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历史被认为是人类世界史上最为可怕的冷兵器战争之一,影响深远且惨烈。蒙古帝国的西征,不仅席卷了大部分西方国家,而且震撼了整个欧洲,使得西方世界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都对其心有余悸。尽管这场战争仅持续了短短七年,但它为何能成为西方列国挥之不去的噩梦呢?今天,我们将和小伙伴们一起回顾这段历史,探究蒙古帝国的西征——也即蒙古帝国诸长子西征的故事。
太宗七年,即1235年,蒙古帝国的太宗窝阔台大汗已在东北亚、中亚、大漠南北和中原地区建立了相对稳定的统治。尽管如此,蒙古帝国的扩张还未完成,特别是在高加索和东欧平原的地区尚未完全征服。因此,在蒙古的国都哈拉和林的夏季营地,窝阔台大汗召集了东西道的王公、国师、贵族以及重臣们举行了一次重要的会议,商议如何平定那些不愿归附的钦察、斡罗斯等部落。在这次会议后,决定派遣大军西征,进行强力的征服。窝阔台大汗任命其西道宗王拔都为此次西征的总指挥,铁车速不台为副总指挥,计划从多方开进,将西方各国一一征服。
太宗窝阔台的长子贵由与次子合丹、太祖的各子如术赤王爷的长子鄂尔达、次子昔班、次子唐古忒等都参与了此次西征。大军由多个部队组成,统领皆为蒙古帝国的诸长子,因此这一征战被称作“诸长子西征”。
1236年,太宗八年,拔都等大将整军十五万人开始向西出征,率先攻占了伏尔加河和乌拉尔河之间的布噶尔都垃。这里的钦察部族酋长在面对蒙古军威胁时,本意投降,却未曾料到之后发生的叛乱。其酋长背叛偷袭了蒙古的后队,拔都大怒,立刻指挥军队前往讨伐,最终斩首了酋长,平定了叛乱。
1237年,太宗九年,拔都的军队继续推进,攻入了位于伏尔加河下游的钦察部,酋长八赤蛮在面对蒙古军队时并未直接对抗,而是选择逃入密林中。蒙哥将军带领蒙古大军穿越丛林寻找敌军,但未见人影,直到偶然发现了病重的老太婆,才得知八赤蛮已逃入了里海岛屿。蒙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渡水,成功捕获八赤蛮。此举令里海以北的所有部落纷纷归顺蒙古。
1237年冬,蒙古大军接连攻破巴而脱拉、惹勒忒城等地,随后攻入斡罗斯的境内。毛儿杜因人与斡罗斯有着深仇,主动投降,带领蒙古军队从东南方袭入斡罗斯,出其不意攻占了勃蛮思克等城市。斡罗斯的两位王子,在蒙古的大军压力下,也分别派遣使者请求援助,指望着弗拉基米尔大公国的帮助。
拔都派宗王不里前去招降烈也赞城的城主由里,然而由里拒绝投降,蒙古大军便开始围困这座坚固的城市。在经过六天的猛烈炮火攻击后,城终于被攻破,城主由里被击杀,蒙古大军随即开始屠城。弗拉基米尔的大公阔儿吉此时赶到援救,但却已经晚了,蒙古军队已占领了大片地区。
太宗十年春,1239年,拔都继续带领大军西进,最终攻破了弗拉基米尔大公国的古都,接着又对马札儿和波兰两国展开进攻。马札儿的国王贝拉四世虽然坚守防线,但最终被蒙古大军以计策击败,贝拉四世逃入了波兰。拔都又调兵遣将攻下了波兰,并且大肆掠夺。
1239年春,拔都带领军队继续向西推进,攻占了多个波兰的要塞。尽管贝拉四世的逃亡最终带来了些许阻碍,但蒙古大军凭借其强大的战力,最终彻底摧毁了波兰的防线。接着,拔都率军继续进攻马札儿,并在此地展开了激烈的战斗,直至1240年蒙古大军压制了马札儿国的反抗。
蒙古帝国的西征,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和令人震惊的战术,不仅改变了东欧的政治格局,也让整个西方世界为之震颤。在短短几年内,蒙古大军的征战成了西方国家无法摆脱的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