宝座。公元1402年,朱棣在南京登基称帝,史称明成祖。第二年,礼部尚书李至刚就上奏朱棣,说燕京是皇帝的“龙兴之地”,应该提升现在的地位,作为陪都。
这个意思正好说到了朱棣的心里,他立刻下旨,提升燕京为陪都,改北平为北京。1406年,朱棣正式下令大规模营建北京城,规模参照都城南京。为了准备修建北京城的石料、木材,就花费了长达11年的时间。期间花费钱财无数,更有不计其数的民夫死在工地上。
明成祖朱棣
去过故宫的人也许都见过,在保和殿后面有一块巨大的丹陛石,这块巨石是从房山整块开采,然后运到北京的。根据史书记载,当时为了运送这块巨石,数万名劳工在道路两旁每隔一里左右掘一口井,到了寒冬腊月气温足够低时,就从井里打水抛洒在道上,等水全部结冰之后,将巨石放在上面推动,整整用了28天的时间,才送到了北京宫里。
公元1416年,朱棣在朝廷上正式提出迁都的建议,当时也有一些大臣站出来反对,都被朱棣下旨革职或严惩,之后就没有官员再敢反对了。第二年,营建北京紫禁城的工程正式开工,直到1420年,北京皇宫和北京城才修建完工。在今后将近500年时间里,北京一直是明清两朝的皇家都城,直到1912年清朝灭亡。
紫禁城鸟瞰图
1917年,紫禁城第一次遭到飞机轰炸。
1917年7月1日,“辫帅”张勋率领3000辫子军占领北京,宣布拥立宣统皇帝复位,史称“张勋复辟”。北洋政府段祺瑞为了尽快逼迫张巡投降,号召北京周围的所有军事力量对张勋开战,其中就包括北京南苑航空学校师生驾驶的战斗机。
航空学校师生驾驶飞机超低空飞行,来到紫禁城上空之后,投下了三枚小型炸弹,主要是想警告张勋快点投降。三枚炸弹炸到了紫禁城东六宫当中的延禧宫,使当时的建筑轻度损坏。这被认为是东亚第一次空袭轰炸。
500年紫禁城改名故宫,全靠冯玉祥。
冯玉祥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之时,第三军总司令在阵前倒戈,率部队杀回北京城,囚禁大总统曹锟,并将宣统皇帝溥仪赶出紫禁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 “北京政变”。溥仪被赶出故宫之后,冯玉祥下令成立了“清室善后委员会”,接管了故宫。经过一年的筹划,1925年10月10日,委员会宣布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并且普通百姓开放。所以,1925年以后紫禁城才被称为“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