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四川南充32万件纸质档案的“无声诉说”
创始人
2025-09-13 19:32:04
0

封面新闻记者 谢杰

档案,是历史的直接记录,是发现历史、解释历史和再现历史的第一手史料。

6月9日,第18个国际档案日,在四川南充市档案馆,“请听档案说”主题开放日活动举行。市民们行走在一个个档案展陈区,看档案、听故事、上微党课。

在这里,馆藏的32万余件纸质档案,无声承载历史。

一份档案“遗产”

6月9日上午,四川南充顺庆区,川北医学院检验医学院的师生们一早便来到南充市档案馆,开启一段档案研学之行。

“映入大家眼帘的,就是《清代南部县衙档案》。这里展示了近百件档案精品图片,全面反映了清代南部县衙的职能职责,为研究清代地方治理和社会生活提供了系统翔实的参考。”

川北医学院检验医学院师生参观清代南部县衙档案专题展厅。(拍摄:谢杰)

在清代南部县衙档案专题展厅,讲解员介绍,《清代南部县衙档案》是我国现存延续时间最长的、保存最完整最系统的清代县级政权档案,是了解清代社会政治、经济、教育、军事、司法等多方面的重要资料,2003年被列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随着讲解员的步伐,老师和同学们一路参观《中国共产党人的家风档案展》《清代南部县衙档案展》《印记100——川渝地区档案馆馆藏中国共产党红色珍档展》……

一页页文字、一张张图片,为大家回望历史,倾听档案里的故事。

川渝印记里的家国情怀

来自南充的《阆中红军公田牌》,记录红军在川陕根据地的土地革命,这样的公田牌全国仅存四块。

来自重庆的《红军长征过篡江石壕宣传画》,记录了1935年红军长征在篡江的历史。

来自宜宾的《宜宾县商会代表八十万民众向解放军致敬》,记录了1949年宜宾民众对解放军的期待和感谢。

来自达州的《红军战士会议记录》,记载了14首红军传唱的革命歌谣,朗朗上口。

来自乐山的《马识途书信两封》档案,推动1950年当地人士迅速投身新中国建设事业中。

在《印记100——川渝地区档案馆馆藏中国共产党红色珍档展》,来自四川和重庆各地档案馆的珍贵档案,吸引参观者不停驻足。

南充市档案馆正在开放的《印记100——川渝地区档案馆馆藏中国共产党红色珍档展》。(拍摄:谢杰)

“这里展出了川渝地区档案馆珍藏的100 件(组)红色档案,及南充市各级档案馆珍藏的30组(件)红色档案。”南充市档案馆副馆长何迪介绍,《印记100——川渝地区档案馆馆藏中国共产党红色珍档展》,精选川渝地区档案馆大量馆藏珍贵档案,生动讲述档案背后的人物和故事,用档案见证百年党史中镌刻的不朽记忆。“从这些档案中,可以看出川渝人民同舟共济互助相融的历史风云,和砥砺前行的家国情怀。”

“档案是历史,也是民生”

“因个人退休需要,申请查阅1996年从四川省永荣矿务局一中调至攀枝花市第三中学的调令。”

在档案查询服务大厅,窗口工作员杨萍萍正在整理民生档案异地查档申请表。记录显示,这份调令,经南充市档案馆协调攀枝花市档案馆,10分钟后就查到并通过QQ邮箱发送至申请人。

学通讯工程毕业的杨萍萍,来到档案馆工作快一年,最深刻的感触是“档案是历史,更是一段段人生和一件件民生”。

杨萍萍告诉封面新闻记者,每天有大量市民前来办理民生档案查询。“这些民生档案都可能涉及婚姻、用工、医疗、企业退休职工人事档案等各个方面,都是当事人难以找到又必须要用的档案。好在现在便民惠民渠道多,我们大多都能当时就给回复。”

档案查询服务大厅,市民正在查询档案。(拍摄:谢杰)

在这里,档案查阅、档案复印、展览讲解等都是免费服务。此外,南充市档案馆已和四川省内各级档案馆,及重庆市的渝北区、合川区档案馆建立合作,开通了“民生档案跨馆查询利用服务”。

“目前有馆藏全宗323个,纸质档案25万余卷、32万余件,照片档案2万余张,缩微胶片5万余幅。除了一些珍贵的历史档案,还有不少记录南充发展的重大事件、重大项目档案。”南充市档案馆副馆长何迪介绍,这些珍藏的档案,不仅是历史记录,也是便民服务。

川北医学院检验医学院师生上微党课。(拍摄:谢杰)

为充分发挥“爱国教育基地”资政育人的积极作用,南充市档案馆以国际档案日为契机,围绕“请听档案说”策划系列主题活动,包括主题开放日、主题展览、档案知识竞赛等,通过多种方式展现档案历史记忆、服务社会发展。

相关内容

工程服务提供商Legenc...
雷递网 雷建平 9月13日 工程和维护服务提供商Legence(股...
2025-09-13 17:43:44
原创 ...
9月13日上午,在东京进行的2025年田径世锦赛结束了男子铅球预赛...
2025-09-13 17:41:34
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秋意浓 ...
2025年9月10日,新疆巴州,和静县巴音布鲁克镇一家旅游度假村秋...
2025-09-13 17:38:14
鹤峰“国省双美”公路,激活...
极目新闻通讯员 胡姣童 沿“最美省道”245饱览山水画卷,循“最美...
2025-09-13 17:37:43
石圪节煤矿活化工业遗产,“...
长治石圪节煤矿矿工俱乐部广场上,红砖墙上“自己动手 丰衣足食”的标...
2025-09-13 17:33:50
原创 ...
《——·前言·——》 你是否听过刘伯温与诸葛亮的传奇故事?这两位...
2025-09-13 17:33:49
秦始皇遣使昆仑采药的证据找...
近日,考古研究者仝涛在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境内发现的一处石刻引发关注,...
2025-09-13 17:33:28
以文物之光守护文明根脉
□本报记者 张体义 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6月5日面向公众免费试开...
2025-09-13 17:33:12

热门资讯

冠军说廉丨葛曼棋:闻令而动,正... 为构建具有福建体育特色的廉洁文化体系,推动廉洁建设深度融入体育领域发展全过程、各环节,9月11日上午...
原创 中... 中国历史上,皇帝好几百位,但能被称为大帝的,不多。著名作家柏杨说,在中国数千年历史上,有资格称得上大...
《秦汉简牍系列字形谱》:开简帛... 汇编出土文献的字形,无论是对于汉字史研究,还是对于书法学研究及出土文献的研究,均具有重要的意义。继《...
铜陵四普新发现文物点线索——郊... 近日,我市第四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第二阶段实地调查工作基本结束。截至5月底,郊区共发现约11处不可...
洛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 □本报记者 陈学桦 王雪娜 洛阳这座十三朝古都,以5000年文明史、4000年建城史、1500年建都...
原创 南... “虽然我是一个和尚,但这并不妨碍我享受美的事物。” 在某家美容店的开业典礼上,一位脸上满是油光的出...
原创 蒋... 蒋介石的“爱面子”可谓是家喻户晓。为了保住自己的名声和威信,他常常进行各种微操来捍卫表面的光辉。然而...
读懂刘备拿捏人性的方式,你就不... 公元223年,白帝城里刘备托孤。 病榻上,奄奄一息的刘备对诸葛亮说: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
原创 雍... 1723年,刚刚登基不到一年的雍正皇帝,命令川陕总督年羹尧担任抚远大将军,带领两万多士兵远征青海,平...
原创 毛... 1950年,毛主席在《人民教育》创刊号上亲自题词:“恢复和发展人民教育是当前重要任务之一。”这句话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