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971年,蒋介石为何被驱逐出联合国?
创始人
2025-09-05 14:36:04
0

1971年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年份,因为这一年我们终于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标志着我们在国际舞台上的重大胜利。然而,这背后却经历了诸多波折和曲折的历程。那一年,蒋介石终于被彻底驱逐出联合国。

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以来,它便是唯一合法代表中国人民的政府。根据国际惯例和国际法的相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理应拥有在联合国的席位。然而,由于美国的强烈干预,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益长期未能得到承认。在美国的支持下,蒋介石当局长时间得以在联合国保有席位。

美国的干涉使得蒋介石得以继续在联合国占据席位。通过“缓议案”和“重要问题案”两种方式,美国阻挠了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导致蒋介石当局在联合国内的代表身份持续了20多年。1956年1月28日,蒋介石曾在接见合众社记者时发表过一番话。他提到,中美会谈可能涉及到对中国局势的讨论,而这些话题将对美国不利,因此他认为会谈没有任何意义。

同年9月28日,蒋介石在回应法国记者杜安利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否能够加入联合国”以及“是否存在‘两个中国’的可能性”时,明确表示,除非以唯一合法政府的身份参加联合国,否则他将坚决拒绝,甚至考虑退出联合国。他认为,若联合国允许“共产党中国”加入,台湾必将退出。

10月27日,蒋介石再次重申其立场,他坚持认为台湾当局不接受“双重中国”政策,若联合国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入会,台湾必将撤回对联合国的支持。尽管蒋介石当时充满信心,认为美国会继续支持台湾在联合国的席位,但他忽视了美国背后已经酝酿的改变。

为了争取美国的持续支持,蒋介石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与美国关系的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密切关注日内瓦会议,防止美国与中共达成任何有可能被解读为承认中国大陆的协议。此外,台湾当局还加强了军事合作,并通过《美台共同防御条约》推动双方在防务领域的协作,建立了新型军事设施,并获得美国的经济和军事援助。尽管美国的援助逐年减少,但蒋介石仍坚信美国会站在台湾一方。

然而,美国的态度在逐渐发生变化。1965年,联合国通过了一项修正案,决定将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的数量从6个扩展至10个,而最为关键的变化在于,尽管15个安理会理事国中有6个承认台湾,但7个已经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位。

1965年,英国前外交大臣在访美后宣布,美国已经准备好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入联合国。同年,法国也在联合国成立20周年的纪念文献中表示,应该考虑让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联合国。1965年联合国大会的辩论中,共有71个国家讨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权问题,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倾向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而反对的声音则逐渐减弱。至1966年,部分美国官员甚至提议“两个中国”政策,支持台湾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分别在联合国中占有一席之地。

1971年,美国对台湾当局的支持开始出现动摇。在当时,已经有许多国家准备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资格。美国政府内部也出现了不同声音,部分官员认为,应该让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入联合国,虽然台湾可以继续保留其联合国席位,但安理会的席位将被转交给中国大陆。

面对国际形势的变化,蒋介石在台湾当局内部展开了紧急磋商。台湾当局试图通过与美国的谈判,寻找一条可以保住安理会席位的出路。但美国方面则要求台湾放弃安理会席位,只保留联合国大会的成员资格。蒋介石一方面试图保住台湾的安理会席位,另一方面也在不断试探美国是否愿意继续为台湾提供支持。

此时,美国和中国大陆的关系出现了缓和。1971年4月,民间开展了“乒乓外交”;7月9日,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秘密访华,随后宣布1972年尼克松总统将访问中国。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蒋介石逐渐认识到,台湾在联合国的地位难以继续维持。台湾在联合国的席位,已经越来越不符合现实。

早在1970年,蒋介石就在内部会议中明确表示,台湾不应过分依赖美国,而应该准备好迎接最坏的局面。尤其是在中美关系逐步缓和的情况下,蒋介石更加清楚,台湾要在联合国中保持席位已经不可能。

最终,在1971年8月,美国正式宣布将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尽管蒋介石依然尝试在外交上争取更多时间,但现实已不容忽视。在经过多轮磋商后,蒋介石最终决定台湾退出联合国,接受现实。这一决定标志着台湾与联合国的关系彻底结束,也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席位铺平了道路。

蒋介石在联合国代表权问题上的坚守和努力,最终未能改变历史的进程。台湾的联合国席位几乎完全依赖于美国的支持,而美国的支持也是短暂的。最终,国际社会的变化不可避免,蒋介石的反抗显得既徒劳又可悲。在历史的大潮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席位是顺应国际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关内容

“让世界看见河西走廊——从...
↑ 这是9月5日拍摄的“让世界看见河西走廊——从上海出发”活动现场...
2025-09-06 00:50:30
原创 ...
顺治,清朝的第三位皇帝,是康熙皇帝的父亲。虽然他出生在太平盛世,但...
2025-09-06 00:36:46
原创 ...
东汉末年,战乱四起,群雄逐鹿。每当谈及这一历史时期,三国的名字常常...
2025-09-06 00:36:41
原创 ...
对于许多勤奋的学子而言,他们花费了十年的光阴,心血和努力,只为在考...
2025-09-06 00:36:35
原创 ...
开封府的八位勇士分别为王朝、马汉、张龙、赵虎、董平、薛霸、李贵和娄...
2025-09-06 00:36:34
原创 ...
梁山好汉里最让人热血沸腾的武力话题,莫过于武松和鲁智深谁才是 "步...
2025-09-06 00:36:24
李为学:王阳明和大礼议
◭ 王阳明燕居像[明]蔡世新 绘,上海博物馆藏 有明一代思想家影响...
2025-09-06 00:35:57
山西平定县巨城镇上盘石村 ...
春夏之交,阳光洒向大地,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巨城镇上盘石村的古建筑,...
2025-09-06 00:35:40
原创 ...
1935年深秋,当中央红军历经千难万险抵达陕北时,这片贫瘠的黄土地...
2025-09-06 00:35:36

热门资讯

原创 三... 历史中讲道理的案例比比皆是,但一旦遇到问题却常常感到迷茫,这恐怕是大多数人普遍的心态。我自己就是这样...
原创 民... 天津,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自古以来,天津因其优越的漕运条件而繁荣发展。隋朝时...
原创 宋... 宋朝打架弱,总打败仗,但越输宋朝反而越有钱了,这是怎么回事? 当时宋朝被边上的辽国西夏,轮番揍大宋,...
原创 大... 话说州吁、石厚得胜而归,但因其“好兵、弑桓公,卫人皆不爱”。州吁对石厚说:“老百姓还不服我,怎么办呢...
从码头到硅谷:粤商400年草根... 善思录:(陆天然/文)在珠江口咸淡水交汇处,一群光着脚的岭南汉子用扁担挑出了中国最早的全球化贸易。从...
原创 清... 历史的编写并非像写小说那样简单,它充满了复杂性。很多人以为历史的难点在于史料的收集,实际上,收集史料...
原创 李... 李宗仁,这位在新中国成立前的历史舞台上扮演了至关重要角色的历史人物,曾被评价为“新中国成立的支柱之一...
原创 李... 朱元璋成功推翻了元朝,建立了明朝。大将徐达和常遇春为明朝的建立立下赫赫战功,尤其是徐达,他屡次南征北...
原创 满... 在帮助雍正登基以后,邬思道果断离开了雍和宫。其实这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读过这本书的人都知道,在雍正...
原创 哈... 最近,哈佛大学的教授提出了一个建议,旨在缓解中美之间日益紧张的关系。教授建议中国借鉴北宋时期的澶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