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耀庭(1902年11月30日-1996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太监,幼名留金,出生于天津市静海县的西双塘村。他的家庭背景相当贫困,孙家共有六口人,包括双亲和四个兄弟,而孙耀庭恰好是家中的第二个孩子。那时,孙家仅有七分土地和两间简陋的房屋,生活条件相当艰苦。
这些物品都是孙耀庭生前使用的遗物,陈列包括椅子、拐杖以及他的书法作品等,展现了他的一生中曾经历的点点滴滴与岁月的痕迹。此外,孙耀庭与冯德清在一起聊天的画面,记录了一段段关乎友情与岁月的珍贵回忆。
这幅图展示了甲骨文中“阉割”二字的书写,从字形的构造上可以看出,这一过程是多么残酷无情,让人不寒而栗。1926年,孙耀庭返回北京,住进北长街的万寿兴隆寺,那是一座专为出宫太监所设立的居所,和他一起生活的还有四十余位同样经历过命运纷扰的太监们。
展示的这把手术刀是用于阉割手术的工具,因缺乏专业消毒,使用这样的刀具使得被阉割者的死亡风险极高,令人心痛不已。解放后,政府给孙耀庭等太监每人每月发放16元的生活补助,后来他走上了工作岗位,负责全市的寺庙管理。此外,他还曾担任了六年的出纳,月薪为35元,虽然收入微薄,但总算有了稳定的生活来源。
这是一张太监李莲英的坟墓出土的扳指,透过这一物件可以看出它是宫廷中高级的奢华品。而末代皇帝溥仪曾亲自赏赐给孙耀庭的坎肩,同样代表了他与皇室之间的特殊联系。最后,在太监们死后,往往会被集中安葬于一起,形成了一个别样的魂归之处。最终,这些历史的缩影和珍贵的照片,都为我们提供了众多关于那段光阴的深刻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