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王朝商朝,是我们已知,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尤其是甲骨文的出现,使得我国悠久的历史,得到证明。武王伐纣,商灭而周兴期间,商朝的统治并没有完全覆灭。当时的殷商力量,还是很强大的。
其中还有一人在海外建国,并一直延续千年传承,也算是一种另类的重生。而铸就这一成就的人,就是箕子。而他创建了朝鲜半岛的文明史,使得殷商的传承不至于断绝。这个人也是非常有能力的,只是当时的商纣王,对于正直贤明的大臣,进行疯狂的打压。才有灭国的惨祸,但并没有达到亡国的根基。人为因素造成不可逆转的劣势,被周趁势而取,也算是历史的一种遗憾。
历代王朝的朝代更替,都有自己一定的规律。其初期的政策制定,往往都有周期性。初期保证国力的强盛,中期弊端显现,而出现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至晚期则已经是社会各种矛盾的总爆发,最终不得不轰然倒塌。由新一个朝代进行接替,继续开始新的循环。
但凡事都有例外,商朝的灭亡,确实是有点可惜。商朝前的历史,就是一部与洪水作斗争的迁移史。直到殷商最终定都之后,才终于稳定下来。前期君主由于天灾的原因,而有一定的忧患意识,出现一定的盛世。甚至为了加大国内的经济开发,商业的发展也十分兴盛。货币的出现,改变以物换物的原始阶段。商人行业的兴起,也是由于这个朝代所赋予的。
直到末期的商纣王时期,商朝的实力一直是很强大的。他们不断的对外扩张,一度使得王朝的版图不断地扩大。征服东夷部落,确定山东一带的统治权。而且他们还保护华夏文明的延续,对于西方游牧民族的入侵,进行抵抗。使得我们能够一直,有自己本民族的传承,不至于断绝。可以说功绩很大。
因为在同时期的不同阶段,同是四大文明古国的其他三大文明,都被异族侵略。而导致传承断绝,出现历史的断层。只有我们还能够,一直完整的保存下来。可以说对于民族的贡献,还是很大的。只是军事上的胜利,并不能掩盖政治上的失误,以及商纣王帝辛的个人问题。
商朝覆灭离不开商纣王的政策决策失误。对内打压老臣重臣,对外疯狂输出。对于已臣服的部落,进行高压统治,造成外重内轻的防御失衡。最终周朝利用商朝的战略失误,主力兵力都外调。征服边疆与新统治地区时。
趁王都兵力空虚,联合其他受压迫的部落,在牧野进行决战覆灭商朝。可以说有侥幸的成分,当时商军国都空虚,没有武力维护。纣王只能仓促组建奴隶军,结果部队造反,前后夹击,无奈亡国。延续500多年的历史,终于宣告尾声。
但是周朝的投机取巧,并不是占有决定性优势的。商朝的主力军还是很强大的,要不然也不会南征北战,开疆拓土。如果不是君王已死,则后果难定。为了维持周朝统治的正统性,以及安抚商朝遗民。对于手握重兵的商贵族与重臣,进行列土封疆。
维持原状,保障他们的利益不受侵犯。经过一系列政治谈判与妥协,加之君王已死。这些商朝遗臣与百姓,终于臣服名义上的君主。这也是分封制的由来。毕竟当时的商朝领地很大,但周朝以小吞大,难以有效掌控。只能控制原有的京畿一带的地区,以后只能逐步的进行掌控。
虽然周朝的政治妥协,赢得商朝遗臣的认可与屈服。但也有维持商朝正统的力量存在。甚至发动兵变进行反抗,虽然最终被镇压。但还是给予新生的周朝,一定的压力。还有一部分人,即使后来周朝稳定,但还是没有屈服。而是带领一部分遗臣遗民,去往异地他乡,进行建国与生存。
这一部人就是以箕子为首,的一部分力量,对于商朝重臣的任用与安抚,是前期周朝的国策。但是作为商朝的重臣与忠臣,并不想自己的朝代传承就此断绝。最终带领部众,乘船东出大海,在朝鲜半岛建立政权,这就是箕子朝鲜的由来。
一部分不愿意屈服周朝统治的商朝遗民,在这一地区,把商朝的文明传入。并开始落地生根,逐渐稳定下来。使得商朝的传承,在此延续千年之久。直到卫满朝鲜成立,才结束这一传承历史。
现今的朝鲜半岛,第一个文明历史朝代,就是箕子朝鲜。即使到现在,一些方面的影响仍在。箕子本是商朝的忠臣,因看到商朝的政策失误,与忠臣被迫害,亡国的惨剧已经不可避免。如何保留商朝的传承道统,成为自己的最大问题。而移民朝鲜,新建商朝文明的延续,则成为他的使命。而他的选择,也赢得周朝的放心,并册封他为此地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