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去世前,曾将一支精锐部队托付给程咬金,让他执行紧急密令。在公元649年,唐太宗李世民离世,举国陷入深切哀悼。不过,程咬金此时正率领左武卫的精兵,暗中护送太子李治返回京城。这一切其实都是李世民在临终前的精巧安排,他深谙大唐即将经历一场权力交接的考验,因此将这一重任委派给了他最为信任的将领程咬金,体现了他对他的充分信赖。
程咬金作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从小就在瓦岗寨展露头角,后来归附于唐朝,随同李世民南征北战,建立了赫赫战功。李世民即位后,他因其忠诚与勇猛被提升为大唐的重要军事将领,并受封为卢国公。程咬金一生都对大唐忠心耿耿,始终未曾参与任何朝廷权力斗争,专注于捍卫大唐的江山,为国家的安定贡献力量。
当时的大唐正处于繁荣昌盛之中,然而在这表面华丽的盛世背后,赵国公李元吉与太子李承乾之间的权力斗争,令李世民心痛不已。李承乾因性情软弱,无法担负起太子的重任,最终被废除太子之位。李世民对此深感失望和懊悔,也对大唐的未来充满了忧虑与惴惴不安。
回溯到公元626年,李世民通过了著名的玄武门之变登上皇位,杀掉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逼迫父亲李渊让位,最终掌握了至高无上的权力。这场宫廷政变虽然让他坐稳了皇座,却也埋下了他对失去权力的深切恐惧。甚至当面对李承乾的叛乱时,他下定决心将亲生长子废黜。而后来的废太后事件,则让李世民顿悟,他必须全力确保自己之后的江山能顺利过渡,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
在意识到这一点后,李世民将自己所有的期望寄托于程咬金这个刚直、真诚且没有政治野心的人身上,对他的信任愈发坚定。因此,李世民在病榻前召开了与程咬金的最后一次会谈,交付给他护送太子李治回京的紧急使命,以确保继承人安全登基。
接受命令后,程咬金立刻采取行动,迅速集合左武卫的精锐士兵,连夜前往终南山。当时李治正恭敬地在终南山为李世民祈福,程咬金在危机来临之前,成功将他护送回到了京城长安。抵达长安后,程咬金出于对国家安定的高度警觉,封锁了李世民去世的消息,着力避免朝廷内部的权力搏斗引发更大动荡。他调动军队掌控京城各个出入口,密切监视各方势力的动向,并以李世民的名义下达平息骚动的命令,暂时稳定了局势,显示出他的果敢与深思熟虑。
李世民去世的消息被成功隐瞒了整整七天,期间程咬金为权力的顺畅过渡做好了各项准备。七天后,李治在满朝文武的支持下,顺利登基,成为唐高宗。在这一转折的关键时期,程咬金的果断与忠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确保了李治稳坐皇位,也巩固了大唐的统治根基。
李世民将如此重任托付给程咬金,并非是一时冲动之举。程咬金从未对皇位心怀觊觎,他性格豪爽,不善于阴谋算计,并且在朝中并无根基,因此赢得了李世民极大的信任。李世民深知,只有程咬金这样的忠臣才能在关键时刻捍卫大唐的江山,确保继承人的顺利登基,防止可能的内部冲突与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