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月,红军在成功占领遵义后,利用短短三天的宝贵时间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此次会议不仅纠正了红军在“左倾”路线上的偏差,且及时解除博古与李德的军事指挥权,使得红军逐渐从困境中走出,因此,遵义会议被视为长征中的转折点。
这次会议上,参会人员基本上都是红军的主要人物,这些人都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有一位参会代表格外引人注目——他是当时最年轻的代表,年仅21岁。按理说,这样一位杰出的年轻人物,后来应该会声名显赫,然而他却在参加遵义会议后悄然消失,成为了历史的一个谜。究竟是为什么呢?
这位年轻的代表名叫尹自勇,他出生于1914年,年仅21岁时便参加了遵义会议,成为会议上最年轻的代表。会议召开之前,尹自勇已经担任了红九军团的青年科长,是该军团中最出色的年轻干部之一。尽管尹自勇年纪轻轻,但他的革命经历绝对不容小觑。尹自勇出生在江西永新,1927年秋收起义后,红军经过他的家乡,尹自勇便主动站岗放哨,开始为红军提供情报与支持。两年后,他正式加入了家乡的赤卫队,开启了他的革命生涯。
1930年,年仅16岁的尹自勇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很快进入红军,担任了侦察员、传令员、警卫连长等多个职务,逐渐成为一名优秀的基层干部。尹自勇并不仅仅是一位文化人,他还是一位出色的“特级射击手”。在红军举行的射击比赛中,尹自勇飞身上马,连发三枪,三枪均中,展现了他卓越的射击才能,这一表现引起了上级的关注,随后他被送往红军学校学习,并毕业后担任了红三军军部警卫连连长。
1934年3月,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时,尹自勇被调入红九军团,担任了青年部长。然而,由于当时红军内部存在严重的“左倾”主义,许多优秀的指挥官都遭受了错误的处理,导致第五次反“围剿”最终失败,红军不得不开始长征。尹自勇随红九军团一起踏上了艰难的长征之路。
到了1935年1月,红六团智取遵义后,红军利用短暂的休整时间召开了关键的遵义会议。当时,红九军团驻扎在乌江岸边,担任着大部队的后卫任务,负责警戒工作。因此,红九军团派出了凯丰作为会议代表,凯丰则带上了尹自勇一同前往。如此,年仅21岁的尹自勇成为了遵义会议中最年轻的参会者。
遵义会议结束后,尹自勇被任命为红九军团司令部侦察连的政治指导员,负责带领侦察连执行掩护大部队的任务。然而,红九军团在抵达大定县猫场时遭遇敌军围困,关键时刻,尹自勇带领侦察连主动掩护领导撤退,并成功完成了这一艰巨的任务。但在完成任务后,侦察连却迷失在大山之中,尹自勇也与大部队失去了联系。此后,尹自勇留在水城一带继续从事农民运动,直到1937年他才与组织恢复了联系。
恢复联系后,组织安排尹自勇继续在当地开展农民运动,但不幸的是,1942年,尹自勇在水城县被伪县长杀害,年仅28岁。正是因为他未能亲历抗战胜利,未曾参与解放战争,未曾参加授衔仪式,尹自勇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然而,作为革命的功臣,他的事迹不应被遗忘,他的精神应当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
尹自勇的一生,充满了革命的艰辛与奋斗,他从一个普通的农村少年,成长为一位英勇的侦察英雄。他为革命事业奉献了自己的青春与生命,是中国革命史上值得铭记的英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