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八句名言警句,每一句背后都是他痛苦后的思考,读懂已中年
创始人
2025-09-09 09:05:48
0

前言

左宗棠曾因抬棺收复新疆的壮举,而被后世尊称为"民族英雄"。清末名士潘祖荫曾这样评价他:"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即湖南不可一日无宗棠也。"而维新派领袖梁启超更是称其为"五百年以来的第一伟人"。

那么,这位湖湘子弟是如何一步步成长为震古烁今的伟人的?答案实际就藏在他留给后世的八句名言警句中,每一句都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智慧,每一句都是他历经风雨后的深刻感悟。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贫寒少年的远大志向

湖南湘阴县的一个普通农家小院里,夕阳西下,炊烟袅袅。年少的左宗棠正坐在简陋的木桌前,借着昏暗的油灯光芒奋笔疾书。他的衣衫虽然打着补丁,但那双明亮的眼睛却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这句话正是他对自己早年处境的真实写照:"我虽然没有半亩田地,家境贫寒,但我心里装着的却是天下苍生的安危。"

左宗棠出生在一个典型的耕读之家,父亲左观澜虽然是个秀才,但家境清贫,常常为生计发愁。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左宗棠却展现出了超越年龄的抱负和见识。他常常在田间劳作时,一边挥汗如雨地干活,一边在心中默念着《诗经》和《论语》的句子。夜晚时分,当其他孩子都已酣然入睡时,他还在灯下苦读,与古代圣贤进行着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

这种"给出去"的意识,在左宗棠幼小的心灵中早早地种下了种子。他明白,一个人即使物质上贫困,但精神上可以富有;即使现实中无力改变什么,但可以用一颗赤诚的心去关怀天下苍生。这种超越个人得失的胸怀,正是他日后能够成就伟业的精神基础。

顶级读书意识的培养

春日的午后,左宗棠常常背着一个破旧的书袋,独自来到村外的小山坡上。那里有一棵古老的樟树,树荫如伞,正是读书的好地方。他盘腿而坐,翻开发黄的书页,时而眉头紧锁,时而豁然开朗。当读到精彩处时,他会情不自禁地拍手叫好;当遇到疑难时,他会反复琢磨,直到彻底理解为止。

在他的读书世界里,仿佛有着无数智者的身影:有治国安邦的政治家,有运筹帷幄的军事家,有忧国忧民的文学家。他与这些古代圣贤进行着心灵的对话,汲取着他们的智慧和经验。这种"神交古人"的读书方法,让他在知识的海洋中如鱼得水,也为他日后的政治和军事生涯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

好便宜者,不可与之交财;多狐疑者,不可与之谋事

人性洞察的深刻智慧

咸丰年间,左宗棠正在长沙府衙中处理政务。午后的阳光斜斜地照进办公室,在桌案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此时,门外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一个商人模样的人匆匆走了进来,满脸堆笑地向左宗棠行礼。这个人正是当地有名的"精明"商人,以善于钻营和占便宜而闻名。

左宗棠抬起头,冷静地打量着来人。多年的官场历练让他对人性有了深刻的洞察,他能从一个人的言谈举止中看出其品格和动机。这位商人今天来访,表面上是为了讨论某个工程项目,但左宗棠敏锐地察觉到,对方更关心的是如何从中获取私利。

"那些喜欢占人便宜的人,要尽可能避免与他们在金钱上有往来;那些喜欢胡乱猜疑的人,要避免和他们共事。"这是左宗棠在长期的人际交往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他深知,人性中有善有恶,而一个明智的人必须学会识别和选择。
在处理这次会面时,左宗棠保持了礼貌但疏远的态度。他详细询问了工程的技术细节和质量标准,却对那些涉及利益分配的暗示充耳不闻。最终,这个商人悻悻而去,而左宗棠也避免了一次可能的利益纠葛。
识人用人的高超艺术
左宗棠深谙用人之道,他知道不同性格的人适合承担不同的责任。在他的幕府中,既有刚直不阿的正人君子,也有机敏能干的实干之才,还有善于协调的外交人才。他能够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将他们安排在最合适的位置上,让人人都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有一次,左宗棠需要派人去处理一个复杂的边境贸易纠纷。这个任务既需要外交智慧,又需要商业头脑,还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他在众多候选人中选中了一个性格温和、做事细致的幕僚。果然,这个人不负众望,通过巧妙的谈判和周密的安排,圆满地解决了这个棘手的问题。

这种用人的智慧,让左宗棠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如鱼得水,也让他能够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共同为国家建设和边疆稳定而努力。

厚德载物的待人之道

然而,左宗棠虽然对自己要求严格,但对别人却极其慷慨大方。每当有部下或朋友遇到困难时,他总是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有一年,他的一个老部下因为家中遭遇火灾,房屋财产付之一炬,左宗棠得知消息后,立即派人送去了一大笔银两,帮助这个部下重建家园。

在他担任陕甘总督期间,西北地区连年受灾,百姓生活极其困苦。左宗棠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他不仅动用官府的钱粮救济灾民,还多次拿出自己的私人积蓄。有一次,灾情特别严重,官府的救济粮已经不够用了,左宗棠竟然让妻子将自己多年收藏的首饰变卖,换成粮食分发给饥民。

当时有人劝他说:"大人,您这样做,家中的开支怎么办?"左宗棠却淡然一笑:"家中无米,我可以吃粥;百姓无粮,却要饿死。孰轻孰重,岂不明白?"他的这种大爱精神,深深感动了当地的百姓,也赢得了上下级官员的尊敬。

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

同治年间,新疆局势动荡不安,中亚强邻虎视眈眈。在北京的议政王大臣府中,一场关于是否出兵收复新疆的激烈争论正在进行。主战派和主和派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就在这关键时刻,左宗棠的一份奏折送到了朝廷。

在这份奏折中,左宗棠以其卓越的战略眼光,深刻分析了新疆的地缘政治价值。他指出,新疆不仅是国家的西北屏障,更是连接中亚、通往欧洲的重要通道。如果失去新疆,不仅会影响国家的尊严,更会危及整个西北边疆的安全。他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为朝廷描绘了一幅收复新疆的宏伟蓝图。

"择高处立",正是左宗棠一生秉承的原则。无论是处理地方政务,还是制定军事战略,他总是能够跳出眼前的具体事务,从更高的层面去思考问题。这种高瞻远瞩的眼光,让他能够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机遇,也能够预见到别人预见不到的危险。

宽容大度的处事原则

顺境中的谦逊与低调

当左宗棠功成名就,位极人臣时,他更加注意保持谦逊低调的作风。他深知,人在顺境中最容易迷失自己,也最容易招致别人的妒忌和怨恨。因此,他总是小心谨慎地处理各种关系,努力避免因为自己的成功而伤害到别人。

在庆祝收复新疆的宴会上,朝廷内外的官员都对左宗棠赞不绝口,各种溢美之词如潮水般涌来。但是,左宗棠始终保持着冷静的头脑,他在答谢词中说:"此次能够收复新疆,实乃天时地利人和之结果,绝非某一人之功。诸将士浴血奋战,朝廷运筹帷幄,百姓全力支持,缺一不可。"

这种将功劳分享给别人的做法,既体现了左宗棠的谦逊品格,也巧妙地化解了可能的妒忌和怨恨。他知道,一个人如果在成功时过分张扬,就很容易成为众矢之的,反而会为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相关内容

梧桐市集“迎白露” 共赴传...
9月7日晚,以“秋高气爽迎白露,万人共‘煮’丰收季”为主题的精彩活...
2025-09-09 13:03:15
原创 ...
导读:曾经火爆的旋转小火锅,为何如今门庭冷落?5大痛点直击内心! ...
2025-09-09 13:01:11
四川九寨沟黄龙怎么玩不踩坑...
四川,这片被誉为"天府之国"的神奇土地,位于中国西南腹地,以其得天...
2025-09-09 13:00:43
四川六天五晚旅游攻略:四川...
四川,这片被誉为"天府之国"的神奇土地,位于中国西南腹地,以其得天...
2025-09-09 12:59:07
四川亲子游攻略!四川六天五...
四川,这片被誉为"天府之国"的神奇土地,位于中国西南腹地,地处长江...
2025-09-09 12:58:27
世预赛非洲区:几内亚vs阿...
当地时间2025年9月8日,摩洛哥,世预赛非洲区:几内亚vs阿尔及...
2025-09-09 12:58:08
张家界双人游五天四晚行程旅...
2025张家界五日游:仙境之旅 2025年的初夏,我终于踏上了向往...
2025-09-09 12:55:14
西北七天六晚旅游注意事项,...
《2025西北秘境之旅:七天穿越时空的奇幻旅程》 在中国西北的辽阔...
2025-09-09 12:53:43

热门资讯

原创 吴...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围棋大师吴清源的传奇人生 作者:萨沙 本文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围...
陶渊明,东晋田园诗人的传奇人生 陶渊明,东晋田园诗人的传奇人生 陶渊明生于东晋末年,一个世家门庭的暮色里。他的家族曾煊赫一时,祖父辈...
原创 五... 五虎五上虎将上的将排名的:排名忠:勇我们的眼象中的征忠,勇刘,备刘眼备中的所权见谋的运却作是 权在...
原创 妲...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红颜祸水”、“女色误国”的说法,古人常将失去江山的责任归咎于女人身上。例如,流传了...
原创 晚... 老照片承载了大量难以再现的细节,让后人直观且真实地体验那些久远的往事。我们在这里展出10张来自晚清时...
原创 差... 由于清朝统治者实行封闭的政策,中国未能紧跟世界的巨变步伐,错失了两次重要的技术革命。即便在今天,我们...
原创 如... 这个问题十分耐人寻味,提问者指出,许多张居正的支持者依旧对他的改革持肯定态度,认为他在历史舞台上的归...
原创 世... 中非雨林的历史仍然充满了未解之谜,但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刚果盆地却被茂密的常绿雨林与沼泽森林所覆盖。这片...
原创 荀... 曹操的手下众多人才,但谁的贡献最为卓越?无论怎么评定,荀彧都应该是其中最为突出的几位之一,甚至可以说...
原创 李... 谈到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盛世,很多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但毫无疑问,唐朝是其中之一。这个朝代强盛到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