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口数量可以说是很庞大了,在国外也很容易碰到中国人,感到非常的亲切。
将人口按照省份来划分的话,河南省是当之无愧的人口大省,河南人以其勤劳憨厚给外地人都有了很好的印象。
河南人也很多都走出国门了,要说有一个非洲国家,甚至都快被河南人给“占领”了。
这个国家是非洲最逗的国家,当地人也被河南人传染,不仅会说河南话,甚至还喜欢喝河南胡辣汤。
那么这个非洲国家是哪个国家?它为何会和河南人相处这么和谐,甚至快被河南给占领了呢?
非洲国家,在大家的刻板印象中,是一个非常落后的地区,许多非洲国家经济非常不发达,基础设施落后,卫生脏乱差,很多人都不愿意去非洲旅游。
然而有这个一个非洲国家,叫坦桑尼亚,你去了之后会发现,这里竟然有大量的河南人,几乎快被河南人给占领了。
甚至走两步,你会发现许多河南美食餐厅,让你感觉到仿佛去到了河南。
为何一个非洲国家会有这么多的河南人和河南美食呢?
原来是最开始,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国帮助坦桑尼亚修筑了铁路,促进了两国之间的友好交流,当地人对中国人很是感激。
为了顺利修筑铁路,中方向坦桑尼亚派了非常多的工程师和工人,这其中有大部分都是河南工人,他们不远万里来到他乡,为了非洲的铁路事业奉献了自己的汗水和青春。
在此期间,河南人与当地人相处出了很深的感情。铁路项目结束后,有一些河南工人选择定居在了这里,还有一些选择在这里做生意,继续在非洲打拼事业。
后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选择来到坦桑尼亚发展。这其中有一个叫做王国杰的河南人,他几乎带着所有的家当来到了坦桑尼亚,想在这里找到创业的机会。
王国杰考察了一段时间发现,中国人和非洲人的饮食差异很大,许多人都吃不惯当地的食物。于是,王国杰想在这里开一个中餐厅,将中国美食在这里推广开来。
王国杰自己最拿手的就是河南特色美食烩面了,这不需要很复杂的工序,十分简单上手。他说干就干,马上准备试营业,做了几碗烩面先给当地人品尝。
没想到坦桑尼亚人吃了河南烩面后感觉非常好吃,纷纷支持王国杰开河南餐厅。
王国杰看到他们很满意的表情,更加有信心开饭店了。没过多久,王国杰的饭馆很快就在当地小有名气了。他不光是卖烩面,还卖胡辣汤等河南美食。
河南美食迅速的被当地人接受和喜爱,王国杰的饭店也是越做越大,其饭店面积已经扩建到了一千平方米,每次到饭点都挤满了人。
王国杰怎么也没想到,河南美食会在坦桑尼亚如此的受欢迎,已经完全的征服了他们的胃。他的事业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了一个富豪。
河南美食对坦桑尼亚人的影响巨大。坦桑尼亚人在吃中餐的时候,也学会了使用筷子。
要知道,以前很多人连餐具都不使用,直接上手吃的。没想到现在坦桑尼亚人也注意起来了用餐卫生。
除了王国杰之外,许多中国企业家也在国家政策的号召下,来到了坦桑尼亚发展,加强两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
著名企业家朱金峰是河南人,他在上世纪70年代,来到坦桑尼亚考察后,就决定长期在这里发展。
朱金峰刚开始在坦桑尼亚做一些跨国小商品交易,后来又开始制造摩托车,赚了钱后进军工业,在当地建设工业产区,事业做的风生水起,是小有名气的中国企业家。
朱金峰成功后,就想起自己曾经来到这里面对的困难,想帮助其他开到这里发展的商人。于是,朱金峰组织建立了华人商会,为中国商人在这里发展保驾护航。
坦桑尼亚有了华人商会后,吸引了更多的河南人来到这里创业。他们在这里做起了各种生意,与当地人的交往更加的密切,彼此在饮食等生活习惯上也开始同化。
与此同时,当地经济也在河南人的推动下飞速发展,河南人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2010年,郑州公路局也来到坦桑尼亚建设快速路,促进了坦桑尼亚的公路建设工程,帮助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两个国家的关系变得更加的亲密。
坦桑尼亚虽然看着很穷很落后,让许多发达国家的人都不愿意来这里发展,就连美国人都不愿意对它提供帮助,但是它的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有得天独厚的天然资源。
河南矿务局就在坦桑尼亚开采出了金矿基地,发现了巨大的财富,也为当地人提供了很多的就业岗位,促进了地区矿业经济的发展。
在坦桑尼亚所到之处,几乎都是河南人的产业,所以有去这里旅游的人都开玩笑的说道,坦桑尼亚要被河南人给“占领”了。
这种现象从侧面表现出了河南人在坦桑尼亚发展中的中坚力量,河南人和当地人一起,将这个曾经一穷二白的土地建设的更加美好,提高了当地人的物质生活条件,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
河南与坦桑尼亚不仅仅是在经济上合作,在文化上也是互相交流。在坦桑尼亚,甚至很多人都会说河南话,见到河南人会亲切的打招呼,问一句“弄啥嘞”。
河南企业家在发展项目的过程中也发现了当地教育文化落后,为了保证这些孩子们能能有学上,他们捐助善款,帮助坦桑尼亚建设了几所学校,还帮助学校购买桌椅板凳等各种教学设施。
在中国商人的帮助下,许多坦桑尼亚的孩子们都可以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师里面,他们很感谢中国人的帮助。
在学校里面,还有中文教师,孩子们也很喜欢学习中文,对中国充满向往,甚至还想长大后来中国看看。
后来,真的有许多坦桑尼亚的学生纷纷选择来到河南留学,他们尤其是想来河南进行交流学习。在河南,我们会发现有不少的非洲留学生在学习。
这些非洲留学生在河南参观了众多地方,比如让外国人震撼的嵩山少林寺、河南省博物院等,让他们领略到了中国历史文化,加深了对中国的了解,更加喜欢中国文化了。
当然,非洲学生也一定要在河南本地尝一下中国美食,看看和自己国家吃到的河南美食有什么差别。这些学生发现,胡辣汤还是当地的最正宗,简直好喝到上头了。
河南人也是非常的重感情的,在坦桑尼亚这片土地上发家致富后,在任何危急情况下都第一时间向坦桑尼亚伸出援手。
比如疫情期间,坦桑尼亚疫情严重,医疗条件差,很多病人都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华人商会知道后,河南商人联合向坦桑尼亚政府捐助了十万元用于医疗救助。
在每逢佳节的时候,河南企业也会邀请当地人一起来过春节,吃团圆饭。
公司还举办了春节联欢会,为坦桑尼亚人表演豫剧等中国传统文化节目,传播了中国传统文化。
坦桑尼亚人也会自告奋勇的上台表演他们的传统舞蹈,与河南人进行文化交流与融合,一幅其乐融融,世界人民一家亲的感觉。
不得不说,这幅画面实在是太感人了,河南人用自己的勤劳,和坦桑尼亚人一起致富,同时还进行了文化的交流,彼此尊重各国的传统文化。
现在的世界是全球化的,秉承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各国人民应该友好合作,才能互利共赢。
正是一带一路政策的积极号召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选择去到了其他国家,将中国优秀文化传播到了海外,增强了中国的影响力,加深了中国人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
非洲一个十分普通的国家,坦桑尼亚,竟然会被河南人挤满了,几乎要“占领”了。
原来是许多的河南人都选择来到了这里发展事业,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还在这里建立了华人商会。
坦桑尼亚人不仅仅喜欢吃上了河南美食,还会说上了河南方言,在一定程度上,怎么不算的上是成功的外交呢!
由此可见河南人的占领加深了两国的友谊,增进了两国更多的友好合作。相信在未来,河南人在坦桑尼亚这片土地上,会发生更多美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