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49年,曹爽与曹芳一同前往高平陵祭拜魏明帝。趁此机会,司马懿忍耐了十年之久,终于发动兵变,迅速控制了都城洛阳。为了让曹爽放下抵抗,司马懿许诺,只要曹爽交出兵权,便能保住爵位。曹爽信以为真,最终却遭到司马懿的背叛,三族被满门抄斩。在高平陵之变中,除了曹爽、曹羲、曹训等曹氏宗室被残忍屠戮外,曹爽的心腹和亲信也无一幸免,尤其是以下几位大臣。
一、桓范
桓范(?~249年),字元则,沛郡龙亢县(今安徽省怀远县龙亢镇)人。公元219年,桓范担任丞相府掾职,与王象等人共同编撰《皇览》。次年,他被任命为羽林左监。魏明帝曹叡即位后,桓范历任中领军、尚书等职,并先后出任征虏将军、东中郎将、兖州刺史等要职。曹芳继位后,桓范被任为大司农,成为曹爽的重要谋士,声名显赫,被誉为“智囊”。
公元249年,高平陵之变爆发后,桓范逃离洛阳,试图劝说曹爽带着曹芳逃往许昌,却未得到采纳,最终被太傅司马懿处死,满门抄斩。
二、何晏
何晏(?-249年),字平叔,南阳郡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人。何晏自幼丧父,被曹操收养,并因此享受了曹家的宠爱。年轻时,以才学出众闻名,且对老庄之学情有独钟。他娶了曹操的女儿金乡公主为妻。魏文帝曹操在位时,何晏并未被任命官职。魏明帝曹叡认为他性格浮躁,不务实,因此只给了他些许闲职。
在曹爽掌权时,何晏获得重用,先后担任侍中、吏部尚书等职务,逐渐晋升为列侯。然而,随着高平陵之变的发生,何晏与曹爽一同被太傅司马懿杀害,三族遭到满门抄斩。
三、邓飏
邓飏(?~249年),字玄茂,南阳新野(今河南省新野县)人,东汉名将邓禹的后裔。邓飏为人贪财好色,早年曾任尚书郎、洛阳县令等职务。魏少帝曹芳即位时,曹爽任命邓飏为侍中、尚书。
正始十年(249年),曹爽带领曹芳一同前往高平陵扫墓,司马懿趁机发动兵变,曹爽和曹芳决定向司马懿投降。随后的事件中,曹爽被指控谋反,邓飏等人与曹爽一同被捕,并被控与其共谋,最终被杀害,三族亦遭到满门抄斩。
四、丁谧
丁谧(?-249年),字彦靖,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魏明帝曹叡在位时,丁谧通过曹爽的推荐,担任度支郎中。曹叡去世后,丁谧升任散骑侍郎,不久后又调任尚书。他策划了架空司马懿和囚禁郭太后的计谋,因此深得曹爽信任。然而,司马懿对丁谧心生忌惮,愈加痛恨他。
高平陵之变爆发后,丁谧与邓飏、李胜等人一起被捕。丁谧被控与曹爽共谋,最终被处死,三族亦遭到满门抄斩。
五、毕轨
毕轨(?—249年),字昭先,东平(今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东)人,东汉典军校尉毕子礼之子。黄初年间,毕轨历任太子文学、长史等职。太和六年(232年),毕轨因战败被免职。正始年间,曹爽任命毕轨为中护军,并在之后将其升为司隶校尉。
在高平陵政变中,毕轨被指控与曹爽共谋,最终被杀害,三族遭到满门抄斩。
六、李胜
李胜(?-249年),字公昭,荆州南阳人,曹魏议郎李休之子。曹芳即位后,李胜曾担任洛阳令、征西长史、荥阳太守等职,并迅速成为曹爽集团中的重要成员。他还曾借荆州刺史的职务探听司马懿的病情。
高平陵之变爆发时,李胜还未到荆州就被捕,随即与曹爽及其党羽一同被杀,三族亦遭到满门抄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