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业十四年,杨广巡幸江都时被叛军所害,享年五十岁。令人震惊的是,背后凶手竟是南阳公主的丈夫宇文士及的哥哥——宇文化及。为了铲除潜在的威胁,宇文化及下令屠戮几乎所有的杨氏宗亲。与此同时,萧皇后和南阳公主等人被迫迁往聊城,生活在宇文家严格的监视之下。不久后,宇文化及被窦建德击败,他与两个儿子一同被捆绑在槛车上,拖往大陆县处决。
当窦建德带着杀气冲冲的队伍来到宫中,许多宫女和女眷都吓得战战兢兢,唯独南阳公主镇定自若,泪流满面地诉说亡国之恨。窦建德与其臣子无不对她肃然起敬。窦建德本欲一举铲除南阳公主的儿子宇文禅师,却始终难以下定决心。最终,他将决定权交给了南阳公主。出乎意料的是,南阳公主毫不犹豫地将儿子交给窦建德,任凭他按照公事办事,结果,宇文禅师最终被处决。
南阳公主终于看到了叛国者的下场,这其中不仅包括她深爱的丈夫宇文化及,也包括她亲手养育了十多年的亲生儿子。尽管复仇让她感到一种深刻的满足,但那种背叛之痛,仿佛剖心的煎熬。然而,想到那位始终宠爱她的父亲杨广已不在人世,南阳公主的内心变得更加麻木,仿佛一切都已失去意义。
关于杨广的女儿数量,史书并未给出确切的答案,但有明确记载的包括南阳公主和李世民的嫔妃杨氏。唯一有明确封号的公主就是南阳公主。虽然史书没有明确记载南阳公主的母亲是谁,但可以推测她的母亲无疑是萧皇后。根据南阳公主出生的时间段推算,这一推测不难成立。当时杨广正在争夺皇位,萧皇后是杨广唯一的正妻,因此,南阳公主极有可能是萧皇后的嫡长女。
杨广对南阳公主的宠爱可见一斑,不论是东征还是南巡,他总是带着这位心爱的长女一起出行。由于杨广在位多年,常常离开长安巡幸,长时间未曾回京,南阳公主能够随行,足见杨广对她的宠爱。开皇十九年,南阳公主出嫁,夫君是宇文述的幼子宇文士及,二人联姻可谓是门当户对,成为了皇家骄女与将门虎子之间的结合。
史书中提到南阳公主除了拥有美丽的风仪和坚贞的节操外,还有一项令人称道的美德——孝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她对公公宇文述的孝心。宇文述生病时,南阳公主亲自调配药汤,送到公公床前,作为一位出身皇家贵族的女子,能够做到如此孝顺,实在难能可贵。不久后,南阳公主为宇文士及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宇文禅师。
杨广即位后,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修建东都、开通运河等政策,使百姓遭受了不少苦难。百姓怨声载道,反叛的声音逐渐高涨。与此同时,杨广面临了不少反对势力,起义不断爆发。为了逃避日益严峻的局势,杨广决定再次巡幸江都。实际上,这次巡幸更像是一次避难,杨广意识到大隋政权已经风雨飘摇,江都成了他唯一的避风港。然而,他并未料到,自己的将士已经背离了他。
禁军将领司马德戡原本打算带领队伍劫掠江都后返回故乡,但在宇文智及的煽动下,他们转而支持宇文化及,展开了谋反和弑帝之路。宇文家三兄弟中,宇文化及成了这场叛乱的主谋,宇文智及则是背后操控的黑手,而宇文士及虽然身处江都,却对这场叛乱一无所知,因为他是南阳公主的丈夫。
宇文士及深知,参与谋反必定招来灭顶之灾。为了保护自己,他决定选择不参与这场叛乱,而在杨广死后,宇文化及掌握了精锐的禁军,拥立了秦王杨浩登基,并自任大丞相,智及和士及分别担任左仆射和内史令。然而,宇文士及意识到两个兄弟的权欲已经被迷惑,弑君之举必定引发灾难。于是,宇文士及选择投靠李渊,果然,这一决定使他得以获得李渊的重用,甚至被任命为上仪同。
宇文士及眼光独到,他没有考虑南阳公主和儿子宇文禅师的感受。在他心中,权力和生存远比妻儿重要。尽管如此,南阳公主却早已对这个背弃她的丈夫彻底失望。她将儿子交给窦建德处决,表面上是为了复仇,实际上却已决绝了对宇文士及的任何感情。她宁愿让一切彻底断裂,也不愿再为过去的爱情和婚姻感到一丝眷恋。
此后,南阳公主出家为尼姑。她的后半生与曾经的辉煌截然不同。当她在回长安的途中路过洛阳,意外与宇文士及相遇。虽然宇文士及心中五味杂陈,曾希望与她复合,但南阳公主早已无心与他再续前缘,彻底断绝了这段感情。她的回绝十分坚决,并愤怒地说:“我和你是仇人,恨不得亲手杀死你!”
最终,宇文士及无奈离去,而南阳公主的结局则未在史书中明确记载。然而,考虑到她已孤独终老,不再依靠任何人,只能孤身与青灯相伴,她的余生注定充满了孤寂与沉默。如果说南阳公主的前半生依赖于父亲杨广的权势,那么她后半生的凄凉,正是源于她性格的刚烈与决绝。如果她没有狠心让儿子死于窦建德之手,或是曾经答应与宇文士及复合,或许她的命运会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