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朱棣攻入南京时,发现了一道圣旨,看见内容后:父皇你害的我好苦
创始人
2025-09-02 22:04:29
0

燕王朱棣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对外七下西洋、扩充疆域,对内修订法典,让明朝的国名威震四方,也是明朝最鼎盛的时刻。

可是,朱棣的登基之路上也有一些抹不去的污点,那便是靖难之役,他是通过军事政变才夺得皇位的。在古人的眼里,这属于名不正、言不顺,方孝孺就曾斥责过朱棣。

值得一提的是,在朱棣靖难的时候还发生过一件事情,就是他攻入南京城后,发现了一道圣旨,随即痛哭道:“父皇你害得我好苦啊!”那么,圣旨中究竟写了什么,为何朱棣会这么说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朱标的能量有多大

众所周知,朱元璋是一位农民出身的皇帝,他能够建立大明王朝,可谓是经历了千辛万苦。为了将自己的成果延续下去,他在继承人方面,可谓是花费了大心思。

明朝的第一位太子是朱标,可惜因为他去世的早,所以未能登上帝位。或许也是因为如此吧,很多人对朱标的印象不是很深刻,甚至认为朱标的能力非常小。

更甚至,在一些影视剧中,还将朱标演绎得软弱、毫无才华。其实,这样的观点着实有些偏颇,朱标在世的时候,永乐皇帝朱棣非常乖巧、不敢夺权,这其中也是有原因的。

首先,太子朱标是朱元璋在创业时所生,当时正逢朱元璋征战大捷,他还把记在了一座山上:“到此山者,不患无嗣”。可见,朱元璋对朱标的重视程度非常高。

建国之后,朱皇帝更是将全国的资源全部倾注到朱标的身上,生怕他的能力提不上去。在我国历史上,很多皇帝都害怕儿子的权力过大威胁到自己,朱元璋不仅不害怕,反而还非常高兴儿子超过自己。

其次,除了朱皇帝的恩宠外,朱标自己营造的力量也不可小觑。朱标的背后站着一位军事奇才,他就是大将蓝玉,其能力丝毫不输徐达、汤和等人,属于淮西勋贵的领袖。

有这样一位“大能”支持自己,即使朱棣想要造反,估计蓝玉以及他背后的人也不会答应。最后,朱标背后站着的文臣也不少,政治势力非常雄厚。

俗话说:“虎父无犬子”,朱标虽然没有继承朱元璋的狠辣,但是他却继承了母亲马皇后的善良,也像她一样宅心仁厚。在朱元璋铁血的统治下,大明朝的官员人人自危,都期待善良的朱标尽快继位。

总的来说,当时的朱标就是天之骄子,皇帝看好、武将支持、文臣更是期待他的执政,这样的势力朱棣想要取而代之,甚至比登天还要难。

只是,朱元璋虽然费尽心血培养儿子,大臣们对他也是期待不已,朱标自己也比较争气。可惜的是,天不遂人愿,年纪轻轻的朱标因病去世了。

朱允炆的继位

按照中原“父死子继”的传统,朱标去世后,大明朝的江山应该会落到朱元璋其余三个儿子的手中。若是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度,皇位则会到朱标二弟的手里,若是立贤不立长,皇位则会到燕王朱棣的手里。

可是,朱元璋却直接跨过了自己的诸多儿子,而是将皇位给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这让很多人大跌眼镜,但从某个角度来说,也符合“嫡长子继承”。

为了朱允炆的政权稳固,朱元璋为他大杀功臣、铺平道路,还让自己的儿子们镇守边疆、不得回京。临终前,朱元璋基本都为朱允炆铺垫好了,可惜事情依然没有按照他的所想发展。

根据一些野史的记载,朱元璋曾对朱允炆说,若是自己的叔叔们有二心,朱允炆可以先做些事情让他们心有感激,若是不行再削藩,再不行就撤藩,最后的手段才是杀之。

奈何,朱允炆却一步到位,直接撤藩、杀人。原本,叔叔们对这个侄子高过自己就有芥蒂,现在还这样对付长辈,他们更加不满,朱棣更甚,直接起兵造反。

朱棣的谋反

公元1399年,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大明朝一场军事政治叛变拉开了帷幕。这场战争一共打了4年之久,按照正常的情况,朱允炆占据大明朝9成的土地,而朱棣仅仅只有一成,朱允炆的胜面非常大。

可是,朱允炆却犯下了两点错误,其一,他任用李景龙为讨伐燕王朱棣的主帅,此人虽然有军事才华,但却也是一个贪生怕死之辈,导致大军在面对燕王时处处受阻。

反观燕王朱棣,他的手下都长年在外征战,实战经验非常丰富,而燕王朱棣本人雄才大略。此消彼长的情况下,靖难大军虽然人数少,但优势却一点点积累了起来。

另外,朱元璋在位时,将明朝的很多武将都给杀了,朱允炆执政期间,他已经无将可用,甚至连基本的战略部署都没有多少人知晓,京师重地南京居然没有军队保护。

朱棣得知这个消息后,直接率领大军长驱直入,短时间内便围困了南京城。结果想必大家也很清楚,没过多长时间南京城就被朱棣给攻破了,朱允炆则逃得不知所踪。

在此情况下,朱棣便开始派人在皇宫大肆寻找。话说,他最后虽然没有找到朱允炆本人,但是却找到了一份圣旨,而且圣旨还是朱允炆所写。

当朱棣打开圣旨之后,上面赫然写着几个大字:“四叔谋反,一定不是他的本意,希望将士们不要为难......”原来,朱棣虽然造反了,但朱允炆却没有要杀他的意思,从这几个字来看是想要生擒活捉。

看到这几个字后,朱棣的心中多少不是滋味,只能苦苦地说道:“父皇,你害得我好苦啊......”的确,若是当年朱元璋能够“立贤不立长”,那么朱棣很有可能会成为大明朝第二个皇帝。

如果历史是这样,那么朱棣就不用造反了,也就不用背负“叛逆的罪名”。从某个角度来说,燕王朱棣登基之后,虽然他励精图治,让大明朝的国威名誉天下吗,但是依然改变不了他造反的事实。

在现代人来看,这并没有什么,但在“三纲五常”的古人眼中,朱棣却是一个“造反起家”的人,这也是后来朱棣一生挥之不去的阴影,也难怪他会说出上面一句话。

正所谓:“我未杀卿,卿却因我而死”,内心多少有些忏悔。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相关内容

“让世界看见河西走廊——从...
↑ 这是9月5日拍摄的“让世界看见河西走廊——从上海出发”活动现场...
2025-09-06 00:50:30
原创 ...
顺治,清朝的第三位皇帝,是康熙皇帝的父亲。虽然他出生在太平盛世,但...
2025-09-06 00:36:46
原创 ...
东汉末年,战乱四起,群雄逐鹿。每当谈及这一历史时期,三国的名字常常...
2025-09-06 00:36:41
原创 ...
对于许多勤奋的学子而言,他们花费了十年的光阴,心血和努力,只为在考...
2025-09-06 00:36:35
原创 ...
开封府的八位勇士分别为王朝、马汉、张龙、赵虎、董平、薛霸、李贵和娄...
2025-09-06 00:36:34
原创 ...
梁山好汉里最让人热血沸腾的武力话题,莫过于武松和鲁智深谁才是 "步...
2025-09-06 00:36:24
李为学:王阳明和大礼议
◭ 王阳明燕居像[明]蔡世新 绘,上海博物馆藏 有明一代思想家影响...
2025-09-06 00:35:57
山西平定县巨城镇上盘石村 ...
春夏之交,阳光洒向大地,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巨城镇上盘石村的古建筑,...
2025-09-06 00:35:40
原创 ...
1935年深秋,当中央红军历经千难万险抵达陕北时,这片贫瘠的黄土地...
2025-09-06 00:35:36

热门资讯

原创 3... \"马拉松护士\"张水华调休风波:从全民共情到商业争议的舆论反转 近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
原创 清... 一、 在全球各大文明史中,唯有中华文明的历史脉络格外清晰明了。这一成就,得益于代代相传、孜孜不倦的中...
浙江省平阳温氏源流考证探讨 温姓入迁浙江温州平阳县及苍南县(苍南县历史上一直属平阳县辖域,于1981年独立设县),虽不算历史悠久...
原创 宁... 西周建立后,为了确保政权的稳固,周朝采用了“封邦建国,以藩屏周”的策略,对全国进行大规模的分封,以加...
原创 曾... 长江边的荆州城,素来以其山水相依、人才辈出的名声而广为人知。自古以来,这里便是许多历史人物的故乡。从...
原创 5... 我国古代实行奴隶制度,整个社会上下都将皇帝视为至高无上的存在,这种权力结构不仅塑造了国家政治格局,还...
原创 唐... 唐朝岭南的开发与治理 在唐朝的历史长河中,岭南地区成为了俚僚等百越民族的重要栖息地。然而,随着唐朝...
原创 吴... 1644年,李自成带领大军攻占了北京,崇祯帝朱由检选择自尽,他的生命在煤山东麓的一棵古老槐树下画上句...
原创 这... ## 文武双绝的契丹状元:耶律大石与西辽帝国的百年传奇 ### 一、草原上的异类:从贵族世子到契丹首...
原创 鳌... 在影视剧中,鳌拜一直被塑造为一个典型的反派人物形象。无论是像《康熙王朝》《康熙大帝》这样的历史剧,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