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各路诸侯纷纷登场亮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等先后称霸,一场场战争打来打去,目的是为了削弱竞争对手,掌控话语权,还没有吞并对方的意图。到了晋分三国以后,战国时代来临,大家尝到了兼并国土的甜头,战争的性质发生了转变,以前的战争是为了让你服气,让你听话,现在的战争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直接让你改姓归我管。于是为了取得战略上的优势地位,各国纷纷掀起了富国强兵的变法运动。
在变法的洪流中,商鞅脱颖而出。商鞅是卫国人,公孙氏之后,所以又叫公孙鞅或卫鞅。他的强国之术和志在强国的秦孝公嬴渠梁不谋而合,得到了秦孝公的全力支持。秦孝公为推行变法,堵住秦国守旧贵族势力的嘴,在朝中举行辩论会,最终以主张守旧传统的甘龙和杜挚反方大败而告终。商鞅以强国利民为目的的改革轰轰烈烈地开始了。
首先是迁都。国都从栎阳迁到崭新的咸阳,守旧势力大多数留在了旧地,为变法扫清了障碍,新都城、新改革、新气象,秦国的春天来了。
其次是改变行政建制。县级长官由国君亲自任免,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锋芒毕露,全国41个县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再次是开源节流。瓦解大家庭,建立小家庭,父子、兄弟按照新法必须分户,税收资源成倍增加,国家收入相应暴增。开阡陌废井田,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同时大大削弱了旧贵族势力。
第四是统一度量衡。制作标准器,定期检核,这个发明是在高明,无论贵族平民,必须按照标准器行事,省去了多少猫腻和变相欺压,又是一件百姓称快、贵族咧嘴的大好事。
商鞅变法十年后,秦国百姓生活提高了几个档次,道不拾遗,山无盗贼,私斗绝迹,公战争先,国家迅速走向富强。就连贵族公子虔犯法也被割了鼻子,从此秦国成了全面实行封建法制的强国,无敌于天下。
秦孝公死后,秦惠文王即位,商鞅失去了最大的靠山,秦国守旧势力卷土重来,非要置商鞅于死地。秦惠文王权衡利弊,以处死商鞅保全变法成果。一代雄才商鞅被车裂而死,但他的法制却完好无损的被秦国世世代代继承,终于成为秦灭六国统一天下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