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老照片,很可能是抗战时期拍摄的,照片中有五位将军,他们都是我军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军事人物。尤其是左边第二位的将军,身份可不简单,他不仅是一位重量级人物,也是众所周知的军事领袖。观察得稍微细心一些的读者,可能早已猜到了他的身份。
这位将军就是罗帅,他是十大元帅之一,而且他属于政工型元帅。照片中的五位将领,只有他戴着眼镜,因此格外容易识别。
在抗战初期,罗帅担任八路军115师政训处主任。平型关战役胜利后,他和代师长陈光一起,带领115师一部分部队深入山东,建立抗日根据地。然而,在他们抵达山东之前,张经武和黎玉两位将军已经在该地区建立了自己的根据地。
很快,这两支部队合并,形成了山东军区,罗帅被任命为司令员兼政委,成为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最高军事领导。在山东军区成立后,罗帅率领115师挺进东北,所有部队番号都被取消,统一编成13个团。值得一提的是,抗战胜利后,这支主力部队又随罗帅挺进东北,参加了解放战争。
这张珍贵的抗战时期照片中,罗帅无疑是五位将领中军衔最高的一位。在解放战争时期,他是第四野战军的政委,参与了解放全国的重大战役。因此,在1955年建国后,罗帅被授予元帅军衔,成为新中国的军事巨擘,大家也常称他为“罗帅”。
那么,你知道照片中其他几位与罗帅合影的将领是谁吗?
照片中左边的第一位是陈士榘将军。抗战初期,他是115师343旅的参谋长,后来与罗帅一同进军山东,成为建设山东根据地的核心人物之一。陈士榘将军后来担任过滨海军区司令员,多次率部击退日伪军的扫荡,对壮大山东根据地做出了重要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陈士榘将军担任华东野战军参谋长,指挥陈唐兵团。特别是在淮海战役中,他指挥部队增援中原野战军,成功消灭了黄维兵团。如果没有陈士榘的及时增援,恐怕中原野战军很难在短时间内消灭敌军。
1949年,部队改编时,陈士榘被任命为第三野战军第八兵团司令员,参与了渡江战役,成功解放了上海和南京等地。解放战争胜利后,他还成为了我国首任工程兵司令员,带领十万大军进入戈壁沙漠,参与了两弹基地的建设。
在这张老照片的C位上,站着的是著名的虎将李天佑将军。他最初是八路军115师686团的团长,平型关战役后,他和罗帅一同挺进山东,投入抗战建设,成为山东根据地的一员虎将。
李天佑不仅在抗战时期表现出色,成为八路军中的一员虎将,实际上在解放战争中,他也同样是东北战场上的一位虎将。李天佑所率领的第一纵队,战斗作风顽强,不仅攻守兼备,还为东北三省的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
站在李天佑右后方的是萧华将军,他是八路军中的一位杰出的政工将领。在抗战初期,萧华担任115师副主任,也是罗帅的副手。毫无疑问,他随同罗帅挺进山东,参与了山东根据地的建设。
萧华将军是以政工工作著称的将领,但他也有出色的军事才能。早在1939年11月,他就担任过鲁西军区司令员,逐步成为了军事领域的行家里手。作为政工将领的萧华,带领部队多次打击日伪军,粉碎敌人扫荡,为抗战胜利做出了贡献。他的部队在敌后作战时屡次取得胜利,当地百姓称他的部队为“萧华支队”,极为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