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苏联“宫廷政变”:平庸的勃列日涅夫,如何把赫鲁晓夫赶下台?
创始人
2025-09-06 04:03:41
0

1964年10月14日,苏共中央政治局悄然发动了一场宫廷政变。赫鲁晓夫,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苏联领导人,竟然被那些普遍认为平庸无能的勃列日涅夫和他的小圈子推翻了。这个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在国内外引起了轩然大波。

赫鲁晓夫的下台,意味着苏联革命的理想彻底破灭。曾经那位敢于挑战一切的“屠龙少年”,如今已经蜕变成了掌控权力的“恶龙”。虽然赫鲁晓夫的过错不在少数,但他始终没有丧失初心,始终没有沦为完全的权贵。他保持了革命者的身份,尽管方式上有所偏差。然而,勃列日涅夫的上台却意味着苏联进入了一个没有理想、没有抱负,完全缺乏远见的时代。勃列日涅夫不仅缺乏创新,也无力承担历史的重担,他在位期间,除了加强阶级固化和扩大官僚特权外,几乎没做出任何对国家有意义的改革。苏共历史上,勃列日涅夫的领导风格一直被认为是平庸无能的代表。然而,正是这样一位看似不起眼的领导者,竟然成功地将赫鲁晓夫赶下了台。要知道,赫鲁晓夫自己曾是通过宫廷政变上台的,勃列日涅夫与赫鲁晓夫相比,简直就像是在关公面前耍大刀。面对如此懦弱的对手,赫鲁晓夫为何没有任何反抗之力呢?

回溯到1953年,斯大林去世后,苏联人民对这位领导人的去世深感悲痛,然而在苏共的高层中,或许更多的是一种松了口气的感觉。毕竟,长期被斯大林暴政压迫的高层领导人终于可以抛开惧怕,重新调整方向。而这个时候,急需出现一个新的领导者来纠正斯大林时代的各种错误,推翻大清洗时期的冤假错案,恢复党内正常的政治秩序。斯大林去世时,马林科夫被指定为继任者,他是政府主席,掌管行政事务,应该是坚持斯大林遗训的最好人选。但斯大林却没有将党的第一书记的职务交给马林科夫,而是让赫鲁晓夫担任,显然这是一个巧妙的布局。斯大林显然希望将马林科夫置于弱势,逼迫他继续捍卫斯大林的遗产,这样才有理由为自己的合法性辩护。马林科夫虽然名义上是领导者,但实际上并未拥有足够的政治力量,这无疑为其他有野心的人提供了机会。

斯大林的死后,赫鲁晓夫迅速抓住了这一历史机遇。赫鲁晓夫凭借着对斯大林政策的公开批判,得到了不满斯大林的老干部们的支持,同时,作为党的第一书记的身份也让他在党内的地位更加稳固。赫鲁晓夫的首要目标并非马林科夫,而是斯大林时期的“大清洗”执行者、贝利亚。贝利亚的手段之残暴,早已让党内大多数高层深恶痛绝。在朱可夫元帅的帮助下,赫鲁晓夫轻松地将贝利亚拿下,这一行动在党内引发了强烈反响,并使赫鲁晓夫的声望迅速上升。此举也向党内其他成员表明:赫鲁晓夫与斯大林是对立的,他代表着新的政治力量。通过这种“翻案”的操作,赫鲁晓夫迅速积累了大量的支持者。

然而,马林科夫并未就此屈服,他联合了斯大林时代的军方大佬卡冈诺维奇和一些老臣,计划在政治局会议上将赫鲁晓夫罢免。赫鲁晓夫很快意识到形势严峻,然而他灵机一动,宣布将会议推迟,并将其升级为中央委员会的全体会议。这一策略让他迅速取得了优势,因为在全体委员参与的大范围斗争中,马林科夫必定处于劣势。赫鲁晓夫成功地借助中央委员的支持,使得自己赢得了这场宫廷政变,马林科夫等人不得不黯然下台。

这场政变也展现了赫鲁晓夫作为政治斗争老手的一面,他充分懂得如何赢得人心并巧妙运用权力。可惜,他并没有意识到,在一个政治环境中,尽管依靠个人的力量能够暂时获得胜利,但人心的背离是不可忽视的。在赫鲁晓夫执政的11年后,1964年,他终于亲身体验到了被自己曾经推翻的人马重新赶下台的命运。这一切究竟发生了什么?

赫鲁晓夫的改革,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外交上,都深刻影响了苏联的走向。尤其是在1955年,他成功将马林科夫赶走,并全权掌握了国家政权。此后,他展开了全面的改革,最具争议的莫过于他在苏共22大上发表的秘密报告,全面否定斯大林的做法,震动了整个社会主义阵营。虽然这让赫鲁晓夫在国际上声名狼藉,但在国内却加强了他的政治地位。赫鲁晓夫也借此机会推进了包括轻工业与农业发展在内的广泛改革,然而,他没有充分考虑到干部们对斯大林的复杂感情。虽然他们讨厌斯大林的暴政,但也从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而赫鲁晓夫所做的改革,削弱了他们的既得利益,这直接导致了他们对赫鲁晓夫的不满。

此外,赫鲁晓夫的外交政策也让他得罪了军方和克格勃。他试图与美国建立更为和平的共治关系,甚至亲自访问美国,推动美苏两国分治的计划。然而,这一行动不仅没有得到美国的认可,反而引发了中国的不满,成为中苏关系恶化的重要原因。更严重的是,赫鲁晓夫削弱重工业的做法直接影响了苏联的军事能力,而在冷战背景下,这无疑是一场自毁前程的策略。

赫鲁晓夫的不当改革导致了他在党内外的广泛反感,最终使得他在1964年被自己的党内同志推翻。在政变中,勃列日涅夫被推举为新的领导人。尽管勃列日涅夫并无显赫的政治成就,但他平庸的特质却让党内那些不满赫鲁晓夫的人认为他不会威胁到他们的利益。赫鲁晓夫虽然曾一度牢牢掌控着政治局的权力,但在勃列日涅夫的领导下,苏联的政治生活进入了一个更加腐朽堕落的时期。

相关内容

“让世界看见河西走廊——从...
↑ 这是9月5日拍摄的“让世界看见河西走廊——从上海出发”活动现场...
2025-09-06 00:50:30
原创 ...
顺治,清朝的第三位皇帝,是康熙皇帝的父亲。虽然他出生在太平盛世,但...
2025-09-06 00:36:46
原创 ...
东汉末年,战乱四起,群雄逐鹿。每当谈及这一历史时期,三国的名字常常...
2025-09-06 00:36:41
原创 ...
对于许多勤奋的学子而言,他们花费了十年的光阴,心血和努力,只为在考...
2025-09-06 00:36:35
原创 ...
开封府的八位勇士分别为王朝、马汉、张龙、赵虎、董平、薛霸、李贵和娄...
2025-09-06 00:36:34
原创 ...
梁山好汉里最让人热血沸腾的武力话题,莫过于武松和鲁智深谁才是 "步...
2025-09-06 00:36:24
李为学:王阳明和大礼议
◭ 王阳明燕居像[明]蔡世新 绘,上海博物馆藏 有明一代思想家影响...
2025-09-06 00:35:57
山西平定县巨城镇上盘石村 ...
春夏之交,阳光洒向大地,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巨城镇上盘石村的古建筑,...
2025-09-06 00:35:40
原创 ...
1935年深秋,当中央红军历经千难万险抵达陕北时,这片贫瘠的黄土地...
2025-09-06 00:35:36

热门资讯

原创 朝... 在阅读此文之前,请您先点击“关注”,这样不仅便于您参与讨论和分享,还能带给您更多独特的参与体验,感谢...
原创 埃... 埃及的医疗实践在罗马帝国灭亡后依旧对后来的医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1. 埃及医...
原创 当... 华佗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世尊称为“外科鼻祖”,他一生救死扶伤,治疗疑难杂症无数,一代枭雄曹操也...
原创 我...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曾经涌现出近500位帝王,其中有许多令人铭记在心的人物。例如,焚书坑儒的秦始皇、从...
原创 红... 1934年10月之后,中央红军陆续退出长江南北各大革命根据地,开启了二万五千里的北上长征。然而,仍有...
原创 胡... 公元前303年,赵武灵王赵雍与其重要大臣肥义经过五天的深度讨论,终于做出了一个决定,这个决定将在赵国...
原创 李... 历史长河中,宋代的《东都事略》记载了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故事发生在宋代第二任皇帝即位时,他曾向群臣询...
原创 庞... 在三国猛将排行榜里,庞德绝对是个充满争议的狠角色。他能跟老年关羽大战一百回合不分胜负,这战绩够亮眼吧...
原创 正... 嘉庆二十三年十一月,程同文,时任兵部郎中,突然接到了来自吏部的任命通知,被升为鸿胪寺少卿。这一消息一...
原创 李... 历史开讲 公元643年,魏征弥留之际,李世民亲自带着太子李承乾与年仅9岁的新城公主前去探望。为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