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在张学良下令不抵抗时,东北军难道真和日军没有一战之力?
创始人
2025-09-07 01:33:41
0

“父亲是好父亲,就是生了个软弱的儿子”

1931年秋天的一个夜晚,日本军队自编自演了一场“东北军炸毁铁路”的闹剧,接着,在凌晨便以东北军破坏日本铁路为由,发动了进攻,袭击了东北军驻扎的北大营。

当时,日军以人数优势为基础,并且是偷袭,迅速占领了北大营地带。驻扎在该地的东北第七旅,付出了300名士兵的牺牲后,不得不撤离北大营,退至沈阳东北嘴子地区休整。

虽然东北第七旅刚经历了重大失败,但撤到东北嘴子休整后,士兵们的斗志依然高涨,他们准备重返北大营展开新的战斗,并且通过电台与周围的军队取得联系,告知日军的突袭情况。

然而,正当第七旅的士兵们准备重整旗鼓,誓言夺回北大营时,却收到了来自上级的命令:“不准抵抗,收缴军械并向日军投降。”

这道命令,直接导致了东北在短短几天内失去多个城市,而不到百日,整个东北便沦陷在日本的铁蹄之下。

下达这一命令的,是当时主管中国北方的张少帅张学良。近百年来,张学良的这一决策始终成为争议的焦点。有人认为他是叛国者,也有人为他辩解,认为由于日军过于强大,他不抵抗是为了保全部队。

然而,这个问题背后还有一个疑问:张学良为何选择不抵抗?难道真的是因为实力悬殊?

最广泛被接受的解释是,东北军与日军之间的实力差距过大。毕竟在许多人眼中,中国的军备一直落后于世界,而日本早早开放、早早发展,武器装备的水平无疑超越了中国。

然而,如果将这句话放到东北地区,提到日本的军力远超东北军,这就很难让人相信。毕竟,奉系军阀所形成的东北军,在当时可以说是中国最强的武力之一。东北军的装备,很多都来自张学良父亲张作霖对军事火力的迷恋。

在张作霖的统治下,东北不断从外部采购武器,并建立了自己的兵工厂。他在22年到25年间建造了数座兵工厂,年产步枪四万支,机枪上千挺;奉天迫击炮厂年产火炮数百门。即便在二十多万兵力的规模下,虽不能做到完全自给自足,依然产出了大量的武器装备。

尤其是奉天迫击炮厂生产过的15厘米口径火炮,在当时的亚洲也是顶尖级别的,整个工厂因此成为亚洲最先进的火炮生产基地之一。除此之外,东北军还购买了来自日本、欧洲和俄罗斯的飞机、舰船等装备。

尤其是飞机,东北军最多曾拥有三百架飞机,除了侦察机和民航机之外,专门用于战斗的飞机也有两百架左右。东北军的空军实力不容小觑,拥有辽f1、辽fh1和辽h1三种战机。而在海军方面,张作霖接管了吉林黑龙江防舰队和渤海舰队,拥有数艘驱逐舰、巡洋舰,整编出两支舰队,海军实力在当时可以说是最强的。

奉系军阀的东北军不仅具备海陆空三军力量,还在国民党内战后继续为国民党提供强大的军事支持,直到全国表面统一,东北军依然是中国的强军之一。

尽管与日本的大型装备相比,东北军的装备仍有些差距,但这并非无法弥补的差距。事实上,日本之所以敢于冒险侵略东北,是因为受到了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企图通过东北的资源来摆脱国内的困境。如果东北军果断抵抗,完全有可能抵挡住日军的侵略计划,从而避免之后的卢沟桥事变。

然而,张学良的选择让东北彻底沦陷。日本占领东北后,不仅获得了喘息的机会,还摧毁了当地两个强大的兵工厂,进一步增强了其在中国的作战能力。可以说,东北军当时具备了天时地利与不输日军的装备,但最终错失了打击侵略的机会。

张学良为何做出放弃抵抗的决定?真正的原因远不止于日本军力强大。历史上曾有流言称蒋介石向张学良下达过“不抵抗”密令,认为是蒋介石的命令导致东北失陷。这一说法至今依然广为流传,某种程度上也为张学良减轻了责任。

然而,事实远比这复杂得多。张学良曾在采访中提到,自己放弃东北的决定,和蒋介石并没有直接关系。此时的中国,表面上看似国民党统一了全国,蒋介石当上了总统,但实际上蒋介石对全境的统治并不牢固,尤其是张学良,他不仅有东北军做支撑,还掌握了北方大部分省份,其势力和蒋介石几乎平分秋色,双方并非绝对的上下级关系。

张学良放弃抵抗的直接原因,更多是在于九一八事变时,东北防御空虚。此时的东北,正处于兵力不足的状态,无法有效应对日军的突然袭击。

然而,事情的根本原因,还是源于张学良的惯性思维。虽然清朝在1920年代已经灭亡,但其“以夷制夷”的外交策略仍影响着当时的军阀。李鸿章曾提出通过向法国投降,诱使法国与日本对抗。这种策略最后证明失败,清朝签订了《马关条约》,丧失了更多领土。

可惜,当时的军阀们并未认识到“以夷制夷”的错误,反而依旧寄希望于他国干预,来解决东北问题。虽然苏联在后期确实出兵,但已是日本几乎胜利的时刻,这时的干预几乎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张学良在面对日本侵略时,缺乏足够的决断力。他并不像父亲张作霖那样具有冲劲,而过于谨慎的性格使得他低估了战争的严峻性,甚至在父亲死于日军暗杀之后,依旧没有对日本产生足够的警惕,最终酿成了东北沦陷的历史大祸。

如果没有西安事变的“转折”,张学良或许会永远被历史钉在耻辱柱上,而这场历史风波的选择,可能最终决定了他的命运。

相关内容

和对象去广东玩4天行程怎么...
家人们,谁不想和心爱的对象来一场浪漫又省钱的旅行呢?我和对象就一直...
2025-09-07 09:02:52
重庆玩4天怎么玩,重庆四日...
重庆,这座充满魔幻色彩的城市,以其独特的地形、丰富的文化和诱人的美...
2025-09-07 09:02:23
情侣去北京玩5天纯玩攻略,...
宝子们,我前段时间刚陪男友去北京玩了5天,那一趟旅行简直太美妙啦!...
2025-09-07 09:02:05
甘肃6天5晚纯玩攻略,甘南...
甘肃6天5晚纯玩攻略,甘南玩六天一个人多少钱? 甘肃,这片位于中国...
2025-09-07 09:01:27
原创 ...
在稍早的一练中状态不太理想的迈凯伦车手诺里斯,在二练中却跑出全场最...
2025-09-07 08:59:30
F1意大利站练习赛落幕!汉...
2025赛季F1意大利大奖赛于北京时间9月6日燃起战火,在素有“速...
2025-09-07 08:58:36
长沙食品国际快递公司
这是(这是V:(shanghaihongao))整理的信息,希望能...
2025-09-07 08:56:22
每周股票复盘:高管连续三日...
截至2025年9月5日收盘,华夏银行(600015)报收于7.34...
2025-09-07 08:56:06
原创 ...
王菲西藏行引热议:60岁状态惊艳,绿头巾争议背后的思考 刷到王菲西...
2025-09-07 08:55:57

热门资讯

原创 诸... “猛兽独行,牛羊才成群。”这句话的意思是,真正有能力的人不需要依赖群体,单打独斗反而更能显现出自身的...
原创 古... 古代武将武力真相:百斤兵器是传说?兵马俑和出土文物揭开秘密 一、青龙偃月刀的「重量骗局」:从 12...
长沙走马楼汉简:行书和章草字体... 走马楼西汉简牍墨迹 长沙走马楼汉简,2003年出土,所出土简牍数量共1000多枚。据专家考证,这批竹...
原创 蒋... 中国历史上,唯一能与秦桧并列的叛徒便是汪精卫。蒋介石一生多次遭遇背叛,但唯独汪精卫的背叛令他心生愤怒...
原创 国... 1933年,喜峰口长城上的赵登禹部大刀队如猛虎下山,冲锋陷阵,刀刃所至,日军头颅落地,战士们擦拭刀身...
原创 追... 在那遥远的年代里,祖先的气息依然萦绕在这片大地上,留下了无数的遗迹与记忆。洛宁张氏,这个古老的姓氏,...
东极逐光 2025佳木斯半程马... 9月7日上午 8 时整,一声激昂的发令枪响划破佳木斯文体会展中心的长空——2025中国田径协会10公...
原创 新... 1941年,皖南事变之后,新四军的军部经历了重建。在这一过程中,无为游击队、新四军第三纵队、皖南突围...
原创 策... 蒙古王公中,唯有超勇亲王博尔济吉特·策棱因其卓越的功勋和为大清帝国的庙廷做出的巨大贡献,独领风骚。“...
它才是河北历史第一城?一座山庄... 最近有句话特别火:“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这样一句简单的标语迅速地流传了开来,河北也成为了万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