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7月上旬的一个深夜,新四军第1支队2团1营的十多名战士悄然摸向新丰车站,准备对驻扎在此的日军发起突袭。战士们轻手轻脚地穿过漆黑的夜色,悄无声息地进入敌人驻扎的营地。当他们正在为缴获敌人武器时,其中一名战士不小心触碰到了敌人的警铃。
刹那间,整个车站的警铃大作,几乎将近200名日军被惊醒。新四军的战士们顿时被困在了屋内。敌军的叫喊声不断传来:“困住他们,天亮时活捉他们!”
新丰车站位于沪宁线的丹阳和镇江之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交通枢纽。车站内驻扎的日军中队大约有200人,其中包括常驻的士兵和宪兵。为了对抗这样的敌人,我军至少需要三倍以上的兵力才能确保胜算。然而,新四军并非盲目冒险,他们的行动有着充分的战略背景。
自从淞沪会战和南京会战之后,侵华日军变得越来越嚣张,他们不仅看不起中国军队,甚至做出了一些让人愤怒的行为。例如,他们敢在白天无视中国百姓,甚至敢闯入县城,毫不顾忌中国军队的反击,夜晚更是不设岗哨,连大门都敞开。这些行为虽然表面上看似不具威胁,但侮辱性十足,因此新四军决定采取行动,给敌人一个教训。
1938年6月25日,新四军1支队2团的政治处主任肖国生和1营营长段焕竞受命前往江苏丹阳县,与抗日自卫团司令管文蔚商讨对策。在餐桌上,管文蔚提到日军的嚣张行径,肖国生和段焕竞愤怒至极,两人几乎异口同声地说道:“太欺负人了,揍他!”
管文蔚也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抗日将领,早在抗战初期,他便与两个弟弟组成了一个抗日队伍,经过短短几个月的扩展,队伍的规模已经达到了2.5万人,成为了苏浙地区最大的抗日武装之一。听到肖国生和段焕竞的愤怒之语,管文蔚也愤然站起,表示:“打他!这帮混蛋,不教训他们,他们永远不会知道痛!”
三人心意相合,决定联合发动一次夜袭,狠狠教训日军。他们向新四军司令员陈毅报告后,得到了他的同意。经过一番讨论,他们决定将袭击时间定在7月1日的晚上。
战斗的筹划有条不紊,管文蔚的自卫团负责外围的警戒任务,同时负责阻击可能到来的增援部队。为了避免敌人察觉,管文蔚采取了巧妙的手段,他先切断了日军的电话线,并在电线杆上剪断线缆,借助麻绳将断线隐蔽固定,这样即便敌人巡查,短时间内也难以发现断点。
段焕竞挑选了30名精锐士兵组成突击队,每人配备一把短枪,由2连连长张强生担任突击队长。晚上10点左右,2团的战士们悄悄赶到车站,一名通信员前去探路。不久,他兴奋地回到队伍,并向段焕竞报告:“营长,敌人睡得像死猪一样,赶紧动手吧!”
然而,就在大家准备行动之时,突击队却与主力失联了。段焕竞焦急万分,四处寻找着队伍的踪迹。原来,负责带路的向导迷失了方向,一直往前走,直到意识到错误才折返,这样一耽搁,就浪费了近半个小时。突击队最终返回后,段焕竞立即下令:“张连长,带一个班先摸进去,优先缴获敌人的武器,然后再让四周的部队进攻,打个痛快!”
在张强生带领队伍前进时,他们成功缴获了数十支敌人的步枪,段焕竞看到这些武器后,兴奋不已,计划按部就班地执行。然而,就在此时,突如其来的一阵刺耳警铃打破了战士们的顺利进展。这一切的源头是敌人房间内安装的警铃,触动后立即引起了车站内日军的警觉。警铃一响,整个车站的警铃都随之响起,立刻将新四军的战士们暴露在敌人面前。
面对如此情形,日军迅速从睡梦中惊醒,他们没有慌乱,而是立刻抓起武器应对。虽然新四军战士们缴获了一部分敌人的武器,但仍未完全控制局势,尤其是敌方机枪的位置依然掌控制高点,敌军火力迅速封锁了出口。外面突击队的战士们听到屋内的枪声,毫不犹豫地冲向屋内营救队友。此时,他们知道自己冒着巨大的风险,但也不忍心让战友们困死在屋内。
敌军占据了屋内的有利位置,他们利用窗台、楼道等隐蔽点展开反击,用密集的火力封锁了突击队的前进道路。面对强敌,张强生灵机一动,他大声对伪军喊道:“中国人不打中国人,鬼子是来屠杀我们父老乡亲的!”这些伪军毫不手软,不仅对新四军的喊话毫不理会,反而加大了对新四军的火力攻击。
张强生看到此情形气得浑身发抖,但当务之急并非与敌人展开拼杀,而是要设法解救被困在屋内的突击队员。正当战士们陷入困境时,一名本地战士提醒说:“连长,敌人驻扎的是一座学校,墙壁是灰板做的,容易打穿。”张强生如获至宝,立刻作出决定:“打出一个洞来,我们就能逃生。”
然而,张强生的眉头很快又紧蹙起来:“墙外我们无法打洞,因为敌人绝不会给我们机会。屋内的战士没有工具,难道要靠手指去抠?”虽然局面一度显得非常严峻,但此时的张强生仍未放弃,他继续思考着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