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鹏举是明代中后期的一位重要勋臣,魏国公徐俌的孙子,也是中山王徐达的六世孙。正德十三年,他在家族传统的继承制度下,正式继承了魏国公的爵位,并且同时担任了南京守备兼中府佥书职务。嘉靖四年,他被进一步加封为太子少保,而在隆庆五年二月时去世,享年较长。徐鹏举继承魏国公爵位时,成为了第七代魏国公,而他的祖父徐俌则是第六代魏国公。由于徐鹏举的父亲徐奎壁过世较早,故他成为家族中的继承者,承担起了传承家族荣誉的责任。
关于徐鹏举,历史上并没有过多的记载,然而在明代沈德符编纂的《万历野获编》中,却有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比如,徐鹏举的父亲徐奎璧曾经梦到宋代抗金名将岳飞,岳飞托梦给他,诉说自己生前遭遇了诸多苦难,并因奸臣所害,死后无法安息。岳飞表达希望能转世投生到徐家,享受荣华富贵和宁静安稳的生活。于是,徐奎璧为纪念岳飞,把自己儿子的名字取为“鹏举”,以此表达对岳飞的敬意和纪念。
此外,徐鹏举有一次在家中修理菜园时,发现一块奇怪的小土坡,便指示下人将其夷为平地。周围的人猜测这可能是墓地,于是劝他不要轻举妄动,但徐鹏举执意进行挖掘。最终,他们发现了这块土坡下竟是宋代宰相秦桧的坟墓。得知此事后,徐鹏举非常高兴,他立刻下令剖开秦桧的棺材,将其尸骨弃入水中。有传言称,徐鹏举为岳飞复仇,这一事件在野史中流传甚广,虽说其真实性无法考证,但仍为人津津乐道。
根据《明穆宗实录》记载,徐鹏举的妻子张氏在早年去世,且未留下子嗣,因此没有嫡长子来继承魏国公的爵位。按照明朝的传统礼法,理应由庶长子徐邦瑞继承。然而,徐鹏举当时钟情于小妾郑氏所生的儿子徐邦宁,为了让徐邦宁继承魏国公的爵位,他曾主动向当时的内阁首辅严嵩的儿子严世藩求助,请他协助将郑氏晋封为魏国公夫人,从而抬高徐邦宁的地位。此外,徐鹏举还将小儿子送到兵部进行学习,以提高其能力,便于将来继承家族荣耀。
兵部尚书刘采看出了徐鹏举的意图,提醒他按照礼法,应该由长子继承魏国公的爵位。如果真如他所愿让小儿子继承,恐怕最终会引发更大的麻烦。徐鹏举听后虽未回应,但仍按刘采的建议将两个儿子一并送往兵部,避免过于偏袒小儿子的行为暴露。为了争取更多支持,徐鹏举还向同诚意伯刘世延赠送大量金银珠宝。刘世延则通过私人信件向礼部的祭酒姜宝施压,最终在姜宝的帮助下,徐邦宁成功接管了魏国公的爵位。
然而,这一事件最终在明朝朝廷中引发了极大的争议。有人将此事告发给了朝廷,导致姜宝的行为暴露,郑如瑾因接受贿赂而被罢职,徐鹏举也因违背礼法被罚俸一月,并剥夺了郑氏魏国公夫人的封号。最终,尽管徐鹏举的一系列手段未能改变大明礼法,徐邦瑞还是顺利继承了魏国公的爵位。
有趣的是,徐鹏举还有一个不太光彩的外号——“草包国公”。这一称呼源于他在担任南京守备期间发生的兵变。在当时,徐鹏举作为守备的负责人,在兵变爆发时居然毫不犹豫地逃离现场,表现得非常狼狈,完全没有他祖先徐达作为名将的风范。这一行为被旁人讥讽为“草包”,成了他一生中的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