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御史大夫位列三公,但从实际地位来看,它与丞相、太尉相差悬殊
创始人
2025-09-04 12:04:32
0

三公之名由来已久,西周时期为太师、太傅、太保,到了西汉初期,中央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不过这时的三公并非形成了真正的制度,而是范称,直到东汉时期,三公的地位才被正式纳入体制内。

儒家一直认为古代最好的政治制度就是三公制,从黄帝到周初实行的都是三公制,甚至有“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的以三的乘数为标准的政治设想,这也反映出古人对“三”的神秘崇拜。

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虽然被称为三公,但它们的政治地位却是千差万别。下面就以西汉初期的情况来做个对比。

丞相也称相国,承秦而置,秩万石,金印紫绶,地位最高,为汉初第一高官。几乎无所不统,权力也最重。当时,不仅皇帝的未央宫中有殿,丞相府中也有百官朝会殿。皇帝要和丞相议论国家大事,还要亲临其殿。

汉武帝时,田蚡借外戚身份,更加扩大了丞相的用人之权,甚至凌驾于君主之上,自然引起了武帝的不满,他有意削减丞相的权力,用了很多办法,其中一种是以大司马、大将军参议机密大事。所以,自武帝以后,丞相虽然名义上仍是百官之首,但实际权力已经大大削弱。到哀帝时,丞相改名为大司徒,位在大司马之下,成为第二高官。

太尉,亦承秦而置,秩万石,金印紫绶,地位仅次于丞相,为汉初第二高官,专管武事,从制度上说,权力也很重。但由于丞相无所不统,武事以属其职责范围,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夺了太尉的权。太尉并不常置,武帝以前为太尉者,仅有卢绾、周勃、灌婴、周亚夫、田蚡五人。

武帝废太尉后,虽置大司马,但无印绶官属,武事仍归丞相掌管。直到成帝时,才许大司马置印绶官属,成为实职,代太尉管武事。哀帝时,大司马位在大司徒之上,成为第一高官。

御史大夫亦承秦而置,秩二千石,银印青绶,地位稍低,为汉初第三高官。执掌监察,权力也很重。但总体来看,御史大夫和丞相、太尉都不在一个等级。古时把官僚分成公、卿、大夫、士四个等级,丞相、太尉属于公级,御史大夫属于上卿级。

然而,由于太尉不常设,御史大夫作为丞相副手,其府与丞相府并称为“二府”。武帝为了限制丞相的权力,曾信任御史大夫张汤,也使得御史大夫的地位有所提高。到成帝时,改名大司空,授金印紫绶,禄比丞相,才将地位正式升高到公级。但排名不变,仍然是第三高官。

我们知道,所谓的三公,是指地位完全相等的三个官职。但从西汉时期的情况来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的地位,从来没有完全相等过。因此,它们不能合称为“三公”,西汉也不存在所谓的三公制。《汉书·百官公卿表上》也记载说:“秦本次国,命卿二人,是以置左右丞相,无三公官。”

西汉虽然没有三公制,但这并不说当时没有“三公”的说法。因为御史大夫虽然不属公级,但它在当时百官中,毕竟排名第三,且太尉又不常设,实际居于第二,除丞相外它名位最高、权力最大,因此在说法上常将御史大夫抬高,成为三公之一。

成帝绥和元年(前8年),改御史大夫为为大司空,与丞相、大司马合称三公,似乎实行了三公制。但仅过三年,及哀帝建平二年,三公制就瓦解了。王莽改制后,恢复三公制,但因为他之前担任的就是大司马,所以大司徒、大司空实际上成了大司马的属官。因此,当时虽有名义上的三公,却无实质性的三公制。

三公制的正式形成,是在东汉时期。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51),改大司马位太尉,去大司徒、大司空之“大”,以太尉、司徒、司空为新三公名。

当时,太尉分工管军事,司徒分工管民政,司空分工管工程,地位相等,无轻重之分。因而遇到祭祀、大丧等重大事务,他们都有权参与,或者分工处理,不允许任何一方具备特殊权力。

因此可以说,地位相等,权力平衡,是三公制的内涵要素。东汉三公地位相等,权力平衡,所以我们说三公制的正式形成,是在东汉时期。

相关内容

“让世界看见河西走廊——从...
↑ 这是9月5日拍摄的“让世界看见河西走廊——从上海出发”活动现场...
2025-09-06 00:50:30
原创 ...
顺治,清朝的第三位皇帝,是康熙皇帝的父亲。虽然他出生在太平盛世,但...
2025-09-06 00:36:46
原创 ...
东汉末年,战乱四起,群雄逐鹿。每当谈及这一历史时期,三国的名字常常...
2025-09-06 00:36:41
原创 ...
对于许多勤奋的学子而言,他们花费了十年的光阴,心血和努力,只为在考...
2025-09-06 00:36:35
原创 ...
开封府的八位勇士分别为王朝、马汉、张龙、赵虎、董平、薛霸、李贵和娄...
2025-09-06 00:36:34
原创 ...
梁山好汉里最让人热血沸腾的武力话题,莫过于武松和鲁智深谁才是 "步...
2025-09-06 00:36:24
李为学:王阳明和大礼议
◭ 王阳明燕居像[明]蔡世新 绘,上海博物馆藏 有明一代思想家影响...
2025-09-06 00:35:57
山西平定县巨城镇上盘石村 ...
春夏之交,阳光洒向大地,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巨城镇上盘石村的古建筑,...
2025-09-06 00:35:40
原创 ...
1935年深秋,当中央红军历经千难万险抵达陕北时,这片贫瘠的黄土地...
2025-09-06 00:35:36

热门资讯

原创 三... 历史中讲道理的案例比比皆是,但一旦遇到问题却常常感到迷茫,这恐怕是大多数人普遍的心态。我自己就是这样...
原创 民... 天津,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自古以来,天津因其优越的漕运条件而繁荣发展。隋朝时...
原创 宋... 宋朝打架弱,总打败仗,但越输宋朝反而越有钱了,这是怎么回事? 当时宋朝被边上的辽国西夏,轮番揍大宋,...
原创 大... 话说州吁、石厚得胜而归,但因其“好兵、弑桓公,卫人皆不爱”。州吁对石厚说:“老百姓还不服我,怎么办呢...
从码头到硅谷:粤商400年草根... 善思录:(陆天然/文)在珠江口咸淡水交汇处,一群光着脚的岭南汉子用扁担挑出了中国最早的全球化贸易。从...
原创 清... 历史的编写并非像写小说那样简单,它充满了复杂性。很多人以为历史的难点在于史料的收集,实际上,收集史料...
原创 李... 李宗仁,这位在新中国成立前的历史舞台上扮演了至关重要角色的历史人物,曾被评价为“新中国成立的支柱之一...
原创 李... 朱元璋成功推翻了元朝,建立了明朝。大将徐达和常遇春为明朝的建立立下赫赫战功,尤其是徐达,他屡次南征北...
原创 满... 在帮助雍正登基以后,邬思道果断离开了雍和宫。其实这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读过这本书的人都知道,在雍正...
原创 哈... 最近,哈佛大学的教授提出了一个建议,旨在缓解中美之间日益紧张的关系。教授建议中国借鉴北宋时期的澶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