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这个名字在历史的长河中,人们耳熟能详。如果聊起他的事迹,顿时令人感到他的英名犹在心头。历史上,他做过一件令人难以忘怀的壮举,那便是他在重重包围中成功救出了刘备的幼子。这次英雄救子的壮举并不是他唯一的一次,事实上,他曾两次化险为夷,救下刘备的儿子刘禅,而这一切,鲜有人知。
许多人对赵云的认知,多是通过文学作品而非历史真相。根据小说中的描绘,赵云首次英雄救助刘禅的事件发生在长坂坡。那时,战火纷飞,刘备的家人四散而逃,赵云却身陷敌军重围,孤身一人勇猛杀出,不仅成功救回了刘禅,并且多次冲入敌阵又顺利脱身,实在令人钦佩。赵云的第二次救援则是在孙权攻打荆州之际,当时孙权派人暗中接回自己的妹妹,并要求将刘禅一并带走,显然意图将他作为人质。面临如此险境,刘禅再一次置身于生命危险之中。
赵云是最早得知这一消息的人,他意识到事态的严峻,迅速与张飞一同策划救援,最终成功将刘禅解救出来,刘禅得以逃脱这场灾难。而对于刘禅而言,年纪尚小的他却屡屡陷入这样的险境,不禁令人心生怜惜。这一切的根源,实际上都与他的父亲刘备的选择紧密相连。
众所周知,刘备曾在官渡之战中败北,随后他选择投奔荆州的刘表。此举表面上似乎是在寻求庇护,实际上他心中已然谋算,想要取而代之。然而,刘备的计划以失败告终,刘表去世后,荆州并未落入他的手中。刘琮对此显然不愿意,将荆州轻易奉上给曹操。然而,命运的转机出现了,刘备在经过襄阳时有幸获得了进入城中的机会,受到热情款待,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一扇开启新局面的窗。
这位延续刘备命运的关键人物,便是后来被曹操重用的魏延。想来刘备当时壮志勃勃,却对魏延的号召不以为然,未能接受这份好意。倘若他当初接纳襄阳之邀,或许在与曹操的后续交锋中,局面将会截然不同,至少他将拥有一方根据地。然而,刘备却选择了放弃,从而埋下了后续刘禅多次面临险境的隐患。
不仅如此,刘备在选择配偶时,也进一步将自己的儿子送进了危险之中。他娶了孙权的妹妹,这在前文中提到过。当孙权准备攻打刘备时,正好借此机会尝试将刘禅作为人质带走。如果说这次险境的根源是刘备的无心之失,那么刘禅的第二次危机无疑是与刘备的决定息息相关。刘备深知这位女子的身份,理应对刘禅加倍小心,但他却未采取相应措施,导致刘禅一度险些落入敌手。事实上,身为智者的刘备,理应对孙夫人保持警惕,毕竟她是东吴的代表。此事上,刘备的确缺乏周全的考虑,未能提前交代其他人照看刘禅。
从一开始,孙权对于这门亲事根本并没有真心实意,联姻的提议其实是刘备发起的,而孙权当时对此并不热衷。可在复杂的形势下,为了稳固东吴与刘备之间的联盟关系,他才不得不妥协。此时,诸如诸葛亮等谋士也支持这一安排,并将孙权的妹妹接二连三地带回荆州。孙权早已心生算计,打算利用他的妹妹来对抗刘备,而诸葛亮等人则自以为聪明,通过获取荆州这块重地与美人,达成了看似的双赢。不过,短期的胜利令他们失去了应有的警惕,仿佛全然忘却了置身危险之中的刘禅。因此,刘禅两度险境的背后,皆与他的父亲的决策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