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商周时期,中国创造了辉煌的青铜文明,形成了具有鲜明华夏特色的文化,举世瞩目,独一无二。然而,当谈到中国青铜技术的起源时,大多数人认为其起源于西亚。考古学研究表明,距今约6000年前,在古巴比伦的两河流域已经出现了青铜器,这一时期比中国的青铜文化早了近千年。因此,提出了中国青铜技术源自西方的“西来说”理论。该理论认为,随着西方民族的迁徙,青铜技术由东南欧和西亚传入新疆及西北地区,最终传播至中国中原。然而,这一观点存在诸多难以解释的地方,近年来的中国考古学研究也表明,中国的青铜技术可能是独立发展起来的,同时也能解释史书中关于“蚩尤以金为兵”的记载。
“西来说”这一观点的提出,主要依托两个依据:其一,西亚的青铜技术出现在中国之前,且新疆地区发现的青铜器距今约5000年,呈现出从旧石器时代直接进入青铜时代的情况。此后,甘肃、青海、陕西等地也开始进入青铜时代,青铜器风格与新疆地区相似,这一现象被视为“西风东渐”的证据。然而,学者郭静云的研究表明,关于“西来说”的观点,至少在以下两个方面无法成立。
首先是时空上的矛盾。如果西亚的青铜技术通过新疆传入中国中原,那么在时空上必然会表现出逐渐传播的趋势,即越接近西方的地区青铜器的制造时间应当越早。然而,考古发现并未支持这一假设。比如,河西走廊作为中原与西域之间的重要通道,并没有发现殷周之前的文化交流痕迹,且该地区的黑水文化与中亚文化并无明显联系。与此相对,河西走廊、西城驿遗址等地的冶炼年代却早于南草原的炼铜遗址,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现象。
其次是技术上的矛盾。按照“西来说”的理论,越靠西的地区应当传承并完善青铜冶炼技术,技术水平更为先进。然而,西城驿文化的冶炼工艺与更早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明显较为落后,这种情况显然不符合常理。因此,从考古证据来看,西亚的青铜技术虽然传播到了新疆,但是否进一步传入中原,以及是否传入了完整的冶炼工艺,仍缺乏确凿的考古证据。
从时间角度看,虽然中国的铜器和青铜器出现在西亚之后,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青铜技术无法独立发展。近年来,在长江中下游的屈家岭文化遗址和石家河文化遗址,考古学者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发现,表明中国的青铜技术可能是本土独立起源的。
要冶炼铜器,首先需要丰富的铜矿资源和高温冶炼技术(铜的熔点高达1084摄氏度)。因此,早期出现铜器和青铜器的地区必然拥有相关矿藏,并且具备先进的制陶技术。长江中下游的湖北屈家岭和石家河遗址附近,就发现了丰富的铜矿资源,并且屈家岭文化早已掌握了高超的制陶技术,这些技术为冶炼铜器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储备。
此外,古人在制陶过程中可能会不经意地加入铜矿砂,并在高温下烧制陶器时,发现了铜的奥秘。考古发掘表明,早期的铜矿石最早出现在湖北京山地区的油子岭文化遗址,距今约5500年。这些遗址与屈家岭遗址之间存在着传承关系。
石家河文化遗址(距今5000年至4300年)出土了大量的矿山定居遗址、厚壁陶器坩埚、采矿工具、粉碎器具及冶炼时的鼓风机等器具,以及大量的矿渣,这些都为青铜冶炼提供了完整的考古证据链。
青铜是一种合金,比纯铜冶炼更为复杂。考古学家还在石家河文化遗址的罗家柏岭发现了青铜工具的碎片,用于玉器雕刻。更令人注目的是,距今约4400年的石家河文化晚期遗址出土了一件锡铅铜三元青铜合金片,这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锡铅铜三元合金之一。综上所述,屈家岭到石家河的考古发现表明,中国在大约5000年前就已经掌握了青铜冶炼技术。
由于湖北荆门、天门地区与河南洛阳、郑州距离较近,夏商及三星堆的青铜工艺很可能源自长江中下游的石家河文化。更为重要的是,史书中记载的“蚩尤以金为兵”也为这一观点提供了支持。根据文献记载,“神农以石为兵,黄帝以玉为兵,蚩尤以金为兵”,其中的“金”实际上指的就是铜器而非黄金。
蚩尤所处的时代大约为4700年前,接近屈家岭文化晚期。此时,屈家岭及石家河的先民已经掌握了铜器冶炼技术。值得注意的是,蚩尤很可能是苗族的首领,而苗族的发源地就在湖北荆门和天门地区,这一地区正处于长江中游的核心地带。《战国策·魏策》记载:“昔者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有洞庭之水,文山在其南,而衡山在其北。”因此,所谓的“蚩尤以金为兵”,实际上反映了湖北三苗人掌握了铜器或青铜冶炼技术,并拥有了铜制兵器。
蚩尤的失败很可能与极端天气有关——据说黄帝利用应龙制造了洪水,后又召唤女魃制造了旱灾,这使得以水稻为主食的蚩尤部族遭遇了粮食危机,最终战败。而蚩尤被杀后,三苗族并未消亡,反而继续与中原文明抗争,这也为后来的尧伐三苗、禹征三苗以及周代“不服周”的楚国提供了背景。
总的来说,西亚的青铜技术确实最早出现在该地区,但这并不意味着后来的其他文明的青铜技术必然源于此。从屈家岭、石家河等地的考古发现来看,中国的主流青铜技术更可能是独立发展的。学者郭静云的研究指出,石家河文化是“东亚自创的青铜文明”,为后来的商代青铜文明奠定了基础。
对于郭静云的研究与“西来说”,剑桥李约瑟研究所所长梅建军指出,两种观点各有其立场和证据,很难做出明确的结论。因此,目前并没有足够的证据彻底否定“中国青铜技术本土独立起源”这一观点。也有部分学者认为,“独立起源”与“西来”两种因素共同作用,最终铸就了中国辉煌的青铜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