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在功德林战犯管理所的国军将领们,每天都无所事事,闲聊之余,常常喜欢自夸当年如何风光。此时,第一个站出来的便是汤尧,国民党陆军的副司令,他斜着眼睛,语气自豪地对其他战犯说道:“你们知道我汤尧曾经有多厉害吗?那陈赓可是我的学生,真没夸张!”
旁边的沈醉忍不住笑出声:“咳,可是那陈赓早就不来拜见他的老师了。”他的笑容中透着几分调侃。
另一位中将处长文强不屑地撇了撇嘴:“这算什么?老汤,我告诉你,毛主席可是我的表弟,朱德则是我带头大哥,而周恩来则是我的老师呢。”他的话让在场的人都愣了一下,似乎有人真的这样说过。
突然,背后传来一声大吼:“你这算什么!和我比,你还差得远呢!”大家转过身,看到是一位个头不高、却自信满满的73军中将、军长韩浚,心中暗想,这人究竟有什么背景?
人群中逐渐传来了起哄声:“你说说,你到底有什么来历?”
韩浚昂起头,深吸一口气,慢条斯理地说道:“秋收起义,那可是我和毛主席一起领导的……”
话音未落,众人惊得眼珠都快掉下来了。
实际上,韩浚并没有夸大其词。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一句话,命运的安排使得事情的发展与他密不可分。
韩浚是黄埔军校第一期的学生,跟陈赓是铁杆好友。在陈赓的引导下,他毅然决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来经过叶挺的推荐,他就加入了张发奎的队伍,担任警卫团参谋长,而团长则是卢德铭。
1927年,南昌起义即将打响。卢德铭与韩浚奉命率队南下,准备参加这次历史性的起义。一路上风风火火,但在抵达南昌时,起义却意外失败,队伍不得不紧急撤离。
随即,他们又接到命令,赶往秋收起义的现场。秋收起义中,卢德铭担任总指挥,而韩浚则是副总指挥兼参谋长,政委是辛焕文。辛焕文是第一批先锋,冲锋在前,却不幸在敌军的袭击中阵亡。
而韩浚则命大,虽然遭遇袭击,但并未身亡,而是落入敌手,被关进了监狱。只有卢德铭在危急中侥幸逃脱,最终找到毛泽东,一同参与秋收起义。而此时,韩浚依然在监狱中与自由无缘。
因此,尽管韩浚的经历波澜壮阔,但实际上他并没有真正参加秋收起义。等到他出狱后,却一时间无法找到党组织,于是只能依靠与旧友的关系,开始印发传单,公开反对蒋介石的统治。
蒋介石对韩浚的行为非常忌惮,最后将其逮捕。在审讯过程中却意外给了他一个机会,表示以往的事情可以不再追究,任命他为73军的军长。就这样,韩浚做出了选择,最终倒向蒋介石一方,而这一切竟都是命运的无情安排,直到他最后被俘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