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觉得奇怪,东汉末年连年征战,无论是影视剧还是史书,似乎都在描述那个时期的“乱”,除了打仗就是民不聊生。
但是有没有想过,即使是经常打仗,魏蜀吴三方势力各占一方,他们也有自己的领土,军队、还有他们的集权组织,总要生存吧,他们也要维持一方正常的生活,贸易、农耕、生产,那就肯定有贫富之分,有个问题就是,三国时期,到底谁是他们各自集团的首富呢?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也正好可以看出当时三国的内部情况,以及他们各自管理的辖区经济问题。
曹家首富
说起三国时期的富豪,曹魏阵营里有个名字绝对绕不过去,这个人叫曹洪。这人是曹操的堂弟,打从曹操起兵时就跟着混,可人家不光会打仗,更是个“行走的金库”。《三国志·曹洪传》里写得明明白白:“洪家富而性吝啬。”
曹操当年被董卓追杀,半路缺钱缺粮,曹洪二话不说,直接牵出上千匹战马送给曹操,还把自己家的钱粮全掏出来充军费。想想看,那会儿一匹战马值多少钱?普通百姓家能养一匹都算大户了,曹洪一出手就是上千匹,这阔气劲儿,放今天妥妥的“百亿级富豪”。
曹洪的财富哪来的?人家可是正经的“官N代”。
曹家祖上就是谯县(今安徽亳州)的豪族,家里田产庄园遍布中原。到了曹操掌权,曹洪更是官运亨通,当过骠骑将军、都阳侯,光俸禄就能拿到手软。不过这老哥有个毛病,抠门!曹丕当太子时找他借钱,他愣是一毛不拔,气得曹丕登基后差点要了他的命。
后来还是卞太后说情,曹洪才捡回条命,但家产被抄了个底朝天。您说这是不是“越有钱越抠”的典型?
东吴首富
要论三国最豪爽的富豪,还得看江东鲁肃。这位爷在《三国志》里的形象,简直就是“土豪版宋江”。
当年周瑜带着几百号人逃难到鲁肃家,鲁肃直接指着家里两座大粮仓说:“这一囷三千斛米送你了!”(《三国志·鲁肃传》)按汉朝度量,一斛米约27斤,三千斛就是8万多斤,够一支军队吃半年!这手笔,别说在三国,就是放在现在,那也是随手捐出几个亿的顶级慈善家。
鲁肃的钱可不是祖传的。他本是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的土财主,但人家走的是“实业路线”。
史书记载他“家富于财,性好施与”,靠着经营田庄、盐铁生意,硬是在乱世中攒下泼天富贵。不过他这钱花得也值,周瑜拿了他的米,转头就把他推荐给孙权,后来鲁肃成了东吴的“二把手”,连刘备借荆州都是他做的担保人。
有学者算过,鲁肃当年的身家要是换算成现在,至少得是“福布斯中国榜”前十的水平。
蜀汉首富
您没看错标题,蜀汉最有钱的还真不是刘备诸葛亮,而是咱们熟悉的“猛张飞”!《三国演义》里把他写成杀猪的糙汉子,可正史《三国志》里明明白白写着:“飞雄壮威猛,家饶财。”(《三国志·张飞传》)史学家方北辰在《三国志注译》里考证过,张家在涿郡(今河北涿州)有良田千顷,还垄断了当地的屠宰和酿酒业,搁现在就是“农牧业集团董事长”。
张飞这富豪当得可不简单。
当年刘备招兵买马,张飞直接卖了自家庄园,拿钱给大哥招了三百壮士(《三国演义》说是桃园结义,正史没这段)。后来刘备丢了徐州,穷得叮当响,又是张飞拿钱在汝南重建军队。
最绝的是,张飞在阆中当太守时,把自家产业和军队后勤绑在一块儿,既解决了军粮问题,又让家族生意越做越大。难怪有人说:“蜀汉的钱袋子,一半在诸葛亮手里,一半在张飞库里。”
富豪们的钱都花哪儿了?
这三位首富的消费观也很有意思,曹洪的钱都埋地里了。史书说他“性吝啬”,家里地窖藏满金银,连亲侄子借钱都不给。结果被曹丕抄家时,光现钱就拉出几十车。
鲁肃的钱全撒出去了。除了资助周瑜,他还常年养着几百门客,后来更把家产充作军费。孙权有次感慨:“孤得子敬(鲁肃字),如高祖得萧何。”
张飞的钱都花在兄弟身上。从涿州起兵到入川作战,刘备集团大半军费是他掏的腰包。就连关羽的青龙偃月刀,据说也是张飞找名匠打造的(《三国志》未载,出自明代《关帝圣迹图志》)。
谁才是真正的三国首富?
要论资产总额,曹洪可能排第一。汉末一亩地值1000钱,曹洪的田产按《后汉书》记载至少有十万亩,光地价就值一亿钱,更别提金银珠宝了。
但要说现金流,还得看张飞。他掌控着蜀中的盐铁专营,这可是暴利行业。史学家根据《华阳国志》推算,张飞家族每年光卖盐就能赚五铢钱上千万。
不过论社会影响力,鲁肃才是真“大佬”。他散尽家财换来的政治地位,让东吴四大豪门(顾陆朱张)都不得不服气。现代学者易中天在《品三国》里就说:“鲁肃是三国最成功的投资人,用钱买到了改写历史的资格。”
细看这三位富豪,曹洪守着金山银山却活成笑话,鲁肃散尽家财赢得千古美名,张飞把钱化作兄弟情义。
在三国这个乱世,钱能买来兵马粮草,却买不来人心所向;能堆起高墙大院,却筑不起太平天下。下次您再读《三国》,不妨多看看这些“有钱人”的选择,金银堆里,照见的都是英雄本色。
(全文完)
参考资料:
1. 《三国志》(陈寿著,裴松之注)
2. 《后汉书·郡国志》(范晔著)
3. 《华阳国志·蜀志》(常璩著)
4. 《三国志注译》(方北辰译注)
5. 央视纪录片《三国的世界》第三集《财富与权力》
6. 学者吕思勉《三国史话》中《三国时期的豪族经济》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