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历史上功高震主的3位名将,可以轻松取代皇帝,结局为何大不相同
创始人
2025-09-13 15:03:40
0

世人普遍认为,功高盖主是任何臣子的致命禁忌。自古以来,许多权倾朝野的名将,因其功绩过于卓著,威胁了君主的地位,最终悲惨身亡。然而,历史中总有一些例外。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确实有三位将领,他们的赫赫战功不仅让当时的皇帝感到压力山大,甚至让皇帝在某种程度上感到忧虑。按理,他们应当遭受致命的打击,但结果却截然不同。有人最终被赐死,有的则遭到软禁,甚至有几位将领享受到了皇帝的礼遇,甚至荣宠不衰。那么,这三位名将究竟是谁?他们的战功究竟有多大?为何他们的命运如此不同?

首先要提到的是白起,战国时期秦国崛起的关键人物之一。白起出身并不显赫,但凭借其过人的军事才能,他在秦国逐步崭露头角,最终成为了秦国的顶级名将。白起的军事生涯充满了辉煌战绩,他的第一次重大胜利便是在伊阙之战中获得的。当时,韩魏联军组成了24万大军来阻止秦军东进,白起受命指挥秦军,并在战斗中打得敌军全军覆没,堪称一战成名。接下来的鄢郢之战中,白起再次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不仅摧毁了楚国的都城,还亲手破坏了楚王的陵墓,给楚国带来沉重打击。这一胜利使得白起的名声更加响亮,秦王也因此将他封为“武安君”。然而,白起最为人称道的战役当属长平之战,在这场战斗中,白起带领秦军迎战赵国45万大军,他以巧妙的战略和出色的指挥,使秦军几乎没有损失一半兵力,便成功消灭了赵军。这一战绩不仅震惊了当时的世界,也成为了中国乃至全球战争史上的一大奇迹。白起的战绩极为惊人,战国时期约有200万士兵丧命,而其中约一半死于白起之手,这种无与伦比的功绩让他在秦国的地位如日中天,备受秦昭襄王的宠信。然而,功高震主之忧始终未曾远离他。随着白起的威名越来越盛,秦昭襄王感到了极大的威胁。最终,在朝廷内外的离间和权力斗争中,秦昭襄王对白起产生了强烈的不安。他先是对白起进行打压,甚至在秦军攻打赵国邯郸失败后,秦王才又考虑将白起召回。然而,白起已心生怨气,多次拒绝了秦王的召唤。愤怒之下,秦昭襄王最终决定将白起贬为庶人,剥夺其所有的爵位和军权,并将其囚禁于杜邮,赐予他一柄宝剑,命其自尽。白起,这位赫赫有名的名将,在一生的功绩之巅,最终却死于君主的猜疑与嫉妒,成为了“功高震主”的经典悲剧。

接下来是韩信,另一位与白起命运相似的名将。韩信的一生堪称是跌宕起伏,充满戏剧性。他的出身并不显赫,甚至可以说相当贫寒。早年的韩信生活在家乡淮阴,忍受着贫困与屈辱,但他凭借坚韧的意志和对军事战略的深刻理解,逐渐崭露头角。传说韩信年轻时甚至忍受过胯下之辱,这一经历成为了他非凡耐性与远见的象征。后来,随着秦朝的灭亡和群雄并起,韩信看准时机投奔了项羽的楚军。然而,项羽并未重用韩信,只给了他一个微不足道的职位。屡遭冷遇的韩信最终决定离开楚营,转而投奔刘邦。初入汉营时,刘邦并未立即重用韩信,但在丞相萧何的推荐下,韩信终于得到重用。得到了充分信任的韩信,凭借自己的卓越军事才能,频频为汉军立下赫赫战功。在对付齐国时,韩信运用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战略,一举拿下了齐国。在楚汉之争中,韩信屡屡击败楚军,最终帮助刘邦彻底击败了项羽,奠定了汉朝的基业。然而,随着韩信的声势越来越大,他开始引起了刘邦的警惕。刘邦对韩信的忠诚心存疑虑,多次试图以不同方式考验他。最终,韩信的功高震主让刘邦决定除掉他。尽管韩信才智卓群,但他在政治手腕上却显得相对天真,未能意识到自己处于危险之中。当刘邦以巡视云梦为名来到韩信封地时,韩信毫无戒心地前去迎接。刘邦趁机捕获了韩信,剥夺了他的权力,并最终在吕后专政时期以“谋反”之名将韩信杀害。韩信的一生,充满了巨大落差,从一位贫寒少年到名震天下的名将,再到因功高而被除掉的悲剧,诠释了“功高震主”的悲剧命运。

最后,我们来讲述唐朝名将郭子仪的故事。与前两位名将的命运截然不同,郭子仪凭借他的卓越军事才能和高超的政治智慧,在安史之乱至唐朝德宗时期,始终保持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成为了“功高不震主”的典范。郭子仪出身平凡,最初只是一个普通的将领。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凭借出色的军事能力,迅速成为了抗击叛军的主力。在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郭子仪屡次打败叛军,收复失地,为唐朝的稳固政权做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在收复长安和洛阳的战役中,他展现了卓越的指挥能力,不仅击退了叛军,还成功保护了民众和文物,赢得了民众和朝廷的广泛赞誉。郭子仪不仅在军事上表现出色,他的政治智慧同样卓越,始终能化解朝廷内外的矛盾,使唐朝得以在动荡中保持稳定。尽管他功高无比,但郭子仪始终保持谦虚和低调的态度,始终将功劳归于皇帝和朝廷。正因如此,他得到了历代皇帝的高度信任,甚至在唐肃宗时期被封为汾阳王,成为唐朝历史上第一个异姓王。郭子仪的成功,来自于他深谙“功高不自傲,位高不自危”的道理,他始终保持对皇帝的忠诚和谦逊,赢得了皇帝的青睐。最终,郭子仪的智慧和谦逊,使他在唐朝的历史长河中,成为了“功高不震主”的典范。

这些名将的故事深刻反映了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特征。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功高的将领往往面临极大的生死危机,功高震主的命运几乎无法避免。但在一些极为特殊的情况下,聪明的将领能够利用自己的政治智慧和谦逊,避免这一命运的到来。

相关内容

过敏性鼻炎发作,扛一扛就过...
  过敏性鼻炎如果不接受规律治疗,容易发展成过敏性哮喘。由于鼻腔和...
2025-09-12 21:40:28
原创 ...
三国时代,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宛若璀璨繁星洒落在这片战火连绵的土地...
2025-09-12 21:35:22
原创 ...
武术界流传着一句耳熟能详的谚语:“王不过项,力不过霸,将不过李,拳...
2025-09-12 21:34:40
原创 ...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很多人都为赵云感到不平。毕竟,赵云跟随刘备...
2025-09-12 21:34:20
原创 ...
引言 《左传》曾有云:“夏以妺喜,殷以妲己,周以褒姒,三代所由亡也...
2025-09-12 21:34:18
原创 ...
公元前180年,掌控朝政多年的吕后去世,紧接着爆发了诸吕之乱。刘汉...
2025-09-12 21:34:04
原创 ...
三国时期虽然英雄辈出,但并非所有战将都能像赵子龙那样,既能屡战屡胜...
2025-09-12 21:33:49
贵州肖像·历史人物:水西彝...
贵州肖像·历史人物:水西彝族女政治家奢香 奢香(生年不详,卒于13...
2025-09-12 21:33:38
原创 ...
根据史书记载,陈玄礼发动马嵬坡之变显然是受到了当时仍为皇太子的唐肃...
2025-09-12 21:33:36

热门资讯

十五运会群众比赛围棋项目(团体... 新华社杭州9月13日电(记者彭嵩涵、夏亮)13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群众比赛围棋项目(团体)预赛在浙...
原创 曹... 许多人心中可能都固守着“趁早、顺势”这种行事准则,甚至常常给身边的人提一些看似“正确”的建议,有时还...
晋中市:讲述档案故事 弘扬抗战... 6月9日是第18个“国际档案日”,晋中市军休所军休干部王战友受邀出席市档案馆举办的“请听档案说”主题...
原创 桂... 夜谈 编辑:王图往迹 战国时期,是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各国之间的政治博弈与权谋斗争,堪比如今的国...
原创 师... 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天,新四军第2师师长兼淮南军区司令员罗炳辉,情绪激动,握着陈毅的手泪流满面。陈毅眼...
原创 富... 《——·前言·——》 富弼,北宋时期杰出的外交家,被范仲淹誉为“王佐之才”。他在处理宋辽复杂关系时...
“吃不起肉”的韩国到底有多强? 2025年新任的韩国总统李在明在就职典礼上当着全世界的面吹韩国。 他是这样说的:在从殖民地解放出来的...
原创 侵... 《——·前言·——》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战争持续了长达14年,这是一场死亡与破...
原创 很... 刘备,作为汉末的风云人物,其历史地位早已无需赘言,他无疑是最为人熟知的历史人物之一。然而,近些年来,...
原创 1... 1971年秋天,石永全像往常一样,提着一袋黄豆,站在油坊外的长队中等待着换油。油坊内的气氛一如既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