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观点认为,在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领土广泛涵盖了如今的安徽、河南、江苏和浙江,然而随着白起的军事进攻,楚国的都城被占领,最终丧失了湖南和湖北的部分地域,剩余的领土主要集中在安徽、江苏和浙江一带。此后,汉朝在分封时,楚国的封地并不包括湖北,这导致湖北以“楚”作为简称的做法似乎有些牵强。
起初,湖北就提出以“楚”作为简称,但湖南也对此表示了强烈的诉求,最终形成了双方都不能使用这个简称的僵局。这种情况在江西和江苏之中也同样存在,两地同样希望使用“江”作为简称,最后的结果则是两个地方都放弃了这一称呼。
楚国作为一个历史上的政治实体早已消亡,而现在它更多地被视作文化的象征。则湖北是否真的有必要独占“楚”这一称谓呢?或许更好地让楚文化发扬光大,凡是曾经属于楚国的地区,都可以大力宣扬楚文化。如果“楚”只成为湖北的简称,那楚文化的发展恐怕无法走出湖北,甚至可能使得湖南与之隔绝。
不过,对于这个观点,我并不完全赞同。楚国,也被称为荆楚,荆国作为楚国的前身,就位于今天的湖北境内。从本质上来说,“荆”和“楚”是同义词。至于“湘楚”这个概念,不过是近现代湖南人自我创造的说法。实际上,这些省份中,唯有湖北全境属于楚国,其他省份则只是部分地区,而且都是在楚国存在的短暂时期内。楚国的大部分时间都是以湖北为中心的。
对于安徽、河南、江苏和浙江曾为楚国领土的说法引发争议,认为湖北单独享有“楚”这一称谓太过牵强。换言之,当时湖南的很多地区都在湖北的管辖之下,那么这样的争夺又如何说得通呢?楚国的象征——九头鸟,无疑也与湖北有着深厚的渊源。而湖南曾在一段时间内被称为“楚”,主要与清朝将湖北划归同一行省有关,那岂不是沾了湖北的光?难道如今分家后,就连名号也不想返还了吗?
对于上述观点,您是否有不同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