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汲黯:耿直大胆,坚持原则,犯上、抗旨是家常便饭,经常怼汉武帝
创始人
2025-09-01 08:34:51
0

“重读史记”第一季 第四十一期

大家好,我是读者。关注我,带你走进一个不一样的文化历史世界。

今天这一讲,我要讲的是司马迁笔下谏诤之臣的楷模,汲黯。

所谓谏诤之臣,主要指的就是那些刚正不阿,敢于挑战皇权,在皇帝做错事情的时候,能不怕触怒皇帝,站出来直接指出问题的人。

这样的人,如果遇到明君往往能够帮助皇帝打造一代盛世,最著名的莫过于唐朝的魏征。遇不上明君的,往往也能得到很高的声誉,最著名的莫过于明朝的海瑞。当然,也不乏惨遭杀害的,比如,商纣王剖心忠臣比干,吴王夫差逼死诤臣伍子胥。

在我看来,司马迁笔下的汲黯,就是谏诤之臣的楷模。他常常直言进谏,多次触怒汉武帝。而汉武帝又素以专横霸道闻名,修理起大臣来毫不手软。但汲黯,却是少数得以善终的臣子。

那么汲黯到底有什么能力,让他可以不顾及汉武帝的颜面直言进谏又可以全身而退呢?汉武帝又为什么唯独对汲黯如此宽容呢?

下面就让我们结合《史记·汲郑列传》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汲黯的人格形象。

亢直大胆

汲黯这个名字,你也许比较陌生,但他其实是司马迁在《史记》里浓墨重彩的一笔。

汲黯出身官宦世家,从战国到汉朝,汲家连续七代,每一代都出高官。汲黯年轻的时候做过游侠,后来进入仕途。汉武帝还是太子的时候,汲黯就追随左右。等到汉武帝当上皇帝,汲黯更是长期在他身边担任高级官员。

汲黯第一个引人瞩目的特点,就是他的亢直大胆,尤其是他敢于犯颜直谏,直接指出皇帝的错误。

说到指出皇帝的错误,除了汲黯,《史记》里还有一个人,那就是我在汉文帝那一讲里说到的张释之。但是,张释之劝谏的对象,是以脾气好著称的汉文帝。而且,当张释之遇到汉文帝那个脾气不好的儿子汉景帝,他不仅不敢再劝谏,甚至每天都很恐惧,生怕惹怒了汉景帝,再也没什么作为。

而汲黯就不一样了,汲黯劝谏的对象,是比汉景帝还要强势的汉武帝。而且汲黯每次的劝谏都特别直白,用词还特别难听,非常让汉武帝下不来台。

比如有一次,汉武帝和一帮大臣在一起,大谈自己的政治理想,正说得眉飞色舞,得意无比的时候,汲黯突然开口打断了汉武帝的个人演讲,说了一句很有杀伤力的话——“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意思是说,陛下你的内心充满了欲望,仁义只是你装点门面的外表功夫,还没有资格能效法上古的圣王。

听完汲黯的话,汉武帝的尴尬可想而知。关于汉武帝的后续反应,司马迁用了九个字来描写:“上默然,怒,变色而罢朝”。

“上默然”就是皇上给气得说不出话来。不过此时,汉武帝虽然生气但仍然在努力维持平静,毕竟当时有很多人在场,汉武帝很想展现自己作为帝王的胸怀。可是,他到底还是没绷住,于是“怒,变色而罢朝”,越想越气,整个人的脸色、表情全变了,最后直接宣布朝会结束,拂袖而去。下朝后还不忘愤愤地骂,汲黯太过分了,“戆”得很。

“戆”是一个不太常见的汉字,上面是一个赣江的赣,下面是一个心灵的心。这个字是一个骂人的话,指一个人正直到愚蠢。

而这样的事并非孤例,光是《史记》中记载,汲黯把皇帝气到“默然”程度的事情,就有四次。别人都生怕惹汉武帝不高兴,引来杀身之祸,但汲黯却不以为然。在《史记》中我们看到,面对质疑,汲黯的回应掷地有声。他说,身为辅政之臣,难道是让他们一味屈从,阿谀奉承,将皇上陷于不义之地吗?既然身在九卿之位,就算爱惜自己的生命,也不能见错不说,损害朝廷。

这就是汲黯的态度。

坚持原则

事实上,汲黯不仅常常当面批评汉武帝,当其他官员犯错,他也会当面指出。司马迁说汲黯“性倨,少礼,面折,不能容人之过”,意思是性格很傲气,不讲官场的繁文缛节,不给别人留面子。如果自己觉得有问题一定当面驳斥,无法容忍别人的过错。

比如有一次,汲黯和公孙弘本来说好了要在汉武帝面前提建议,结果真到了汉武帝面前,公孙弘却只顾顺着汉武帝的意思说,把和汲黯的约定忘了个干净。汲黯当着汉武帝的面,指责公孙弘,说他虚伪,做事两面派。

后来,汉朝官员张汤,通过更改制定刑律法令做了廷尉。汲黯看不过眼,也曾在皇帝面前质问指责张汤,说他严酷苛刻,肆意妄为,只为求得好名声,连高祖皇帝制定的法律制度都敢乱改,这么做会断子绝孙。

在他看来,臣子就应该做有利于国家的事情,不能为了自保而怀有私心或者有所保留。汲黯十分坚持原则,有时候不惜押上自己的前程,也要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

比如,有一次河内地区发生了大火灾。汲黯拿着皇帝给他的符节去灾区视察。他的本来任务是解决火灾问题。但是,到了现场,汲黯发现,火灾远没有说的那么严重。相反,他途经河南地区的时候,发现当地老百姓因为水旱灾荒,几乎到了人吃人的程度,而当地官员还在隐瞒真相。

因为那个年代的通讯和交通手段都很落后,所以汲黯来不及等待皇帝批准,先斩后奏,直接拿来救助河内地区的符节,调发政府的储备粮,救助了河南灾民。

然而在这个事情中,汲黯滥用皇帝给他的符节,相当于假传圣旨。如果严格治罪,可能非常严重,但是汲黯并没有顾及这些。这就是汲黯的风格。正是这种坚持原则,不顾个人利益的行事作风,让汲黯赢得了很多人的尊重。

在当时的人对汲黯的评价中,最有说服力的一个来自淮南王刘安。淮南王刘安是汉朝有名的反贼。他一直在谋划造反,所以长期观察朝中大臣。他观察的结果是,丞相公孙弘不值一提,但汲黯是他起兵造反的心腹大患。

因为汲黯“好直谏,守节死义,难惑以非”。“好直谏”就是喜欢直来直去地给皇帝提意见。“守节死义”是能坚持原则,甚至为原则牺牲。“难惑以非”是很难诱惑这个人犯错误,这就是司马迁笔下的汲黯——他亢直大胆,敢于犯颜直谏,但同时也忠心为国,辅佐君主。而在我看来,这也是汉武帝能够一次次轻拿轻放不重罚汲黯的原因。

汉武帝虽然生气,对汲黯的言辞非常恼火,但他也清楚,汲黯一直忠心辅佐自己。他从不唯唯诺诺,眼里容不得沙子,一看到问题,一定会直接指出。他坚持原则,一心为国,驱赶他也不会离开,也不会因为别人的好处就背叛汉武帝。因此,汉武帝亲口承认,汲黯是一个“社稷之臣”。

天子镜鉴

而汲黯,作为一个谏诤之臣,他在朝堂上的最大意义,就在于让君主可以及时听到真话和不同的声音,帮助君主在做重大决策或者分析事件的时候有更多的选择和视角。

汲黯去世那年,汉武帝是四十五岁。如果你熟悉汉武帝的生平,你就会发现,这一年也是汉武帝执政风格的一个分水岭。汉武帝在四十五岁之后,做出了很多重大的决策失误,比如李陵家人的冤死,司马迁惨遭腐刑,对外用兵过度,还有著名的巫蛊之祸。

巫蛊之祸,就是当时一个江湖术士出身的奸臣江充,诈称武帝得病是由于巫蛊作祟,并用预先埋设的偶人陷害给太子。而太子为求自保,被迫杀死江充,举兵自卫。关键时刻,满朝文武纷纷明哲保身,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仗义执言。

于是汉武帝误以为儿子企图谋反,造成了皇后和太子的死亡。后来,汉武帝对此后悔不及,为太子平反,又对朝中大臣进行了一波肃清。巫蛊之祸从发端到结尾,前后有数万人被牵连进来,在中国历史上实属罕见。

汲黯生前,就曾对汉武帝用人轻率进行过嘲讽,而且对江充这种怪力乱神的人更是非常抵触。可以想见,如果巫蛊之祸时汲黯还活着,那么以他的性格,他一定不会放任汉武帝听信小人的谗言。而汉朝的巫蛊之祸就算不能避免,至少危害也会极大降低,汉武帝很可能避免人生中最大的一个悲剧。可惜汲黯死后,武帝身边敢于直言劝谏、纠正君王错误的人越来越少了。

汲黯在世的时候,他是天子身边的一面镜子。他从朝政到私人言行,对君王都发挥着规劝和纠偏的作用。而随着儒家对纳谏和进谏重要性的反复强调,谏官谏议制度逐渐成为古代中国政治生活中一项重要的辅政措施,被后世各王朝所承袭。后世那些以勇于给皇帝提意见著称的大臣们,如唐朝的魏征,明朝的海瑞,身上都有汲黯的影子。

总结

好,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

这一讲,我讲了汲黯的事迹。他亢直大胆,敢于直言进谏,哪怕冒犯了汉武帝也绝不退缩。他坚持原则,对人对己都严格要求。即便他有时候也会说错,更常常让皇帝不高兴,但正因为有了汲黯这样一个忠诚正直的人作为天子镜鉴,汉武帝才能经常听到不一样的声音,受到良性的制约。通过司马迁的塑造,汲黯成为了谏诤之臣的楷模,为我们保留了一种伟大的谏诤传统。

最后,再留一道思考题。中国历史上,敢于犯颜直谏的官员并不少,你还知道哪些汲黯这样的谏诤之臣?欢迎你在评论区讲讲他们的故事,说出你的看法。

欢迎关注,点赞,评论,转发!下期再会!

相关内容

“让世界看见河西走廊——从...
↑ 这是9月5日拍摄的“让世界看见河西走廊——从上海出发”活动现场...
2025-09-06 00:50:30
原创 ...
顺治,清朝的第三位皇帝,是康熙皇帝的父亲。虽然他出生在太平盛世,但...
2025-09-06 00:36:46
原创 ...
东汉末年,战乱四起,群雄逐鹿。每当谈及这一历史时期,三国的名字常常...
2025-09-06 00:36:41
原创 ...
对于许多勤奋的学子而言,他们花费了十年的光阴,心血和努力,只为在考...
2025-09-06 00:36:35
原创 ...
开封府的八位勇士分别为王朝、马汉、张龙、赵虎、董平、薛霸、李贵和娄...
2025-09-06 00:36:34
原创 ...
梁山好汉里最让人热血沸腾的武力话题,莫过于武松和鲁智深谁才是 "步...
2025-09-06 00:36:24
李为学:王阳明和大礼议
◭ 王阳明燕居像[明]蔡世新 绘,上海博物馆藏 有明一代思想家影响...
2025-09-06 00:35:57
山西平定县巨城镇上盘石村 ...
春夏之交,阳光洒向大地,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巨城镇上盘石村的古建筑,...
2025-09-06 00:35:40
原创 ...
1935年深秋,当中央红军历经千难万险抵达陕北时,这片贫瘠的黄土地...
2025-09-06 00:35:36

热门资讯

原创 3... \"马拉松护士\"张水华调休风波:从全民共情到商业争议的舆论反转 近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
原创 清... 一、 在全球各大文明史中,唯有中华文明的历史脉络格外清晰明了。这一成就,得益于代代相传、孜孜不倦的中...
浙江省平阳温氏源流考证探讨 温姓入迁浙江温州平阳县及苍南县(苍南县历史上一直属平阳县辖域,于1981年独立设县),虽不算历史悠久...
原创 宁... 西周建立后,为了确保政权的稳固,周朝采用了“封邦建国,以藩屏周”的策略,对全国进行大规模的分封,以加...
原创 曾... 长江边的荆州城,素来以其山水相依、人才辈出的名声而广为人知。自古以来,这里便是许多历史人物的故乡。从...
原创 5... 我国古代实行奴隶制度,整个社会上下都将皇帝视为至高无上的存在,这种权力结构不仅塑造了国家政治格局,还...
原创 唐... 唐朝岭南的开发与治理 在唐朝的历史长河中,岭南地区成为了俚僚等百越民族的重要栖息地。然而,随着唐朝...
原创 吴... 1644年,李自成带领大军攻占了北京,崇祯帝朱由检选择自尽,他的生命在煤山东麓的一棵古老槐树下画上句...
原创 这... ## 文武双绝的契丹状元:耶律大石与西辽帝国的百年传奇 ### 一、草原上的异类:从贵族世子到契丹首...
原创 鳌... 在影视剧中,鳌拜一直被塑造为一个典型的反派人物形象。无论是像《康熙王朝》《康熙大帝》这样的历史剧,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