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之前,伟人与党内的同志们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经历过无数危难的时刻,
战场上刀光无眼,人命比纸薄
,许多革命的同志接连牺牲,作为党内的老人,伟人也经历了许多战友牺牲的痛苦。
建国以后,
人民迎来了曙光
,虽仍有各种问题需要武力解决,但这片世代生存的土地上,终于结束了累计数年的战争,人民可以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
人们的生活相对安定
。
国内不像之前多有战乱了,但那些曾与伟人一同并肩作战的那些老朋友们,扛得住敌人的枪林弹雨,却扛不住时间和病魔的摧残了。
自新中国成立以后,伟人共参加过三位同志的葬礼,他们又分别是谁呢?
一、党员任弼时
任弼时,原名任培国,
他热爱学习,求知若渴。早年因家境困难无法继续学业,便加入伟人、何叔衡组织的俄罗斯研究会,去那里勤工俭学。后来在1921年春赴苏俄留学。
1924年回国后他到上海,在共青团中央工作,年纪轻轻便被组织委以重任,代理中央书记一职。
他虽工作不久却敢于向当时党中央重要领导陈独秀提意见。
当时的会议上,陈先生提议将党内的枪都交出去借此向外界表明革命之真,然而枪岂能随便就放弃,
当时党内不少党员反对这个提议
。
伟人
就是其中一位。
伟人认为枪绝不能交,交了枪,面对敌人毫无招架之力,从目前的革命形势来看,只有枪杆子里面才能出政权。伟人的这一论述后经事实证明确实正确,可在当时他在党内的声望不高,地位较低。
虽有很多人认可他的观点,但仍未被完全采纳。
任弼时当即表示对伟人的观点表示赞同,
向陈独秀递交政治意见书
,气得陈独秀把他的意见书当面撕碎。任弼时继续向陈独秀提供第二次政治意见书时仍被拒绝。
1927年8月7日任弼时和瞿秋白、伟人等人一起批判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这是党历史上第一次伟大的转折,为党指明了新出路。
“八七会议”上任弼时被选入
政治局
,八七会议后
任弼时与伟人
更多了惺惺相惜之情,后解放战争时期二人更是同留陕北,并肩作战。二人既是老乡也是老同事、老战友。
1950年10月27日,年仅46岁的任弼时去世,去世的前一天他还在思量朝鲜问题的解决方法。
伟人对任弼时也是十分不舍,可是人已逝去,心中纵使有百般不舍,也只好埋在心底。
二、罗荣桓元帅
罗荣桓原名罗慎镇,中国十大元帅之一。他虽同伟人也是老乡,
可二人真正相识却是在1927年的秋收起义。
罗荣桓性格内向严谨,心系党内革命者,
秋收起义后由于国民党军队的对我党军队的严厉打击,
起义军遭到严重损失,
组织内部思想也相当混乱
,队伍之中也出现了一些逃兵。
面对这种情况,罗荣桓丝毫不敢大意,即使在抓住逃兵之后也要仔细询问,避免造成冤假错案。
他对士兵们的做法和见解也对后来伟人的“三湾改编”有很大帮助。
后来伟人失去了对红军的指挥,罗荣桓依旧不离不弃,因此罗荣桓的职务也被撤了。
伟人还曾笑着开玩笑说“我倒霉的时候他也倒霉。”
罗荣桓的革命道路自结识伟人之后便再也分不开了,两人共同进退,相互支持,深有默契。
罗荣桓身体一直不太好,他去世后伟人特意开会进行默哀,并亲自去参加追悼会,三次向罗荣桓的遗照鞠躬。最后还写了一首诗来赞扬怀念罗荣桓。
三、陈毅元帅
陈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
陈毅元帅极会打仗,在黄桥战役、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上海战役上表现出色,立下赫赫军功,并在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为“中国十大元帅之一”。
1971年1月16日,陈毅因腹部疼痛去做检查,发现患有肠癌。在病魔的袭击下,元帅很快病倒,
最终于1972年1月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1岁。
当时,国内情况动荡不安,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在1967年被某些人诬陷。
给元帅办追悼会时,四人组一伙还压低追悼会的规格,拒绝国内一些知名人士参加。
1月10日,
陈毅元帅的追悼会在八宝山举行
。周总理前往医院向陈毅的遗体告别。曾经一同并肩作战的老朋友,如今却躺在那里一动不动。周总理的心酸涩无比。
伟人得知陈毅去世的消息时,内心同样不能平静。
此时主席的身体情况也不容乐观了,处理一些事物也已经非常吃力。
本来伟人也是不准备去参加陈毅的葬礼的。
伟人终归是放不下自己的老朋友,决定去参加陈毅同志的悼念会。
终于,伟人在陈毅追悼会结束前的最后一刻赶来了现场。
伟人不仅来了,还通知各委员以及之前因规格问题而被拒绝参加悼念会的宋庆龄等人来到现场。
陈毅的悼念会结束后,伟人继续在八宝山参加了陈毅同志的追悼会,深切问候了陈毅的家人
。国内的各大报纸对此事也进行了报道
,并刊登了伟人参加追悼会时的照片。
总结
随着时间的推移,党内领导人的身体越来越差。
仅仅1976年人们就痛失三位伟人。
1976年1月8日,周总理去世,7月6日朱老总去世,此时开国十大元帅仅剩四位。9月9日伟人主席去世,举国悲痛。
人民怀着极为不舍的心送别这几位伟人。
时光催人老,岁月不饶人。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多的伟人永远的向人们告别,谁都无法改变生老病死这一自然法则。
有人说被遗忘才是真正的死亡,那将这些伟人好好的铭记于心,他们也绝不会离大家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