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2年,23岁的袁世凯的人生迎来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此时,朝鲜爆发了内乱,清朝政府决定派遣吴长庆领军前往朝鲜平乱。袁世凯也随队前往,结果这一趟差事一做就是整整12年。
在朝鲜的驻军生活中,袁世凯逐渐展现了自己卓越的外交才能,经常替吴长庆与日本、俄国等国进行外交谈判,同时,他还受命为朝鲜国王编练亲军,逐步在官场中崭露头角。随着吴长庆的撤离,袁世凯依然选择留下,继续留守朝鲜,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
这一时期,袁世凯不仅在军事上逐渐显现出非凡才干,而且也步入了婚姻的殿堂,迎娶了三位姨太太,分别是二姨太李氏、三姨太金氏和四姨太吴氏。
在这三位姨太太之中,袁世凯最为宠爱的是三姨太金氏。袁氏家族在洹上村的府邸有一处美丽的池塘,池塘的中央建有一座水心亭。每逢夏季或月圆之夜,袁世凯常常带着全家人聚集在亭中,共同享受月光与美食。偶尔,他也会独自携带金氏荡舟于湖中,享受难得的二人世界。
金氏擅长弹七弦琴,月光洒在水面上,琴音在袁世凯耳边回荡,这样的夜晚令他心情愉悦,深感满足。尽管袁世凯对金氏宠爱有加,但金氏的脾气却相当古怪,且十分冷淡。她在高兴时和气温和,与所有人友好相待;但一旦情绪不佳,便会大发雷霆,甚至大吵大闹,事后难以平息。
有一次,袁世凯和金氏一同在亭中下棋,期间发生了争执,金氏竟怒将棋盘和棋子都投进了水里。另一次,金氏和五姨太杨氏在中南海的一个角落里喝酒,因某些不明的原因发生了争执,双方动手大打出手,直到袁世凯赶来大声呵斥,才得以停息。
金氏的性格不仅在与他人相处时显现,也表现在她对家中儿女和丫鬟的态度上。她极为看重重男轻女的观念,打女儿和丫鬟时从不手下留情,往往动真格的。
尽管金氏的性格有诸多缺点,但她无疑是所有姨太太中最为美丽的一位。她皮肤白皙,长发浓密,从头顶垂至脚底,极具魅力。然而,她的表情却冷漠无情,面对任何人,甚至是袁世凯,她都没有丝毫亲近的表示。偶尔,袁世凯在开心的时候,她会勉强露出一丝笑容,但这笑容总是瞬间收敛,仿佛从未出现过。然而,尽管金氏表现得如此冷淡,袁世凯依然对她宠爱有加,远远超过了其他姨太太。
袁世凯为何如此宠爱金氏,连他的子女都无法理解,直到金氏去世的前一晚,她才向大家揭开了谜底。
原来,金氏竟是朝鲜李王妃的妹妹。袁世凯本打算只迎娶金氏一人,然而金氏出嫁时,却带着两名美丽的陪嫁丫鬟——李氏和吴氏。袁世凯见她们长得美丽,于是也将她们收为姨太太,按年龄大小分别定为二姨太李氏、三姨太金氏和四姨太吴氏。由于她们是由大姨太沈氏协助娶进家门,袁世凯便将这三位姨太太交由沈氏管教。
金氏原本以为自己会成为“正妻”,没想到婚后却连陪嫁丫鬟都不如,这让她心中充满失望和痛苦。更令她痛苦的是,大姨太沈氏在“教导”金氏的过程中,反而对她进行虐待。曾有一次,沈氏将金氏绑在桌子腿上毒打,导致金氏的左腿严重受伤,终其一生都难以完全伸直,痛苦不堪。
金氏的父母得知女儿并未成为“正妻”,心中悲痛至极。后来,金氏随袁世凯回国,她的母亲得知女儿即将去到陌生的地方生活,心情更加沉重。某天,她在精神错乱中,误以为自己看到了女儿的身影,激动之下不慎跌入井中,最终不幸丧命。金氏的父亲得知此事后痛不欲生,直至三日后才悄然去世。
金氏的子女在长大后终于明白了母亲为何始终不愿提及她的父母,也理解了袁世凯为何特别宠爱金氏。金氏的女儿袁静雪在回忆录中写道:“或许,这就是我父亲心中愧疚的表现,他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弥补他曾经的过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