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81岁高龄的李先念曾感慨地说:“我一生中有两个老师,一个教会我打仗,另一个教会我搞经济。”那么,这两位老师究竟是谁呢?能够指导李先念的,当然都非凡人。
李先念所说的第一个老师,就是徐向前元帅——当年红四方面军的总指挥。李先念出生在湖北红安,早年并未接受过军事训练,仅是家乡的一个木匠。然而,1927年,他参加了黄麻起义,成为游击队长,走上了革命之路。1929年,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的徐向前来到了鄂豫皖地区,李先念随徐向前参加了多次击败敌人“围剿”的战斗,逐渐掌握了游击战术。凭借过人的能力,李先念从团政委升任师政委,再到军政委,成为红四方面军的重要将领。在与川军的六路围攻战斗中,徐向前亲自指挥东线战斗,李先念和王树声共同指挥西线。徐向前对李先念的信任,反映了李先念在军事上的出色表现。李先念也曾力挺徐向前的战略决策,并在关键时刻命令红30军堵住敌人退路。尽管徐向前曾因担心敌人逃脱而生气,但李先念毫不犹豫地冲上前线,以实际行动证明了他的军事才华。
1990年,徐向前元帅去世,李先念深感痛惜,回忆道,徐向前是他军事理论和常识的启蒙老师,培养了他对军事著作的兴趣。李先念的一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在解放前,他是一名杰出的军事指挥官,而这些军事本领正是得益于徐向前的悉心指导。
新中国成立后,李先念迅速投身于经济建设领域。尽管他没有受过经济学的专业训练,但幸运的是,他遇到了另一位杰出的老师——陈云。陈云,上海人,早年便在东北担任经济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毛主席看中了陈云的才干,将他调往中央担任国务院副总理,负责全国的财经工作。李先念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同时兼任财政部长。陈云不仅推荐了李先念担任财政部长,还耐心指导李先念,解决了他在经济工作中的诸多疑惑。陈云认为李先念有很强的经济潜力,毫不吝啬地传授自己的知识,帮助他迅速掌握财经工作。李先念在陈云的指导下,逐渐成为经济领域的重要人物,并获得了周总理和陈云的高度评价。
在《论十大关系》撰写过程中,毛主席也吸纳了李先念关于经济工作的建议。随着中央财经工作五人小组的成立,陈云担任组长,李先念成为副组长,成为陈云得力的助手。在新中国的经济工作领域,李先念与陈云等人并肩工作,并被誉为“四大名旦”。
李先念的这两位老师,分别在军事与经济领域都达到了顶尖水平。徐向前和陈云作为一代名将和经济先驱,能够遇到这样出色的老师,李先念堪称幸运。而李先念的天赋和卓越的学习能力,使他在各自领域取得了不凡的成就,最终成为国家主席和全国政协主席,与他的两位老师在领导地位上并驾齐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