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是一个和尚,但这并不妨碍我享受美的事物。”
在某家美容店的开业典礼上,一位脸上满是油光的出家人,言辞滑稽、油嘴滑舌地为自己的朋友推销会员卡,甚至时不时地用“出家人不打诳语”的口号为自己的言辞增添说服力。
既然出家人不打诳语,那又是什么原因,让这位出家人和商界大佬有着长达二十多年的友谊?身为寺庙住持,置身世俗琐事之外,他又为何公开宣称自己常年使用美容卡呢?
这位充满矛盾的“出家人”正是曾担任南京玄奘寺住持的传真法师。
2005年8月13日,一部影片将所有南京人乃至全国人民的记忆带回了1937年12月。当年的南京,硝烟弥漫,满城悲怆。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占领南京,并在城内展开了史无前例的大屠杀,鲜血染红了这片土地,数十万生灵涂炭。那一年的南京成为了永不磨灭的灰色记忆,这段历史应该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
为了让这段历史得以传承,传真法师决定站出来发声。
传真法师,1968年出生,1987年于南京栖霞寺剃发出家,从师傅那里获得了“传真”这一法号,寓意传播真理、追求正直。此刻,他的俗名还是李义将。出家之前,李义将是一个按部就班的学生,17岁时高中毕业,之后因家境贫困而放弃了继续深造,回乡帮父母务农。尽管家庭条件艰难,他却不甘心此生仅仅在田间度过。1987年,在高中毕业两年后,李义将决定前往中国佛学院栖霞寺分院进修。
他进入佛门的第一年,便决定出家。从那时起,李义将这个名字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四大皆空”的传真法师。
传真法师是寺庙中为数不多的受过高中文化教育的弟子,师傅对他寄予了厚望,他也在佛法的道路上走得颇为专注。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传真法师的师傅只能给予指导,但关于历史的传承,师傅可说的更多。
在南京,谈及历史,无法回避的是那段血腥的岁月——南京大屠杀。传真法师的师傅,辉坚法师,正是那段历史的亲历者。
1937年12月13日,当侵华日军的铁蹄踏入南京时,无数南京市民纷纷涌入栖霞寺避难。栖霞寺作为中国佛教四大丛林之一,其背靠千佛岩,山势雄伟、气势磅礴,周围的景色既清幽又神圣,犹如佛国的净土。然而,这一天,寺庙外的景象却不同寻常。成群的民众满脸惊恐,恳求:“大师,救救我们!”
佛门自古以清净为旨,但在这生死关头,栖霞寺的住持辉坚法师毫不犹豫地打开了大门。大门之外的血腥让人心生畏惧,但寺庙却如同一片净土,接纳了所有寻求庇护的人。当天,超过五百名难民涌入寺庙。而这一数字仅仅代表了那一天的难民人数。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栖霞寺将近两万四千名难民接纳入寺,为他们提供避难所。
栖霞寺的僧人们虽以清静为本,但在那段艰难时光,他们却自发成立了难民收容所。寺庙本无庙产,日常所需的斋饭几乎全由寺内耕种所得。由于庙中人口激增,粮食日渐短缺,僧人们不得不采取非常手段求得生计。月基法师便利用自己流利的日语,与日军交易粮食和药品,但有时并未能顺利归还,甚至在一次外出寻找药材时,仅带回了两个弟子。
不仅如此,日军的暴虐不断冲击着栖霞寺,四个月的时间里,寺庙被侵扰三次,且频繁发生小规模的冲突。为了保护难民,阻止日军侵扰,寂然法师联合难民们一起写下了饱含血泪的“万民书”,并通过各种途径送到了德国的拉贝手中。拉贝是时任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的负责人,他将这段历史记载在了《拉贝日记》中。
传真法师在师傅的讲述中深受触动,决定为这段历史提供更多见证。他开始收集资料,并且在2003年12月17日,南京市栖霞山的园林施工人员意外发现了两块石碑——《栖霞难民所碑》和《寂然人上碑》。这些碑文详细记录了当年栖霞寺收容难民的历史,这让传真法师非常激动,随后他根据这些历史背景创作了《栖霞寺1937》的剧本。
然而,这部电影的拍摄却引起了外界的非议,因为传真法师作为一位出家人,参与电影制作和筹资,显得与佛门的清规戒律不符。他澄清道,自己并不追求经济利益,只希望这段历史能够让更多人知晓。虽然他的言辞充满情感和诚意,但随着电影拍摄的进展,外界开始注意到他的行为与承诺不符。
在电影制作初期,剧组面临着资金短缺和条件艰苦的问题,传真的身影却并未出现在剧组中。所幸,上海的某位干部得知这一困境后,决定捐款150万元,确保《栖霞寺1937》能够顺利完成并推向市场。影片最终大获成功,甚至进入了国际市场。
然而,这一切并未平息外界对传真法师的质疑。2005年,传真法师因管理资金问题被卷入了与影片合作方的官司,而作为出家人,涉及商业利益的行为更让舆论哗然。传真法师的商业活动不止于电影,他所经营的四家公司涉及养老服务、文化传媒、旅行社等多个领域。而这些,显然与佛门的清规不符。
更令人震惊的是,传真法师竟然报名参选南京市宗教局副局长,这一行为引起了极大关注。南京市委组织部门确认了传真法师确实有意参选,这一举动更让人感到震惊。一个出家人,竟然要参与政务,放弃了佛门本应具备的“远离世俗”的精神。
2003年之后,传真法师离开栖霞寺,成为了南京玄奘寺的住持。然而,在2022年7月,一场丑闻却让他再次成为焦点。南京玄奘寺供奉的牌位中竟然出现了四名参与南京大屠杀的日本战犯,这一行为引发了广泛的愤慨和指责。尽管牌位上写着“吴啊萍”的名字,作为寺庙的住持,传真法师依然难辞其咎。此事引起了政府的高度关注,并展开了严肃调查。
7月22日,传真法师被撤去了玄奘寺的主要职务。这个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所有中国人都铭记着历史,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无法抹去,面对这段不容亵渎的历史,任何企图污蔑和歪曲的行为都必须受到应有的惩罚。
这件事无疑是对传真法师的最大警示,也是对历史真相的一次深刻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