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洁在直播中坦言自己“卷不动了”,无法像韩国棋手申真谞那样将全部时间投入到围棋训练中。他明确表示:“我不想卷了,我好好累呀,卷不动啊。小时候学的这么多,我这原始积累完全够多的吧,结果到了这个年纪了,还天天学,还天天在那个抱着个AI在那摆摆摆摆摆,天天干10个小时进去。怎么说呢?就是很痛苦,卷麻了,我真的受不了,我不可能再去做再去复刻那种卷的方法了。”
柯洁特别提到了申真谞的训练强度,他认为申真谞每天花费八到九个小时进行训练,除了吃饭和睡觉之外几乎没有其他社交活动。在柯洁看来,这种极致的专注使得申真谞“基本上把所有的那些开局,我觉得或者说一些局部的一些后续变化都掌握了”。这与柯洁当前的训练状态形成鲜明对比,他现在一天能花在围棋上的时间最多两三个小时,而这已经是他的极限。
对于与人工智能(AI)的训练方式,柯洁感到非常痛苦。他曾描述与AI对弈的感受:“下100盘输100盘,下1000盘也输1000盘。我是一个比较感性的人,这让我感觉好没意义啊。就是单方面受虐,花式虐你。”这种训练方式让他难以适应,甚至一度认为围棋因AI变得“无聊透顶”。
柯洁与申真谞在训练态度和生活方式上差异显著。申真谞是业内公认的AI派,几乎将所有时间都用于研究围棋。而柯洁则坦言自己无法接受这种生活状态:“他除了吃吃饭就是下围棋,我要是像他那样生活都疯了。”柯洁更倾向于一种相对平衡的生活,有时会通过打台球等活动来放松自己。
柯洁也承认自己目前的棋力不如申真谞,并将此部分归因于训练投入时间的差距。他表示申真谞每天训练八到十个小时,除了围棋和正常的生活以外,就没有其他事情了,而他自己不愿意过这样的生活。这种差异在战绩上也有所体现,例如在农心杯三国围棋擂台赛上,柯洁曾执黑不敌申真谞。
值得注意的是,柯洁对AI的态度似乎并非一成不变。有报道称,他近期与AI对弈“已经有点下瘾了”,并且其棋步与AI的吻合度有所提高。这可能意味着他正在尝试找到与AI共处的新方式。
从棋风上看,巅峰时期的柯洁以其精准的计算和灵活布局著称,擅长在复杂局面中寻找机会。而申真谞则以其与AI的高吻合度和行棋的均衡性闻名,防守稳固且善于捕捉进攻机会,稳定性极佳,鲜少失误。
柯洁作为中国围棋界的顶尖棋手,曾获得多个世界冠军,包括2015年和2019年的百灵杯、2016年的梦百合杯、2017年的新奥杯以及2020年的三星杯等,是中国围棋史上最年轻的八冠王。申真谞同样战绩辉煌,获得了包括第24届LG杯、第十三届春兰杯、第26届LG杯、第27届三星杯、第九届应氏杯、第28届LG杯以及第二届烂柯杯在内的多个世界冠军。
关于训练方式,有分析认为,围棋等领域的顶尖选手往往受益于“童子功”,即在儿童时期大脑和身体发育的窗口期进行的高强度专业化训练。这种训练有助于建立高效的神经模块和模式识别能力。然而,柯洁当前的言论反映出他对于维持这种极高强度的训练模式感到疲惫和抗拒。
柯洁近年来也活跃于围棋之外的领域,包括参与综艺节目、进行直播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他的精力,也引发了一些关于其专注度的讨论。
柯洁在面对AI挑战时所展现的态度,体现了一种在巨大技术变革面前,顶尖选手对自身定位和价值的重新思考与调整。他既承认AI的强大与自身的不适应,也试图在新时代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