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基辛格的名字在国际政治界具有极高的声誉。2023年5月27日,他迎来了自己的百岁生日。作为美国前国务卿和国家安全顾问,基辛格的经历几乎与冷战史紧密相连。曾在一次采访中,他提出一个震撼性的观点:如果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日本依旧可能成为侵略者。那么,基辛格为何会如此断言?
基辛格生于1923年,原籍德国,1938年由于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他与家人逃亡至美国。后在哈佛大学获得政治学博士学位。1969年,尼克松总统任命他为国家安全顾问,并于1973年晋升为国务卿。他在任职期间,主导了不少重大外交事务,其中最为人称道的便是促成了中美建交,成为20世纪外交史上重要的一笔。基辛格信奉的是现实主义理念,他认为国际关系中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相互的利益。这一思想使得他在国际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
即使在卸任后,基辛格依旧保持高频率的公共发声,对时事进行点评。即便年届百岁,他的思维依然清晰,并发表了引起广泛关注的言论。这也证明了他依旧是那个老练的基辛格。虽然他的一些观点未必全然正确,但作为一个经历过无数政治风云的人,他的意见无疑值得我们认真倾听。
这次基辛格提出的观点直截了当:如果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日本很有可能会重新走上侵略的道路。虽然他没有详细解释原因,但结合他一贯的思维方式,可以推测他可能是从历史惯性角度来看的——日本这一岛国的历史特征可能会在新的全球局势下再次显现。
基辛格认为,日本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岛国,人口众多,依赖外部资源生存。为了维持生存与发展,日本可能在未来的混乱局面中,重新采取扩张主义的策略。他也指出,尽管日本如今看似和平,但其中深藏的民族主义情绪以及对地区影响力的强烈渴望从未消失过。若全球秩序崩塌,日本可能会借此机会,利用其强大的经济与科技优势,重新展开扩张。
这一观点虽然听起来有些极端,但结合日本的历史,确实并非不可能。日本在19世纪末之前,还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直到1868年明治维新后,才迅速崛起,开始其扩张之路。1894年甲午战争,日本击败清朝,夺取台湾并将朝鲜纳入其势力范围。1904年的日俄战争,日方再次获胜,取得南满和旅顺的控制权。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1937年全面侵华,期间的南京大屠杀和731部队的罪行至今仍令世人震惊。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导致美国参战,最终在两颗原子弹的打击下投降。
二战后,经过美国的重建,日本进行了深刻的转型。1947年,日本通过和平宪法,明确放弃战争,设立自卫队,经济也在废墟中逐步复苏,至1970年代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即便在今天,尽管日本的GDP被中国超过,但其依然是全球第三大经济体,且在科技、制造业及文化输出等领域具有强大竞争力。
然而,关于日本历史的反思,仍旧让人感到不安。一些右翼政客坚决不认错,频繁参拜靖国神社,教科书中对侵略行为的描述也往往带有淡化之意。与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争执、与韩国在慰安妇问题上的矛盾,都让人怀疑日本是否依然深藏着侵略的潜质。
基辛格的言论意味着,若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可能会恢复过去的侵略行为。关于三战的可能性,全球的紧张局势让人忧虑。中美之间的贸易战,技术封锁、关税制裁等手段使两国矛盾加剧;俄乌冲突仍然没有结束,西方与俄罗斯的关系已经冷却至冰点;朝鲜偶尔试射导弹,导致韩国的安全形势日益严峻;中东的以色列与伊朗的敌对态势从未平息。再加上气候变化、粮食危机和能源短缺等全球性问题,整个国际局势仿佛一个随时可能爆发的火药桶。
基辛格曾表示,现在的国际局势比冷战时期还要危险。冷战时期,美苏之间保持着某种平衡,而如今是多极化的世界,各国都在争夺各自的利益。假如中美两国发生冲突,其他国家几乎难以避免被卷入其中。
基辛格曾在2021年提到,人工智能与科技竞争可能会成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若大国间无法妥善解决矛盾,局部冲突极有可能升级为全球战争。假如三战真的爆发,日本如何应对?基辛格认为,日本或许会借乱局之机再度扩张。
基辛格的判断基于多个因素。首先,近年来日本的一系列军事动向不容忽视。2015年,安倍政府通过新安保法,允许自卫队为盟友提供军事支持;2022年,日本宣布大幅增加防卫预算,计划购买F-35战机、建造航母,并研发高超音速导弹,这些都显示出日本在加强军备。与此同时,日本也在谋求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这也表明其有意扩大国际影响力。
此外,历史上,日本曾因资源匮乏而选择侵略其他国家。尽管今天全球化使得日本的资源供应不再完全依赖于侵略,但如果全球贸易网络断裂,资源短缺依然可能促使日本采取激进措施。基辛格认为,随着军事力量的不断增强,日本可能会再次走上这条不归路。
当然,现实中,日本的处境十分复杂。它虽然与美国有着紧密的军事同盟关系,但在国内,反战情绪依然强烈。和平宪法依然约束着自卫队的行动,而日本经济对中国市场的依赖也使其在对外扩张时面临重重顾虑。
基辛格的这番言论自然引发了不少反对声音。日本政府没有直接回应,但学术界和媒体对此提出了质疑。日本社会的反战情绪以及其自卫性质的军事政策,似乎使得基辛格的预判过于悲观。日本的确有其历史遗产,但是否会再度走上侵略之路,仍然是一个无法轻易下定论的问题。
基辛格的这番话,不仅是对日本的警示,更是对全世界的提醒。他深知,世界秩序若崩溃,后果将不堪设想。他的言辞虽然尖锐,但所要表达的意义却十分清晰:国际社会应警惕历史的重演,避免让第三次世界大战成为现实。毕竟,在战争面前,无论是谁成为侵略者,最终受害的永远是普通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