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2年1月28日,一艘船从九州的长崎启航,船上载着来自日本和欧洲的人员,目的地遥远的罗马。这次航行是由三位九州大名——大友宗麟、大村纯忠和有马晴信——共同支持的。这三位大名都信奉基督教,但他们派遣使节前往罗马的动机并非单纯出于宗教信仰,而更多是基于对西方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天正遣欧少年使节”事件。“天正”是当时日本天皇的年号,标志着时间的背景。遣欧的目的,顾名思义,便是派遣使节前往欧洲,而“少年使节”则指的是这些使节大多数还只是少年,年纪相仿与立花宗茂的年轻时期。
首先,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这三位支持天正遣欧少年使节的大名的背景。大友宗麟一直是本文的主角之一,因此我们不再赘述。接下来,我们将着重讲述大村纯忠的生平。大村纯忠出生于1533年,到1582年时,他已年满49岁。大友宗麟最早意识到宗教和贸易密切相关,他甚至写信给耶稣会,恳求他们说服商人在他的地盘上建立港口,并以允许传教为交换条件。然而,葡萄牙商人和神父们已经在九州西北的长崎港找到了更适宜的港口,迅速证明了这里对商人和神父们都更为有利,而长崎正是大村纯忠的领土。
1562年,大村纯忠皈依基督教,并以巴托洛米奥为自己的教名。他看到了基督教为与欧洲进行贸易提供了契机,因此决定不仅自己信仰基督教,还强迫当地百姓皈依基督教,不愿皈依的则被驱逐。大村纯忠的这一举措,实际上是为了借助欧洲人的经济力量来提升自己家族的政治和经济地位。
1580年6月9日,大村纯忠将长崎港交给耶稣会管理,并允许葡萄牙人在这里驻军,建立防守坚固的要塞,长崎由此成为葡萄牙人不可侵犯的基地,也可以看作是后来的清朝末年租界的雏形。在江户幕府断绝与外国的联系之后,长崎成为唯一允许欧洲商人开展贸易的港口。
另一位大名是有马晴信,他是三位大名中最年轻的,出生于1567年,与立花宗茂同年。他是大村纯忠的外甥。实际上,有马晴信也出现在我之前提到的英国武士威廉·亚当斯的系列文章中。1609年,他奉德川家康的命令前往台湾勘察,期间与当地的高山族发生了冲突,并带回了几名俘虏。1580年,他也加入了基督教信仰。后来在1610年,江户幕府与葡萄牙在长崎发生了冲突,有马晴信亲自带领军队击败了葡萄牙的澳门总督安德烈·佩索阿,并摧毁了葡萄牙战舰圣母号。1614年1月,德川家康发布了禁教令,有马晴信因坚持信仰基督教,被剥夺了封地并被流放,最终死于流放生活或被迫自杀。
在这三位大名的支持下,少年使节团由四位少年组成,他们分别是伊东祐益、千次羽纪、中浦儒略和原玛尔定。出发时,四人平均年龄仅为14岁,最大的也不过15岁。值得特别介绍的是伊东祐益,他是代表大友宗麟的使者,原为日向的统治者伊东义佑的孙子,与大友宗麟也有一定的亲戚关系。
除少年使节外,随行的还有其他日本随从以及能说日语的欧洲传教士,负责翻译等工作。1582年1月28日,伊东祐益率领的使团从长崎出发,经过多次停留和调整,于2月15日抵达葡萄牙人控制的澳门,做了诸如补充物资等必要准备。接着使团绕过非洲的好望角,历时两年,终于在1584年7月5日抵达葡萄牙的里斯本。使团随后前往马德里,拜见了当时西班牙国王、葡萄牙国王腓力二世,并在当地受到了民众的热烈欢迎。
1585年2月1日,行程继续,最终使团于2月22日通过比萨进入意大利,并在同月22日抵达罗马。罗马教会为表示对使团的欢迎,派遣卫兵迎接。尽管日本使团原本计划悄悄地拜访罗马教会,但他们的到来还是引起了热烈的关注,当地的天主教徒为见到来自遥远东方的使节而激动落泪。
1585年2月23日,伊东祐益等人前往拜见罗马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在这次正式的会见中,教会像接待欧洲各国皇室使节一样接待了日本使团。伊东祐益代表使团递交了大友宗麟的亲笔信,表达了对教皇的忠诚与敬意,并请求教皇派遣传教士来日本,帮助启蒙国民。
教皇对日本使团的访问表示感谢,并亲自赠送了衣物,表示了对他们的特别待遇。日本使团成员还与法国、西班牙及威尼斯的使节进行了会晤,得到了罗马各界的热烈欢迎。
然而,1585年3月11日,罗马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去世,西克斯图斯五世继任教皇。使团也参加了新教皇的即位仪式。
1585年5月6日,经过了漫长的外交访问后,日本使团离开了罗马,前往西班牙,再次拜见了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最终,在1586年2月24日,他们从里斯本启程返回日本,经过印度果阿,并于1590年6月22日抵达长崎,历时八年的欧洲之旅终于结束。
1591年9月,丰臣秀吉派船接回了这些使团成员,伊东祐益等人将他们的见闻与世界局势的了解带回了日本。遗憾的是,在他们出发的过程中,大友宗麟和大村纯忠已去世,只有有马晴信仍在世。随着日本国内发生一系列变化,尤其是丰臣秀吉开始打压天主教,伊东祐益等人的故事也进入了新的篇章。
伊东祐益在回国后正式加入耶稣会,并在澳门深造神学,后来致力于传教工作。然而,随着江户幕府的禁教令发布,伊东祐益最终于1612年在长崎自尽,享年43岁。而与他一同出行的少年使节中的中浦儒略也在禁教令期间被处死,千次羽纪和原玛尔定则下落不明,可能改信了其他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