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和周朝的历史几乎相当长达800年,尤其在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被视为绝对的强国。然而,楚国初期的艰辛创业史,你很难想象。从历史传说来看,楚国人的祖先被认为是火神祝融,最初他们生活在中原地区。与秦国祖先擅长养马不同,楚国的祖先却擅长生火和保留火种。为什么这会成为强项?因为在那个没有火柴和打火机的时代,火对于人类的生存至关重要,能够掌握生火技巧,无疑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
楚国的祖先是芈姓熊氏。据说,他们为了躲避商朝的压迫,逃到了南方的荆楚之地。族长鬻熊因擅长生火的独门绝技,受到了当时急需贤才的周文王的赏识,被邀请成为周文王的火师,立下了巨大功劳,为西周的建立做出了贡献。
周成王继位后,为了感谢鬻熊一族的付出,他打算封赏他们。当时,鬻熊的曾孙熊绎继任成为族长。周成王决定封熊绎为子爵,楚国也由此正式成为周朝的一个诸侯国。对熊绎和楚国人民来说,这无疑是祖先庇佑和上天的恩赐。同时,周成王决定举行一次诸侯会盟,而熊绎作为楚国的代表,必须前往周朝的都城镐京述职。
虽然楚国已经成为诸侯之一,但与其他强大国家相比,楚国的贫穷程度实在令人心酸。甚至连一辆像样的马车和贡品都难以凑齐。根据《清华简》中的记载,楚国刚建国时,曾在国都丹阳建造了一座祭祀和占卜用的庙宇,但因为贫穷,连像样的祭品都没有。为了完成祭祀任务,他们不得不从邻国偷了一头小牛,趁着夜晚进行祭祀,以免被邻国的牛主发现。这个故事展现了楚国当时的贫困状况,也为楚国后来的夜祭传统埋下了伏笔。
然而,楚国为前往镐京的熊绎筹集了所有的资源。国君熊绎的贡品是楚国特产的桃木弓和苞茅草,马车则由两匹年老的马拉着。这些显得格外简陋,但熊绎依然带着满怀希望的心情,提前一个多月出发,踏上了前往镐京的路程。一路上,穿越了重重山岭和原始森林,熊绎终于抵达了镐京。看到中原的一切,熊绎内心震撼不已。
当他将马车停放时,发现自己那辆破旧的柴车与镐京的繁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仿佛去开会时,其他人都开着高档轿车,而自己却骑着一辆破旧的二八自行车,十分显眼。更让他心情低落的是,迎接他的人差点不让他进入国都,直到他表明身份才得以进入。进入后,他被安排在会盟的外围作为火师,负责看守火堆、布置苞茅草、点燃篝火等简单的服务工作,其他诸侯国的代表他一个都不认识。
这些种种打击让熊绎内心充满了自卑,感到自己在周朝的地位低微。甚至有其他的服务人员告诉他,如果不是因为他先祖为周朝立下了赫赫战功,恐怕连做火师这样的工作都没有资格。但这些对熊绎的打击,并没有让他崩溃,反而成了他努力奋斗的动力。他理解周成王的安排,认为这是周朝的英明之举,也深刻体会到楚国的弱小。这种意识在熊绎心中深深扎根,开始激发他为楚国发展、强盛而努力的决心。熊绎的这种心态并非个人问题,而是楚国历代国君共同的奋斗目标。
时至公元前704年,楚国第十七任国君熊通自称楚武王,开始向周天子挑战,欲平起平坐。到公元前606年,楚国的第二十二任国君楚庄王熊侣率军直逼周朝都城洛阳,在周边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并曾亲自询问过周朝的传国宝鼎的轻重。楚国的实力自此达到了巅峰,成为中原地区举足轻重的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