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宋神宗赵顼,他太想成为千古一帝了,励精图治最终却郁郁而终
创始人
2025-09-02 03:03:08
0

◆文:刚子聊历史

◆原创作品,洗稿、抄袭必究

前言导语

卧榻之旁岂容他人憨睡,这是北宋太祖赵匡胤的豪言壮语。有此壮志,太祖南征北战,逐渐结束了五代以来天下大乱的局面。

但是继太祖之后,北宋后继之君却一代不如一代。太宗赵光义虽然两次征伐契丹,但均是无果而终,自己还落了个“高粱河车神”的戏称,但他好歹有胆气主动出击。太宗之后,号称中原正统的大宋萎靡不振,每遇战事都是以岁贡求和为主要国策,给世人留下了“怂朝”的印象。

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大宋王朝终于迎来了一位不想再装孙子的帝王——宋神宗

他是北宋继太祖之后最具雄心壮志的帝王,在位期间励精图治,穷一生精力试图改变大宋多年来被外族欺负的局面,但最终却是徒耗国力,神宗自己也落了个英年早逝

抑郁而终的凄凉下场,历史君带大家一起来看下这位帝王的一生。

神宗生平

宋神宗

英宗长子,在位19年,北宋第六位皇帝。

历史上庙号是“神宗”的帝王极少,因为这个庙号有点不伦不类。看似是褒扬的意思,但实际在古法解释中,“神者,名无能曰神”。也就是说这个庙号是后人的无奈之举,说好吧有点牵强,说不好吧,当事人有点冤,神宗

的一生就处在这种十分尴尬的局面。

史料记载,赵

生得仪表不俗,而且天性聪慧。继位之初就对北宋的懦弱很不满:

“及神宗继统,材雄气英,以幽、蓟、云、朔沦于契丹,灵武、河西专于拓跋,交趾、日南制于李氏,不得悉张置官吏,收籍赋役,比于汉、唐之境,犹有未全,深用为耻,遂慨然有征伐、开拓之志。”

宋神宗对太祖的雄心壮志很是仰慕,继位后对朝廷重臣充满了期望,锐意进取以图革新大宋的暮气沉沉。但是朝臣们的意见却让他大失所望,整体来说都是不思进取的意见,宰相富弼更是直言:“须是二十年不说用兵二字”。

也就是说赵顼虽然有进取的远大志向,但朝臣们的意见都是维持现状。可是年轻气盛的赵顼不甘心做一个庸碌的帝王,他还是想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

继位初大宋的现状堪忧

赵顼

虽有开疆拓土的雄心大志,但是在继位之初,大宋的现状却不容乐观。

根据可靠史料记载,公元1065的时候,大宋的朝政亏空已经高达1750万两。因此,刚刚继位的赵旭曾对大臣说道:“养兵备边,府库不可不丰”。

更严重的是大宋官员很多,但真正有经天纬地之才的能臣干吏却严重缺少。北宋的冗官冗员现象十分严重,高薪养廉最终让朝堂上拥挤不堪,但大多是碌碌无为之辈。

面对如此窘迫的局面,依然没有改变神宗最初的目标,于是神宗刚刚继位,便将王安石召回了京师,开始了大刀阔斧的变法。

革新变法,为此不惜得罪天下人

赵顼很看好王安石,

在改革这方面,

这对君臣可谓是相见恨晚

。为了支持变法,首先是将王安石破格提拔。短短两年时间,王安石从一个知府升到参知政事

再到宰相。

而王安石也没有辜负神宗的期望,先后颁布了均输法

青苗法

农田水利法等等一系列改革新法。为了给王安石的变法行动“保驾护航”,对于反对攻击王安石变法的朝臣,赵顼的处理方法是一律罢免,因此得罪了不少人;而只要是王安石看中的人才,神宗也会迅速提拔,全力支持王安石。

解除了朝堂上的麻烦,神宗还得面对后宫的质疑。虽然神宗可以无视反对变法的朝臣,甚至将参奏王安石的官员贬斥罢免处理,但后宫还有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她们声泪俱下,责备少年天子的改革会坏了祖宗家法。而面对两宫太后的斥责,赵顼只能默默忍受着。

为了支持王安石的变法,神宗几乎是得罪了天下人。但最终的结果如何呢?很可惜,变法的结果让神宗大失所望。

赵顼扛住了来自各方的压力,但王安石并没有给他提交完美的变法结果,而且王安石还是个大文豪,脾气古怪,没有结果也就罢了,还动不动甩脸子罢工,多次要请辞休假。

对于变法结果,司马光曾毫不客气的指出这是瞎折腾。

他曾上奏说道:“

陛下日出视朝,继以经席,将及日中,乃还宫禁。入宫之后,窃闻亦不自闲省,阅天下奏疏、群臣章疏,远至昏夜,又御灯火,研味经史,博览众书,虽中宗、高宗之不敢荒宁、文王之日昃不食,臣以为不能及也。然孜孜求治,于今三年,而功业未著者,殆未得其体要故也。”

简单来说就是皇帝夜以继日的忙碌,日日殚精竭虑,忙了三年多,结果没有任何效果,纯属瞎折腾。

神宗为了自己的大业,励精图治搞变法,却是徒劳无功,最终以失败告终。

那么在对外军事如何呢?很可惜,也是虎头蛇尾。

大国打不赢小邦,堪称奇耻大辱

神宗

最终的目标是能效仿太祖,一改软弱无能的大宋局面。他的军事战略是“先西后北”,也就是先解决西夏,再图燕云十六州,要说上天也给了大宋机会。

神宗上位后,为了解决西夏问题,他任命王韶统辖诸军,一举荡平

、叠、洮、岷、河、临(熙)

等边境

六州

斩获敌酋近20W

,史称

熙河开边

公元1081

年,西夏皇帝李秉常被太后囚禁,西夏爆发内乱,这是收复西夏千载难逢的机会。于是神宗派五路大军进攻西夏,以图一举荡平西夏国。

但是结果并不如意,西夏虽然属于边番小邦,但在此战中,几十万的大宋军队却不堪一击,与西夏军对抗几个月都没有占据优势,最后由于粮草不济被迫撤退,还损失了几万兵马劳役。

但是神宗并不甘心,于1082

年再举大军攻伐西夏。这次收复西夏的军事行动,宋军吸取了上次无屏障可依的教训,在夏

宥三州的边界之外修起了一座坚固的城池,并取名永乐城。

虽然城池修得十分坚固,也屯有足够的军粮,但宋军还是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此地水源是个问题。西夏侦悉北宋的军事部署后,倾全国之兵力,来攻打永乐城。

双方在永乐城外爆发了多次大战,互有胜负,但西夏军一直围在永乐城外,时间一久,永乐城的饮水问题就成了大麻烦,最终城内的宋军正是因为水源问题军心大乱,不攻自破。

永乐城陷落的消息传到宫中时,神宗嚎啕大哭,想自己继位后殚精竭虑,日夜无暇休息,正是为了重振大宋的雄风,无奈变法无疾而终,军事战略两次都打不赢西夏,更别说收复燕云十六州了。

公元1085

年,年仅

38

岁的宋神宗赵顼病逝于

福宁殿

纵观神宗的一生,可谓是北宋为数不多胸怀大志的帝王,但是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空有一腔抱负的神宗也没能改变北宋软弱的局面,抑郁而终,北宋逐渐内忧外患国力日下,最终在靖康之变中被金国所灭。

参考文献:《宋史》等。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从诙谐的角度解读历史,关注刚子聊历史,了解更多历史小故事。

相关内容

原创 ...
在深圳,美食的海洋里,每一条街道都蕴藏着独特的风味。今天,就让我们...
2025-09-02 04:47:56
原创 ...
康熙为何将祖母孝庄太后在宫中停尸37年,还不肯下葬? 在清朝初期时...
2025-09-02 04:35:37
原创 ...
权力是一把双刃剑,若能很好地使用将会飞黄腾达,如果滥用职权则会害人...
2025-09-02 04:34:57
原创 ...
在有着五千年历史文化的中国,从来就不曾缺少神话。神话,顾名思义就是...
2025-09-02 04:34:26
原创 ...
汉高帝刘邦 据荀悦说法,刘邦,讳邦,字季。颜师古认为“邦”这名字...
2025-09-02 04:34:16
原创 ...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上下几千年的历史也成为了中国人值得骄...
2025-09-02 04:34:13
原创 ...
在我祖国的历史长河中,有一段令人扼腕的往事,至今依旧充满悲剧色彩。...
2025-09-02 04:33:39
原创 ...
5000多年前,世界上便出现了最早的“书籍”,但那只是一块块泥板。...
2025-09-02 04:33:28
原创 ...
在封神中,商纣阵营曾出现过很多拥有法术、法宝的能人异士,如: 擅长...
2025-09-02 04:33:12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泱泱华夏,巍巍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传承者中华民族的根、延续着中华民族的魂,却在爱新觉罗氏族手中留下...
原创 夹... #李世民选太子,为何选择了最平庸的李治# 在历史长河中,唐高宗李治似乎是一个容易被遗忘的角色,而记住...
凉州之乱:东汉王朝覆灭的前奏与... 公元184年,东汉王朝的凉州(今甘肃、青海部分地区)爆发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叛乱,史称“凉州之乱”。这场...
原创 丞... 古代职场权力风云:宰相与丞相的跌宕传奇 开篇:探秘古代权力要职,解锁历史密码 “宝子们!今天咱就一...
原创 原... 夏是原始农耕文明形成的开始,商本东夷,周乃西戒,夷是人背大弓,戒是戈加铠甲,从武器装备上注定西戒最终...
曹操讨伐袁术:挟天子之利,成就... 公元197年,正值三国动荡之际,曹操与袁术之间的对抗成为了历史长河中一段引人注目的传奇。曹操在经历了...
原创 历... 许多人都看过的央视版西游记里,唐僧师徒几人在娶到真经之后是一路喜气洋洋地飞回大唐的,在西游记的原著小...
原创 李... 历史上发生的很多事情,表面上看我们总会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或者想不明白,可是只要深入一些去分析之后,我们...
原创 五... 1933年夏,红四方面军面对川军大规模围攻的态势,决定让部队收紧阵地、待地反攻。 部队要转移,一项重...
原创 “... 前言 在中国革命博物馆中,珍藏着一本《毛泽东选集》,在书的扉页上,有毛主席亲笔签名的“毛泽东”三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