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文脉薪火传 湾区共话家国心
创始人
2025-09-09 01:04:20
0

2025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文史论坛暨冼玉清先生诞辰130周年纪念活动现场

羊城晚报记者 林桂炎 汤铭明 摄

《近代广东文钞》 (资料图片)

统筹/羊城晚报记者 李焕坤

文/羊城晚报记者 郭思琦 高焓 鄢敏

近日,南海西樵山下,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在佛山市南海区樵山文化中心启幕。2025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文史论坛暨冼玉清先生诞辰130周年纪念活动在此举行,16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聚焦“冼玉清与岭南学研究”主题发表演讲。

专家学者们指出,冼玉清兼容并蓄的学术风格与深耕岭南的文化情怀,与粤港澳三地文化的共同滋养密不可分。当前,深化对冼玉清的研究不仅是挖掘岭南文脉的重要课题,更为推动人文湾区建设提供了历史参照与学术支撑。

三地文化育芳华

作为岭南本土的近现代女性学者,冼玉清的独特魅力在于其多重身份的交织——她不仅是诗人、国学专家、文献专家,还是艺术鉴赏家和书画家。这一多元身份的形成,离不开粤港澳三地的文化滋养。

“冼玉清祖籍为广东南海西樵,生于澳门,幼年曾随父母迁居香港。自幼,她便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熏陶成长,展现出对文学艺术的浓厚兴趣和非凡天赋。”甘肃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研究员、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伯霞表示。

全国政协委员、国史教育中心(香港)校长何汉权梳理了冼玉清与香港的不解之缘:她曾在香港求学,成绩优异,后进入岭南大学附中及岭南大学中文系就读,毕业后留校任教,并兼任岭南大学文物馆馆长;抗日战争时,她曾于1938年随岭南大学迁至香港,与香港中文大学为伴,短暂居住了3年。

何汉权指出,冼玉清的思想根源于广东岭南文化,兼具传统与创新两面,这对于今日之香港、大湾区乃至中国都极具重要性,需大力推广。

澳门历史学者、澳门经济学会副会长、澳门历史学会理事长、澳门日报前副总编辑陈树荣讲述了冼玉清与澳门的深厚联结:“每年寒暑假、清明假期,冼玉清教授都会回澳门休假。其间,她常探访专家学者,学习写诗、画画。她很早就对澳门的文化遗产作出了深入研究,对澳门文化遗产保育有很大贡献。”陈树荣分享道,澳门是冼玉清的出生地、启蒙地、学术研究地、晚年休养地,也是她两次安家生活的地方。她70年的生命中有四分之一的时间是在澳门度过,可以说与澳门结下了不解之缘。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院教授张向荣指出,冼玉清的成长经历跨越粤港澳,既赋予其特点鲜明的岭南书写语境,也赋予她文化交融的经验。在冼玉清的诗词中,可见传统岭南文化与近代西学东渐的碰撞。

治学典范垂后世

冼玉清一生钻研学术,在诸多领域成就卓然。

“她在文学、文献学、诗作、文物鉴藏研究等方面著作丰硕,多有建树,德昭学林,为人文学术和教育,以及‘岭南学’的创建作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文史研究院院长、广东省社科联原主席田丰认为,冼玉清为守护岭南文化耗费了毕生心血,奉献了可贵的研究成果、学术力作。

冼玉清十分重视对乡邦文献的整理挖掘,填补了岭南地区相关研究的空白。陕西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文史馆)特聘研究员,西北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郝润华表示,在20世纪30年代的社会背景下,冼玉清编写出《广东女子艺文考》这本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独立成编的地方性妇女著述目录,受到了当时学者的一致好评,在中国妇女学术史研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晚年,冼玉清完成《广东释道著述考》。在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广东省社科联原副主席林有能看来,这是传世之作,一个“考”字,富蕴其文献学、考据学的功力,足见其治学之严谨和精勤。

在文史研究方面,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山大学原副校长徐远通表示,冼玉清注重实地考察和文献资料的相互印证,通过亲身走访岭南各地,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使她的研究更加真实、可靠。“在岭南民俗研究中,她将田野调查与文献研究相结合,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研究方法,为岭南文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在诗歌创作方面,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华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原院长、岭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左鹏军认为,冼玉清对所处时代、环境下社会事件、重大变化、生活变化进行描述和表现,是其一生诗歌创作的重要题材特点和内容。

抗日战争时期,岭南大学几度迁校,冼玉清冒着战火随校辗转。在山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原副院长王化学看来,冼玉清这一时期的组诗《流离百咏》等作品,足以彰显她的拳拳报国、育才之心。

作为岭南文化大家,冼玉清对古代画学亦深有研究,且绘艺颇精。她的3幅花卉图卷因丰富的名家题咏而为学界所关注,在中山大学副教授赵宏祥看来,回溯和还原图卷绘制、题咏的历史现场,为解读出其中丰富的隐喻书写提供了可能,能推进学界对这些图卷和冼玉清研究的理解与认知。

薪火相传筑湾区

“她的诗心照亮了历史的暗夜,她的学术筑起了文化的长城。”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吴志良指出,冼玉清以其深厚的学养和坚定的文化信念为岭南文脉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她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诗篇与著作,更是一种文化坚守的勇气、一种知识分子的担当。”吴志良表示。

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文史研究院副院长、南方日报社原社长杨兴锋从冼玉清的学术实践出发,梳理总结了其对文史研究的启示:要热爱乡土,饱含“乡邦情感”;要躬亲勘探走访,身历亲闻;要坚持文献收集与历史研究相结合,做到以文证史;要抱“殉学”精神,全身心投入;要严谨慎重,精细客观;要扬己所长,特立独行。

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文史研究院副院长、广州日报社原社长顾涧清通过探讨冼玉清与冼夫人在岭南文化史上的研究,揭示她们在文化观念、文化传承方式以及对岭南文化影响上的异同点。“在岭南文化史上,冼夫人与冼玉清以独特的时空维度构建起跨越千年的精神对话,前者在刀光剑影中践行文化融合,后者在书斋典籍中书写文化记忆,构成了岭南文化研究中极具张力的学术命题。”

江苏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赵建中重点归纳了冼玉清的方志和族谱研究,“她不仅致力于方志文献的辑佚与考证、挖掘梳理,而且重视方志版本源流梳理与辨析、校勘,挖掘地方文化和纠正方志错误,对方志学理论与研究方法和族谱研究也有所贡献。”

赵建中认为,冼玉清的研究为后续岭南地方志的整理奠定了基础,既保存了珍贵的地方文献,也为岭南文化史研究提供了方法论示范。

佛山大学原党委宣传部部长、研究员,广东省省情专家戢斗勇表示,以冼玉清为学者楷模,应当树立爱国爱乡的思想、立下献身学术的志向。“新时代对冼子最好的纪念,在于以新的精神面貌,将冼子‘玉洁冰清’的人格魅力发扬光大。”戢斗勇说。

相关内容

原创 ...
在这个全球动荡不安的时代,车臣强人卡德罗夫再一次站到了风口浪尖。最...
2025-09-08 19:02:31
原创 ...
北京时间9月7日,2025女排世锦赛决赛,意大利迎战土耳其。两支球...
2025-09-08 18:53:57
立方财评 | 8100多亿...
□ 大河财立方 记者 徐兵 今年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研发投入超81...
2025-09-08 18:52:40
三个22岁高中同学如何靠M...
Meta的天价收购在科技圈掀起巨浪时,谁也没想到最大的赢家会是三个...
2025-09-08 18:48:46
禾赛科技今起招股,引入高瓴...
禾赛-W(02525.HK)发布公告,公司拟全球发售1700万股发...
2025-09-08 18:47:49
提高供给品质激发消费需求
财政部联合相关部门发布的《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服务...
2025-09-08 18:47:29
机构席位卖出425.46万...
每经讯,2025年9月8日,北交所上市公司中科美菱(835892,...
2025-09-08 18:45:31
股价创新高,朱义持股市值达...
近日,百利天恒(688506.SH)股价创下历史新高,一度达到41...
2025-09-08 18:43:28

热门资讯

原创 柯... 柯洁在直播中坦言自己“卷不动了”,无法像韩国棋手申真谞那样将全部时间投入到围棋训练中。他明确表示:“...
《三国演义》里面有没有喜欢鲁肃... 各势力中善舞长袖;在讨要荆州时又被诸葛亮耍得团团转;单刀会时被关羽挟持,结果荆州还是没有要回来。 哪...
二战末期假如美国不在日本空投原... 恰恰相反,日本会更惨。 有很多人有个误解,觉得原子弹对日本的伤害很大,因为一颗原子弹就能毁灭一个城市...
宁可放弃本国也要保住伪满洲国,... 全文共2639字 | 阅读需6分钟 1945年二战进入最后时刻,日本越来越朝着“一亿玉碎”的方向发...
原创 1... 1895年结束的中日甲午战争,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这之前,几乎...
冯官屯之战:太平天国北伐军的最... 1853年,也就是咸丰三年的时候,太平军打下了江南最大的城市——南京,然后就把南京改名叫天京,还定都...
原创 景... 1955年,军衔评定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突然,彭德怀接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报告——他的警卫参谋景...
原创 俄... 俄罗斯要不要归还北方四岛,这事可真是绕了一大圈。之前俄罗斯主动表态,说愿意把北方四岛中的两岛——齿舞...
“仲父”吕不韦之死:收秦始皇3... 文|小玉 编辑|小玉 前言 咸阳城的夜色深沉如墨,秦王宫内烛火摇曳。公元前237年,一份不足三十...
原创 汉...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共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着独特的风俗、文化和传统习俗,但尽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