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蒋介石为何那么重用杜聿明?你看陈诚和白崇禧,在背后都干了些啥
创始人
2025-09-07 20:04:59
0

在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大战役中,杜聿明在其中指挥了两场战役,虽然他以“副手”的身份存在,但实际上,他却拥有了相当大的实权。最后的结果我们都清楚,杜聿明最终以失败收场,被送进了“功德林”。然而,蒋介石作为国民党的领导人,手下有不少名将,那么为什么他却特别倚重杜聿明,让他在关键时刻成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呢?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必须从两方面来分析。

首先:背后的较量十分复杂和现实

所谓“天下事,事在人为”,那么杜聿明到底何时被蒋介石视为唯一可用之人呢?实际上,是在1948年。当时蒋介石眼见卫立煌不仅不配合自己,反而联合廖耀湘等嫡系战将组成了“攻守联盟”。卫立煌在前线顽强抵抗,而廖耀湘等则负责支援,甚至利用与蒋介石的师生关系向蒋介石表明,称为了党国的胜利,他们都支持卫立煌。这个行为激怒了蒋介石,面对这样的局面,蒋介石采取了两步应对策略。

第一步,他将热河的范汉杰调到东北,负责守卫锦州。第二步,蒋介石重新启用了杜聿明,让他前往东北直接夺取控制权,彻底架空卫立煌的领导地位。至于为什么廖耀湘等人会支持卫立煌,关键在于蒋介石的人事安排。在争夺东北的过程中,主力部队是由远征军组成的新一军和新六军,而卫立煌曾经担任过远征军的司令,领导过这些部队,因此,他在部队中的威望非常高。

在东北战役的初期,也就是1946年,国军能够表现得如此出色,部分原因正是因为杜聿明充当了正印先锋的角色,带领着远征军的小兄弟们,包括廖耀湘等人,英勇冲杀。实际上,东北的最高指挥官是白崇禧,他亲自北上督战,并且得到了李宗仁的支持,李宗仁当时正坐镇北平,出任北平行辕主任。这个阵容可见不容小觑。然而,东北局势为什么会突然失控呢?因为蒋介石插手了。在白崇禧离开后,蒋介石立刻指示杜聿明停止战斗,尽管白崇禧在回忆录中提到,他曾极力劝说蒋介石不能停战,但蒋介石依然坚持了停战命令。杜聿明在自己的回忆录中也印证了这一点,强调并非自己不想战斗,而是蒋介石的命令让他不得不停下。

接下来,蒋介石派陈诚赴东北处理局势,陈诚随即采取了强硬手段,追责陈明仁,迫使杜聿明撤离,并且与廖耀湘展开公开对抗,导致东北战局完全混乱。在这种局面下,卫立煌自然成为了唯一能够维持东北局势的人。当卫立煌不配合蒋介石时,杜聿明便成了唯一能够稳定局面的人。他的存在使得廖耀湘等远征军系统的将领能够恢复理智,重新站在蒋介石这一方。这也解释了李宗仁在这一时期急于远离北平,争取竞选副总统的原因。因为他意识到,东北即将沦陷,接下来华北也会随之失守,他需要一个体面的理由离开这片是非之地。

如果白崇禧仍然在指挥东北局势,李宗仁怎会轻易离开呢?若是在白崇禧的领导下,他完全可以借势而起,稳固自己的地位。蒋介石非要踢走白崇禧,除了美国的压力外,还有他自己更为现实的考量。若不理解这种背后的较量,台面上的变化便只能看作是单纯的热闹。

第二:蒋介石对“黑手套”的废除

蒋介石的权力斗争还表现在抗战胜利后的安排上。由于何应钦曾与桂系合作,甚至在西安事变时,何应钦试图将蒋介石排挤下台,这使得何应钦注定要被蒋介石“清除”。因此,抗战胜利后,陈诚迅速崛起,而何应钦则被蒋介石打发到了联合国安理会的军事参谋团去“画圈圈”。换句话说,陈诚的土木系能与何应钦的势力抗衡,实际上是蒋介石站在陈诚一方,支持他成为了自己的“黑手套”。

从双方的派系来看,何应钦的阵营中有王耀武、杜聿明、关麟征、廖耀湘等一批得力干将,而陈诚的土木系则包括了罗卓英、黄维、胡琏、邱行湘等人。之所以在东北战役初期,杜聿明能够与白崇禧配合默契,而黄维、胡琏却与白崇禧存在矛盾,这正是因为何应钦与桂系之间的紧密关系。

了解这一点后,我们也就能明白,为何陈诚在解放战争初期会如此受蒋介石青睐。陈诚实际上是专门针对何应钦系的将领展开攻击,首先是通过莱芜战役对王耀武展开打击,然后又对东北的杜聿明进行排挤。可惜,陈诚的操作最终失败了,导致何应钦系与桂系的联合反击,并且在1948年喊出了“杀陈诚以谢罪”的口号。蒋介石的“黑手套”被废除后,陈诚的战将自然成了靶子,而陈诚的支持者也逐渐失去了阵地。此时,蒋介石只能让何应钦重新回归。

因此,陈诚的倒台使得其麾下的战将陷入了困境,尤其是在争夺第12兵团指挥权时,陈诚提名的胡琏被白崇禧强烈反对。罗广文见陈诚倒台后,迅速投向何应钦,结果何应钦派罗广文出任该职,导致了陈诚与罗广文的公开对抗。蒋介石为了平衡局势,最终提名黄维担任此职,虽然黄维并不情愿,但在蒋介石的强力劝说下,他才同意接受。然而,这段经历令黄维的名字与“第十二兵团司令官”紧密相连。

在解决了第12兵团的指挥问题后,蒋介石面临的另一个大问题便是东北战局的失败,连同第12兵团也陷入了困境。此时白崇禧拒绝出战,陈诚派系已无可用之人,只能再次依赖杜聿明。杜聿明的能力不仅得到蒋介石的认可,还因为他与桂系有较好关系,并且能够调动淮海战场的第五军。因此,蒋介石选择继续依赖杜聿明的原因,正是因为他有能力与背景支持。

总结来看,杜聿明能够在蒋介石的核心团队中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既因为他的军事才能,也因为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他始终能够在各方派系间找到立足点,最终获得了蒋介石的高度信任。

相关内容

原创 ...
当提到北洋政府,许多读者的脑海中往往会浮现出诸如军阀混战、缺乏民族...
2025-09-07 23:04:07
耶律楚材:元朝文化与政治的...
在中国历史的浩瀚星空中,许多历史人物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贡献闪耀...
2025-09-07 23:04:05
原创 ...
衣赐履按: 上回我们提到,前燕太宰慕容恪准备正式发起对洛阳的进攻。...
2025-09-07 23:03:57
曾经,很多人对西方有着极大...
很多人对美国、对整个西方一直以来都有极大的误解。 总觉得他们曾经强...
2025-09-07 23:03:39
清朝六部尚书和八大总督相比...
清朝时候,六部的老大分别是吏部的头儿、户部的头儿、礼部的头儿、兵部...
2025-09-07 23:03:36
原创 ...
一、是狡虏,还是刘皇叔? 刘备夺取西川的过程,可以说是历经艰辛,几...
2025-09-07 23:03:01
杭温高铁开通一周年 串联“...
2024年9月6日,杭温高铁正式建成通车。一年来,这条铁路线不仅为...
2025-09-07 22:51:36

热门资讯

维斯塔潘创造F1历史上的最快圈... 9月6日,红牛车队荷兰车手维斯塔潘在排位赛获得杆位。新华社记者 彭子洋 摄 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F...
大清十二帝,都是多大年龄便生了... 了解清史的应该知道,从太祖皇帝努尔哈赤开始,满清女子大多在13-17岁便可嫁人,甚至在大清正式建立之...
原创 陈... 陈赓在开国大将中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存在,他的背景与其他将领有所不同。作为一位出身地主家庭的革命者,他的...
原创 人... 吕蒙正,这位从身无分文的乞丐,到一人之下的宰相,成就非凡的经历本身就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从贫困潦倒到权...
原创 他... 他曾有着力挽狂澜的雄心,但如今已无力回天。即便他渴望力挽沉沦,时至今日,死亡已经在等候他。当他离世后...
原创 最... 为什么明明知道当太监很悲惨,而且还要失去做男人的权利,晚清仍然有很多人梦想着入宫当太监? 原因很简单...
原创 毛...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瞬间深深烙印在人们心中,久久难以忘怀。 伟大的时代人物毛主席,作为国家的领...
汨罗江的倒影:屈原投江,一场策... 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汨罗江的浪花拍打着楚国的城墙。屈原抱着那块冷硬的镇圭,站在江边礁石上。他身后...
原创 曹... 曹操一生未能称帝,曹丕为何一继位便能称帝?他的操作究竟如何? 公元220年,曹魏集团发生了重大的政治...
原创 苏... 1991年,曾经强大的苏联走向解体,最终分裂成15个独立的国家,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15年后,戈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