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1万年前,非洲人在残酷的自然环境下,为了生存,努力奋斗,逐渐发展了农业和畜牧业。他们不仅培育出高粱、西瓜、棉花,还驯化了野牛,制作出陶器,用石器把粮食磨成粉煮粥。很难想象,在这个热带雨林的地区,降水量大,水土流失还严重,到处都是蚊蝇和疾病,
竟然蹦出一个文明古国——古埃及。
埃及艳后
公元前4000余年,非洲东北部孕育出大名鼎鼎的古埃及。和其他三个世界文明古国相比,只有埃及不在亚洲。古埃及文明,也成了非洲大陆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殊不知,这
“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先看埃及地理位置,它西面是利比亚沙漠,东面是阿拉伯沙漠,南面是努比亚沙漠和尼罗河大瀑布,北面的三角洲地区又没有港湾可停靠,这些天然屏障把埃及包围住,
里面就像一个天然的温室,外族很难入侵。
尼罗河
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温和平缓,埃及正处于尼罗河的下游。这里非但不像黄河,每年夏秋就泛滥成灾,生存艰难。热带雨林的暴雨,还能把上游的泥土,冲到河里,河水带来两岸肥沃的黑泥。等雨季结束,河水一退,两岸广阔的土地肥得流油,埃及人只要随便撒几颗种子,稍微浇点水,庄稼就能丰收。
这里是典型的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炎热,给点水,任何时候农作物都能生长,毫不费力,
简直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啊!
再看看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你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爆发洪水,还是摧毁性的。难怪,美索不达米亚人,将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洪水视为恶神,而
埃及人把洪水看作喜神,甚至是无价之宝啊!
古埃及人劳作场景
稳定的自然环境,还塑造了埃及人自信乐观的文明。大家吃饱了,闲来无事,就开始琢磨科学、文化,还有精力搞政治斗争、军事斗争了。于是,公元前5000年左右,这里就出现了村落。
埃及人占着优异的地理位置,也是半点没有浪费。东北面隔着红海和西奈半岛,就是古巴比伦文明;西边隔着撒哈拉就是北非的白人兄弟;南边是农业和畜牧业都发达的黑人兄弟。
埃及人处于他们中间,能融汇不同文明,慢慢就发达起来了。
等到公元前4000年,埃及人已经用青铜器代替了石器,村落也发展为城镇了,里面还有了富人和穷人,奴隶和奴隶主。慢慢地,城镇又发展为城邦,部族长老成领主和国王,
原始国家逐渐出现。
当时,尼罗河两岸就形成了10多个小邦国,为了生存,他们时常大打出手,争夺土地、人口和财富。
古埃及象形文字
为了打仗,邦国之间也开始结盟,敌对国家之间弱肉强食,同盟国之间也是大鱼吃小鱼。这样,又折腾了500年,埃及10多个邦国只剩下,
上埃及和下埃及两个国家。
在南方的上埃及,以白色百合花为国徽,国王头戴白色王冠,以秃鹰为保护神。北方的下埃及,则以蜜蜂为国徽,国王头戴红色王冠,以眼镜蛇为保护神。
上下埃及谁也不服谁,又打了几百年的仗。虽然下埃及处于尼罗河的三角洲地区,土地肥沃,更加富裕,可也抵不过上埃及“
穷山恶水出刁民”啊!
古埃及
公元3100年左右,美尼斯成为上埃及的君主,他雄心勃勃,挥军北上,打败了下埃及,成为整个三角洲的主人。这时候,咱们老祖宗轩辕皇帝也差不多击败了蚩尤。
美尼斯不仅霸得蛮,还十分有政治头脑,找人把埃及统一的历史事件刻在“那尔迈青石板”上。
关键,
他还懂群众心理学,知道如果直接宣布把下埃及吞并了,恐怕下埃及老百姓不乐意。美尼斯就换了种说法,宣布上埃及还是上埃及,下埃及还是下埃及,只不过,他自个做了两个国家的国王。
他还把秃鹰、眼镜蛇、百合花、蜜蜂融合在一起,都放在大王的头衔里,公平地对待上下埃及,包括一切制度、宗教中心、国库、国王加冕仪式,都是复制粘贴,各一份。
埃及国王和王后
为了统治方便,
他还把都城迁到上下埃及接壤的“白城”,后来称为孟斐斯。从此,埃及进入王朝时期,
美尼斯成为埃及第一王朝的第一个统治者。
乐观的美尼斯很长寿,在位60多年,身强体健,常常外出打猎。不幸的是,一日,他正在河边溜达,一头愤怒的河马冲出来,
古埃及开国大帝就在转眼间,被撕得血肉模糊,一命归西。
美尼斯去世后,他的子孙又掌权7代,被称为
“古埃及第一王朝”。此后,古埃及改朝换代,又延续了近3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