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吴三桂封平西王,为何还要反清?
创始人
2025-09-06 12:33:21
0

1644年,李自成带领大军攻占了北京,崇祯帝朱由检选择自尽,他的生命在煤山东麓的一棵古老槐树下画上句点。而吴三桂则在李自成与满洲皇太极之间做出了选择,满清八旗兵力通过山海关突破防线,占领了北京,并正式将其定为首都。

吴三桂,字长伯,乃是少傅左总督祖大寿的外甥,也是锦州总兵吴襄之子。崇祯帝驾崩时,吴三桂正担任辽东总兵职务,受封“平西伯”,他被任命镇守山海关,守卫着明朝的北疆。

至1645年,清朝顺治帝继位后,消灭了李自成的主力,将吴三桂从前线调回,派遣其镇守锦州。

此时,残存的明朝宗室纷纷逃至江南,试图效仿南宋的做法,与北方划江而治。尽管明朝只剩下半壁江山,南明依旧在中华大地上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

到了1647年,清朝进一步调吴三桂入关,派他与八旗将领李国翰共同镇守汉中,而吴三桂也因此被李国翰时刻监督。在这期间,吴三桂参与了平定李自成、张献忠和明朝余部的战斗。

在1651年,吴三桂与李国翰一同率军进入四川,打击大西军余部,成功收复成都与重庆。然而,在西南地区,反清势力依然顽强,尤其是南明永历帝朱由榔的影响力不可小觑。

1658年,吴三桂被封为平西大将军,他从重庆出发,专门讨伐永历帝朱由榔。与此同时,李国翰因病去世,吴三桂终于没有了束缚,能够自由行动。

1659年,吴三桂攻占云南,南明的最后一任皇帝永历帝逃亡至缅甸。吴三桂在云南设立藩地,负责掌管军民事务,正式镇守云南。

在1660年,朝廷命令吴三桂裁减军队人数,吴三桂将军队人数从六万减少至二万四千。

1661年,吴三桂出兵缅甸,迫使缅甸国王莽达交出永历帝,南明彻底灭亡。

到了1662年,康熙元年,吴三桂被任命为平西亲王,兼管贵州。吴三桂的心情复杂,在昆明,他通过弓弦勒死永历帝朱由榔及其子,彻底与明朝的遗民断绝了任何可能的联系。

吴三桂的势力到底有多强?他不仅掌控云南,还兼管贵州,所拥有的权力堪比亲王。这样的实力让他想起了明朝初年的云南王沐英,他的目标是成为大清的沐英,世代守护云南。

云南和贵州坐落在云贵高原,地势险峻,尤其是云南,其北部的山脉和金沙江构成天然屏障,使得这片土地几乎与外界隔绝。从军事角度而言,这片地形非常适合吴三桂进行割据。

然而,尽管吴三桂的计划看似周密,清朝的统治者可不是轻易屈服的。他们绝不会允许大清境内存在独立的王国。历史上,无论哪个朝代,都没有允许藩王拥有如此权力的先例,清朝的统治者也绝对不允许吴三桂像沐英那样世代守云南。

再者,吴三桂与清朝的爱新觉罗氏并没有像沐氏与朱明皇室之间的亲情关系那样的深厚联系。因此,吴三桂与康熙帝的矛盾难以调和。

康熙帝即位之初,辅政四大臣决定将吴三桂平西大将军的军职削去,剥夺了他的兵权,这让吴三桂十分愤怒。

清朝设立了云贵总督职位,并计划将驻地设在吴三桂的权力中心昆明。然而,吴三桂并不打算任由朝廷摆布,他强烈要求将云贵总督府设在贵州的贵阳。

作为藩王,吴三桂虽然名义上是清朝大臣,但他并不甘心受制于清廷。1673年,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和吴三桂先后上书请求撤藩,试探康熙帝对藩王权力的态度。

许多大臣主张要逐个击破,但康熙帝作为年轻的皇帝,性格果断,认为“撤藩亦反,不撤藩亦反”,因此决定一举撤去三藩的封号。

吴三桂并不一定有反抗清朝的打算,他的真实想法是希望能够世代守云南。可当康熙帝决然撤掉三藩时,吴三桂已经陷入绝境,最终决定反抗清朝。

年末,吴三桂杀死云南巡抚朱国治,自封为周王,并恢复明朝的衣冠,以“大明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的名义起兵反清。平南王的世子尚之信、靖南王耿精忠、广西的孙延龄等人纷纷响应,史称“三藩之乱”。

当时清朝刚刚统一,形势还不稳,尤其是南方还存在着大量的反清复明势力,这为吴三桂提供了可乘之机。尽管如此,吴三桂的反清行动却失去了“复明”的民心,因为他曾亲手杀害了永历帝朱由榔,明朝遗民难以再信任他。

有些人建议吴三桂继续使用崇祯年号,但他深知,明朝的遗民比他更恨满清,因此他选择了自力更生,放弃了任何关于复明的幻想。

按照吴三桂的计划,他既可以沿长江划分南北朝,也可以死守云贵,以此迫使清廷认清现实,接受他作为清朝的“沐英”。然而,吴三桂的军事行动却并不如他所预期地顺利。他虽然横扫了岳州,准备北上,但由于他担心康熙帝会杀掉在京师为质的儿子吴应熊,决定暂时停下北上的步伐。

康熙帝得知吴三桂的软肋后,迅速决定处决吴应熊,表明自己治理大局的决心。康熙帝这一决断让吴三桂显得更加犹豫不决,可能是由于年龄的原因。

在三藩之乱初期,吴三桂、耿精忠和尚可喜迅速占领了云贵、川湘、粤闽等省份,吴军甚至北上进入陕西和甘肃。

到1678年,66岁的吴三桂称帝,国号“周”,史称“吴周”。他将都城定于衡州(今湖南衡阳),但吴三桂在三个月后便因病去世。为何他如此急于称帝?原来,吴三桂深知自己时日无多,而且他的几个儿子都不堪大任。为了集中力量,吴三桂通过称帝来凝聚军心。

吴三桂死后,孙子吴世璠继位,并追尊吴三桂为太祖高皇帝,自己则成为孝恭皇帝。

最终,在1681年,清军攻占昆明,吴世璠自杀,标志着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结束。清朝经过一段时间的动荡,逐渐恢复了秩序,彻底平定了三藩之乱。

相关内容

原创 ...
众所周知,在古代有一种专门用于形容退休官员返回故乡的说法,称为“告...
2025-09-06 13:03:53
原创 ...
在那个风雨飘摇、动荡不安的民国时期,众多的汉奸们为了一己私利,甘愿...
2025-09-06 13:03:38
原创 ...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温酒斩华雄的形象广为人知,这一场景也成为了许...
2025-09-06 13:03:20
原创 ...
晋朝,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颇具重要性的朝代,却在很多历史文献中未能得...
2025-09-06 13:03:08
原创 ...
东汉末年,汉献帝在朝廷中并无实权,他的权力被董卓、李傕、曹操等一系...
2025-09-06 13:02:48
原创 ...
中国有一个古老而深厚的名称,称为“华夏”。这个词汇不仅是对一个地理...
2025-09-06 13:02:40
原创 ...
前言: 在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九月的某个午后,岷王朱楩正在...
2025-09-06 13:02:38
原创 ...
瓦岗军的五虎将中,单雄信这一人物在历史上确实存在,但奇怪的是,《旧...
2025-09-06 13:02:30
2025 湖北旅游及襄阳旅...
一、行业发展现状 1.1 湖北旅游市场全景扫描 近年来,湖北旅游业...
2025-09-06 12:51:13

热门资讯

国宝文物,即将到家! 据央视新闻消息,当地时间5月16日晚,由美国史密森尼学会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返还的“子弹库帛书”第二卷...
原创 汉... 汉武破虏:战略抉择背后的文明博弈 自秦汉以降,匈奴与中原的百年角力始终萦绕着"农耕文明如何应对游牧威...
原创 清... 前言 清朝是封建王朝的巅峰时期,许多高级官员,如翰林学士、内阁大学士等,经过层层选拔,最终通过科...
原创 除... 《三国演义》中的吕布和五虎上将被公认为最强的武将,他们的战斗力在三国时期几乎无人能敌,常被誉为超一流...
原创 武... 要提起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传奇人生无疑令人惊叹。从一名后宫的小才人到国家的至高统治者,她...
第三十九届卢沟桥醒狮越野跑举行 北京商报讯(记者 关子辰)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月6日上午,北京第...
原创 纣... 九尾狐苏妲己通过一系列的阴谋手段,让姜王后陷入了诬陷之中,使得她被定罪,纣王愤怒之下,决定处决姜王后...
原创 篡...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的局面逐渐显现,三国逐步崛起,分别是北方的曹魏政权、蜀地的刘汉政权以及江东的孙吴政...
原创 秦... 秦王嬴政奋六世注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原创 李... 《绣春刀》和《锦衣之下》等古装影视剧的热播,让许多观众对明代锦衣卫有了初步的了解。剧中,锦衣卫的帅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