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古代爵位有多复杂?以清朝为例,两套体系分出内外39等爵
创始人
2025-09-07 02:05:05
0

“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这句诗出自李鸿章的《入都》一诗。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朝廷始终是权力的象征,犹如一座“围城”,外面的人渴望进入,已经成为官员的人则不满足现状,心怀更高的目标。这也是为什么古人写下了许多表达对科举向往的诗句,如“一日看长安花”和“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科举及第,象征着进入权力阶层,而封侯进爵更是这条道路上的“进阶”,因此吸引了无数人的追逐。

举个例子,李广虽然是汉朝的赫赫战功者,堪称军事天才,但他却因为没有得到封侯的机会,心中始终难以释怀。李广为此痛苦了大半生,最终在漠北之战中迷失方向,悲壮地自尽。像李广这样对封侯心存执念的古代武将,历史上并不鲜见。由此可见,封侯对古代人的诱惑是如此之大。

封侯是古代官场中一项重要的升迁标志。古代的爵位制度经过长时间的演变,也形成了复杂的等级体系,类似于“九品中正制”。这种制度在不同朝代有所变化,今天我们就以清朝为例,来详细了解古代的勋爵体系。

一、宗族爵位

与以往的朝代有所不同,清朝的爵位制度沿袭了明朝的做法,分为宗族体系与朝臣体系。今天我们暂且不谈朝臣体系,而是聚焦清朝的宗族体系。

所谓宗族,字面意思就是指皇帝的亲族。对于清朝而言,爱新觉罗这一姓氏的宗族成员,享有独特的爵位。比如我们常听到的“亲王”一职,就是专属于爱新觉罗家族的爵位。

在清朝的宗族爵位中,最为尊贵的就是和硕亲王。获得这一爵位的,多数是皇帝的亲兄弟或者被皇帝宠爱的儿子。初期,八大铁帽子王因其在外立下的军事功勋而获得亲王封号,之后亲王这一职务则更多由皇帝亲属继承。

亲王的地位在清朝政权体系中属于超品级别,虽然并非所有亲王都掌握实权,但无论是铁帽子王,还是皇帝的亲族,往往都具有深厚的家族背景。在清朝,亲王的俸禄也极为丰厚,年银高达一万两,米粮亦有一万斛,足以与其他朝代的王爷媲美。

继亲王之后,是多罗郡王,郡王的封号范围比亲王更广泛,宗室成员中的许多人都可以获得这一封号。然而,尽管郡王的封号设置面广,实际授予这一爵位的人数却并不多。通常只有亲王的继承人,或者从亲王降级而来的王爷,才有机会获封郡王。与亲王相比,郡王的俸禄要少了五千两。

再往下是贝勒,贝勒这个爵位在清朝入关之前相当重要。比如,在努尔哈赤的统治下,四大贝勒和四小贝勒曾共同执政。到皇太极时期,也曾有过四位大贝勒共治朝政的局面,贝勒在当时的权力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贝勒的数量急剧增加,到了康熙时期,这一爵位已不再具有曾经的权威。

贝勒之后的爵位是贝子,贝子是清朝宗族高级爵位中的“守门员”,虽然地位较低,但对宗族而言,仍然是一种重要的身份象征。

在这些高级爵位之下,清朝还设有中等爵位,如镇国公和辅国公。这些爵位常常带有“八分”或“不入八分”的特殊称谓,象征着不同的荣誉与地位差异。

随着清朝的宗族系统膨胀,一些高等级的爵位在世代继承后逐渐降级。比如,贝勒爵位在乾隆后期已经普遍贬值,许多贝勒的后代只能依附于较低的宗族爵位。在这种降级制度的影响下,宗族成员的生活质量逐渐下降,国家财政的负担也随之加重。

二、朝臣爵位

与宗族爵位不同,朝臣爵位是从明朝沿袭下来的,主要分为公、候、伯、子、男等等级。在朝臣爵位的体系中,晋升的条件相对宽松,只要有显著的功劳,便有机会被封爵。而其中,通过战争立功封爵,尤其受到青睐。

朝臣爵位的起点是恩骑尉,相当于正七品的官员。即便是最基础的爵位,也需要通过立功来获得封号。这种情况下,朝臣爵位的晋升就显得尤为严格,功劳的多少决定了晋升的速度。

从恩骑尉开始,晋升到云骑尉,再到骑都尉,最终达到最高的轻车都尉。每一次晋升都需要相应的功劳,几乎是一步一个脚印。想要最终成为公爵,需要立下二十七次以上的功劳,除非发生大规模战争,立下赫赫战功。

尽管清朝有少数几位公爵,但整体而言,公爵的数量极为有限,尤其是汉人被封为公爵的情况更为罕见。许多人一生都未能获得公爵的荣誉,比如李鸿章和曾国藩这两位晚清权臣,尽管权力庞大,但终其一生也只获得了一等侯爵的爵位。

朝臣爵位虽然逐渐降级,但与宗族爵位相比,它的降级机制相对更加理性。尽管最高爵位为公爵,但随着时代的变化,朝臣爵位逐渐失去了昔日的光辉。

总结

清朝的勋爵制度融合了前朝的多种制度,形成了复杂的等级体系,具体包括多达39个不同的爵位等级。尽管这一制度对旧有经验做了许多改进,但仍然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财政压力,尤其是在宗族爵位的膨胀和保级制度下。通过这一制度的变革与遗留问题,清朝对封爵制度的管理更加精细,但这一过程也为日后财政的危机埋下了隐患。

相关内容

原创 ...
当提到北洋政府,许多读者的脑海中往往会浮现出诸如军阀混战、缺乏民族...
2025-09-07 23:04:07
耶律楚材:元朝文化与政治的...
在中国历史的浩瀚星空中,许多历史人物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贡献闪耀...
2025-09-07 23:04:05
原创 ...
衣赐履按: 上回我们提到,前燕太宰慕容恪准备正式发起对洛阳的进攻。...
2025-09-07 23:03:57
曾经,很多人对西方有着极大...
很多人对美国、对整个西方一直以来都有极大的误解。 总觉得他们曾经强...
2025-09-07 23:03:39
清朝六部尚书和八大总督相比...
清朝时候,六部的老大分别是吏部的头儿、户部的头儿、礼部的头儿、兵部...
2025-09-07 23:03:36
原创 ...
一、是狡虏,还是刘皇叔? 刘备夺取西川的过程,可以说是历经艰辛,几...
2025-09-07 23:03:01
杭温高铁开通一周年 串联“...
2024年9月6日,杭温高铁正式建成通车。一年来,这条铁路线不仅为...
2025-09-07 22:51:36

热门资讯

原创 多... 9月7日凌晨,世界体坛有好几个重要赛事呢。球迷和观众都盼着,一场场高水平比赛就开始了。 先是欧洲区...
原创 我...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拥有着丰富且悠久历史文化的伟大国度。与西方国家所信奉的自由民主理念不同,我国古代...
原创 三... 1882年,23岁的袁世凯的人生迎来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此时,朝鲜爆发了内乱,清朝政府决定派遣吴长庆...
原创 北... 当提到北洋政府,许多读者的脑海中往往会浮现出诸如军阀混战、缺乏民族大义等负面的刻板印象。然而,实际上...
耶律楚材:元朝文化与政治的双重... 在中国历史的浩瀚星空中,许多历史人物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贡献闪耀着光芒。耶律楚材(1190年-12...
原创 五... 衣赐履按: 上回我们提到,前燕太宰慕容恪准备正式发起对洛阳的进攻。 公元364年, 慕容恪命令将领...
原创 当... 华佗,这位被誉为“神医”的历史人物,不仅因其卓越的医术和非凡的医治能力被后世铭记,更因为与曹操之间的...
原创 西... 在20世纪末,曾经强大的苏联这个社会主义大国崩溃解体,成为历史的尘埃。很多人试图揭示苏联解体的根本原...
原创 他... 1948年3月,冬季攻势结束后,“东总”正式成立了五个纵队,其中包括5纵、11纵和12纵。5纵这个纵...
曾经,很多人对西方有着极大的误... 很多人对美国、对整个西方一直以来都有极大的误解。 总觉得他们曾经强大、先进,是因为他们“制度优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