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6月17日上午十点半,彭加木离开了宿营地,独自向东出发,寻找水源。但此后他就再也没有返回,消失得无影无踪。至今关于他的失踪依然笼罩着许多谜团和争议。围绕彭加木失踪的事件,有十种不同的猜测和说法。
关于彭加木的去向,究竟他去了哪里,是否仍然活着,一直以来都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社会上流传着各种各样的说法,叶永烈先生也总结并列出了十种可能性。以下是他总结的十种主要说法:
1、彭加木被外星人抓走了;
2、他逃到了美国;
3、被苏联人用直升机接走了;
4、因为意见分歧,被队员们杀害并掩埋了;
5、遭遇了野狼群;
6、被大风沙困住或中暑晕倒,最终被黄沙掩埋;
7、被沼泽或流沙吞噬;
8、被雅丹地貌砸死;
9、迷失方向,找不到回营地的路;
10、在红柳丛中避暑休息时晕倒,最终被沙子掩埋。
“雅丹”这一术语指的是一种特殊的风蚀地貌,源自维吾尔语,意指陡峭的土山丘。在叶永烈看来,第一、第二和第三种说法完全没有根据,甚至是毫无依据的胡说八道。而第四至第八种说法也被认为不太可信。只有第九和第十种说法,较为接近真相。接下来,我将一一解释和分析这十种猜测。
首先是第一种说法——彭加木被外星人抓走了。这完全是一派胡言,简直是天方夜谭。经过简单的搜索,网络上有许多关于此类说法的文章,这些文章大多分为两种:一种是故弄玄虚,刻意营造神秘感,却什么也不解释,给读者留下一个“你懂的”的暗示;另一种则是类似小说的虚构,细节描写得栩栩如生,仿佛彭加木就在他们身边。然而,这种说法毫无根据,完全可以作为小说素材来写。
第二和第三种说法,我将一并讨论。这两种说法分别是“彭加木逃亡到了美国”以及“彭加木被苏联人用直升机接走了”。这两种说法都不可能发生。单纯从地理环境来看,彭加木失踪地点位于库木库都克,距离中蒙边境有470多公里,距离中苏边境更远,超过700公里,距离中印边境则更是遥不可及,接近一千公里。更何况,这一带的地理环境极为严酷,以戈壁沙漠和山地为主,要在这种环境下徒步逃脱,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如果说是乘坐直升机,情况也同样不可能。彭加木身上没有携带电台和地图,根本无法与接应飞机取得联系。而且,直升机的续航能力有限,飞行九百多公里的距离,根本不可能完成。此外,若采用大航程的运输机,也同样存在巨大的困难:起降点难找、导航系统难以保证,且如此巨大的目标,怎么可能不被我国的雷达监测到呢?当时关于彭加木坐飞机外逃的说法,仅仅是在搜索队中当作笑话来看待。
至于第四种说法——彭加木因意见分歧被队员杀害并掩埋,这种说法也不可信。根据叶永烈的调查,这个说法的来源是一位所谓的小法医,他宣称从师傅的办案日记中发现了一具疑似彭加木的干尸,尸体上有多处疑似人为伤痕。文章中详细描述了法医的鉴定过程,认为彭加木的死亡是被队员集体杀害所致。但仔细分析,彭加木的考察队成员和他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并且即使在彭加木失踪后,队员们依然不畏艰险,继续进行工作。虽然当时队内确实存在一些矛盾,但这些矛盾并不足以导致暴力冲突,根本没有任何理由去加害彭加木。因此,这种说法明显不成立。
接下来的第五、六、七种说法,分别是“彭加木遇到野狼群”、“遭遇风沙或者中暑晕倒被黄沙掩埋”和“被沼泽或流沙吞没”。根据搜索队的调查,在彭加木行进方向上并没有发现狼群出没的痕迹,也没有沼泽或流沙的迹象。而且,那个时候并没有大风沙天气发生,即便彭加木中暑晕倒,也不可能被完全掩埋,且搜索队并未找到相关痕迹。
第八种说法——彭加木被雅丹砸死——搜索队曾特别关注雅丹地貌,试图寻找坍塌的雅丹,但并未有任何收获。
最后,第九和第十种说法是较为合理的。彭加木有可能迷失方向,失去回营的路。在罗布泊这种辽阔的沙漠地带,彭加木若偏离路线,他的足迹很容易被风沙覆盖。而且,由于搜索范围巨大,四百多平方公里的面积让搜寻工作变得极为困难。搜索队只能依据最可能的路线进行定位和搜索,其他地方则无法涉及。此外,第十种说法也有一定可能性。红柳沙丘的形成是由于风沙堆积,而这些沙丘的高度不等,从一米到五米不等。在这些沙丘中,彭加木若因中暑休息而晕倒,被风沙掩埋,那么地面搜寻人员就必须在每个沙丘周围仔细检查。然而,罗布泊如此辽阔,沙丘众多,搜索人员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难以保证每个沙丘都能彻底检查,这也是彭加木可能仍然安静地埋藏在某个红柳沙丘下的原因。
这些谜团至今未解,彭加木的失踪依然成为一个历史性的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