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年,曹魏权臣司马昭指派大将邓艾、钟会征伐蜀汉。战局迅速向有利方向发展,刘禅最终投降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洛阳。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很严峻,邓艾趾高气扬,钟会则心生野心,企图自立为王。在这种复杂局势下,一位名叫卫瓘的书生挺身而出,凭借智谋设法除去邓艾、钟会和姜维等一众关键人物。然而,卫瓘的结局却出人意料,几乎全家遭到满门抄斩。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
一、西晋重臣
在平定邓艾与钟会的叛乱之后,卫瓘并没有因此而沉迷于功名,反而拒绝了朝廷的封赏。随后的时间里,他被任命为使持节、都督关中诸军事、镇西将军。不久后,他被调往徐州,担任都督徐州诸军事、镇东将军。265年,司马炎建立西晋,卫瓘被晋封为菑阳公,并历任征东大将军、征北大将军。在幽州任职期间,他成功地离间了鲜卑诸部,为西晋解决了长期困扰的边疆问题。
278年,卫瓘被召回朝廷,担任尚书令、侍中,迅速成为西晋的重要人物。四年后,他被提升为司空,位列三公。由于卫瓘“为政清简”,他深得民心与士人的好评,被誉为“甚得朝野声誉”。晋武帝司马炎也极为敬重卫瓘,特意将自己的女儿繁昌公主嫁给卫瓘的第四子卫宣,同时还让卫瓘兼任太子少傅,赐予其“千兵百骑鼓吹之府”,地位显赫。
二、再度出山
然而,政坛上暗潮涌动,晋武帝的岳父杨骏也在朝中占有重要地位。两人与卫瓘素有嫌隙,而杨骏为了加强自己的权力,不断排挤卫瓘。卫瓘的儿子卫宣在迎娶公主后,屡次出现饮酒失态的行为,杨骏便趁机挑起事端,认为这是铲除卫瓘的良机。他知道若是卫宣与公主离婚,卫瓘必定会因此让位,因此开始联合黄门,诋毁卫宣的名声。晋武帝被激怒,下令让卫宣与繁昌公主离婚。面对这一局面,卫瓘深感羞愧,遂宣布告老还乡,辞去职务。
但事情并没有就此平息。后来,晋武帝发现卫宣其实是遭遇了冤屈,意图让公主复婚,可惜卫宣却不幸病死了。晋武帝去世后,晋惠帝司马衷继位,杨骏得以一度掌控朝政。然而,杨骏的权势并未长久,没过多久便被楚王司马玮所杀。接着,卫瓘再度被召回朝廷,被任命为录尚书事,权力再次回到了他手中,他甚至获得了“加绿綟绶,剑履上殿,入朝不趋,给骑司马”的殊荣,和汝南王司马亮一同辅政。
三、满门被杀
虽然卫瓘重新取得了辅政权,但当时的政局依旧混乱不堪,皇后贾南风蠢蠢欲动,年轻的宗室王子们也各自心怀野心。在这种复杂形势下,汝南王司马亮提出了“遣诸王还籓”的建议,但无人敢响应,唯有卫瓘表示支持。此举引起了西晋宗室诸王的强烈不满,贾南风抓住机会,联手皇帝下达手诏,迫使卫瓘等人下台。
于是,司马玮指派清河王司马遐带领兵马包围了卫瓘的府邸。许多人认为,按礼律和刑名,卫瓘这样的台辅大臣应当得到庇护,甚至建议远离这个局势,避免遭遇不测。然而,年已七十的卫瓘依然坚持自己的立场,他毫不犹豫地与子孙一起,迎接了这一致命的结局。卫瓘与他的儿子卫恒、岳、裔以及孙辈共九人一同被杀。幸运的是,卫恒的两个儿子卫璪、卫玠因事不在家,得以逃脱。待司马玮死后,卫瓘的冤屈终于得以平反,昭雪得以恢复。
这场风波为卫瓘的命运画上了一个悲剧的句号,也反映出晋朝内政的腐败和权力斗争的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