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抗美援朝时,他的地位比陈赓还高,后来陈赓是大将,他却授上将
创始人
2025-09-01 02:02:53
0

开国十大将,个个都是独当一面,功勋赫赫的开国元勋,在他们的人生履历上都曾有金光闪烁的辉煌时期。不过要说十位将军中,名气最大的,个人就认为是陈赓将军了。

当年就读黄埔时,陈赓就展现出不平凡的一面,成为“黄埔三杰”之一。后来在东征又在危难中救得蒋校长一命,这个常人可遇不可求的机遇就被陈赓丢弃了,放弃前途似锦的高官厚禄,一直坚守自己的初衷,用自己的一生去见证自己对革命事业的忠诚。

转眼二十余年过去了,终于盼到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成立,操劳半生的陈将军还没有时间去养护自己的身体,还有很多事情等他去做。大西南的战事还没有结束,就被派往越南军事援越,短时间内就协助越南人民军取得辉煌战果。而在抗美援朝爆发后,陈赓又被调回国内,不久派往朝鲜指导志愿军的军事行动。

朝鲜战场上,陈赓担任第三兵团司令员兼政委,还兼任志愿军副司令员,不过几位副司令员中,陈将军的排名却在邓华之后,这有些不妥,讲清这件事前,先简单说一下邓华将军的阅历。

爱国学子出身的将军

比起很多开国将军,邓华的出身相当不错,虽然家境不是大富大贵,却也吃穿不愁,而且诸多亲人都饱读诗书,为童年的邓华营造一个充满书香气息的环境。

少年时期,他在南华法政学校读书期间,参加过五卅运动。这次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对他影响很大,改变了邓华的人生观,下定决心投身革命事业,于1927年3月光荣入党。仅仅一个月后,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瞬息转变的革命形势,没有吓倒年轻的邓华,反而激发出他内心中的革命热情,毫不犹豫继续危险的革命工作。

从湘南起义后,邓华参加了红军,长征时邓华时任红一军团第一师二团政委,此时的陈赓也是团长,但是红军干部团团长,级别比邓华高不少。抗战爆发后,邓华调到八路军115师独立团当团政委,大家都知道陈赓可是386旅旅长,八路军仅有的六位旅长之一。

1945年,中国人民漫长等待的十一年,终于盼来日本人的失败。全国人民举国欢庆的时候,蒋介石不顾全华夏民族的意愿,悍然命部队向解放区进攻,解放战争爆发了。此时的邓华是东北民主联军辽吉纵队(东野七纵)司令,同时期的陈赓也是中野四纵司令员,但四纵和九纵组成了一个集团,由陈赓亲自指挥,这也就是后来著名的陈谢兵团。

此时我们发现,在我军发展的每一个时期,邓华的职务和资历都不及陈赓,为何来到朝鲜战场,陈赓却在邓华之后呢?

原来这都是彭司令员经过深思熟虑后的结果。

陈赓为何排在邓华之后

彭老总与陈赓相识多年,非常了解这位老战友的性格,诙谐、幽默、识大体、有气量。这位对党和革命事业绝对忠诚的老革命家,虽然平日里嘻嘻哈哈、爱开玩笑,但到了关键时刻,绝对认真对待,全部以大局为重,不会计较自己的得失,正因为陈赓的这个性格,让彭老总才有了这个决定。

而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因为邓华来到朝鲜战场上的时间很长,非常了解朝鲜形势,两军的动态发展状况,且邓华个人能力也非常优秀,相对于初来乍到的陈赓,让邓华负责的多一些,对于战局战争的演变都是十分有利的。

还有此时陈赓的身体状态不太好,他在向朝鲜进发的途中,就因腿伤复发,不得不在安东暂时疗养了一段时间。这样的安排也能让陈赓身上的担子轻一些,有利于身体的休养。

陈赓、邓华两位开国功臣,虽然战争生涯中几乎没有什么交集,但邓华对于陈赓可再熟悉不过了,也非常敬重这位前辈。

1951年,邓华听说陈赓要来,专门找到彭老总说:“听说陈赓同志要来了,他是个老同志,资历比我深,我也很敬重他,这第一副司令的位置就让给他吧。”

彭老总道:“他不是还没到吧,你想这么多干嘛?”

“如今志愿军的队伍相比当初翻了几番,司令部应该加强了,我觉得以我的能力担任第三副司令合适,第一由陈赓同志担任,第二副司令由宋时轮同志担任。我可是真心诚意的”邓华诚恳的说。

彭老总看着一脸严肃的邓华,回答他:“你想得倒是挺细的,但这事不用你考虑了,回去干好你的工作就行了。”

后在彭老总建议下,军委任命陈赓担任志愿军第二司令,邓华依然是第一司令。一个月后,彭老总回国,邓华代理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不过敬重陈赓的邓华有什么大事,还是主动找陈赓商量一下,即使拍照合影,他也是站在陈赓的左边,因为右为大。

后来陈赓回国负责军事工程学院的筹建工作,邓华直到1954年才回国担任东北军区副司令员。一年后大授衔时,组织上全面考虑两人的资历、战功,邓华被授予上将,陈赓成为大将,这也是名至实归的。

相关内容

“让世界看见河西走廊——从...
↑ 这是9月5日拍摄的“让世界看见河西走廊——从上海出发”活动现场...
2025-09-06 00:50:30
原创 ...
顺治,清朝的第三位皇帝,是康熙皇帝的父亲。虽然他出生在太平盛世,但...
2025-09-06 00:36:46
原创 ...
东汉末年,战乱四起,群雄逐鹿。每当谈及这一历史时期,三国的名字常常...
2025-09-06 00:36:41
原创 ...
对于许多勤奋的学子而言,他们花费了十年的光阴,心血和努力,只为在考...
2025-09-06 00:36:35
原创 ...
开封府的八位勇士分别为王朝、马汉、张龙、赵虎、董平、薛霸、李贵和娄...
2025-09-06 00:36:34
原创 ...
梁山好汉里最让人热血沸腾的武力话题,莫过于武松和鲁智深谁才是 "步...
2025-09-06 00:36:24
李为学:王阳明和大礼议
◭ 王阳明燕居像[明]蔡世新 绘,上海博物馆藏 有明一代思想家影响...
2025-09-06 00:35:57
山西平定县巨城镇上盘石村 ...
春夏之交,阳光洒向大地,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巨城镇上盘石村的古建筑,...
2025-09-06 00:35:40
原创 ...
1935年深秋,当中央红军历经千难万险抵达陕北时,这片贫瘠的黄土地...
2025-09-06 00:35:36

热门资讯

原创 三... 历史中讲道理的案例比比皆是,但一旦遇到问题却常常感到迷茫,这恐怕是大多数人普遍的心态。我自己就是这样...
原创 民... 天津,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自古以来,天津因其优越的漕运条件而繁荣发展。隋朝时...
原创 宋... 宋朝打架弱,总打败仗,但越输宋朝反而越有钱了,这是怎么回事? 当时宋朝被边上的辽国西夏,轮番揍大宋,...
原创 大... 话说州吁、石厚得胜而归,但因其“好兵、弑桓公,卫人皆不爱”。州吁对石厚说:“老百姓还不服我,怎么办呢...
从码头到硅谷:粤商400年草根... 善思录:(陆天然/文)在珠江口咸淡水交汇处,一群光着脚的岭南汉子用扁担挑出了中国最早的全球化贸易。从...
原创 清... 历史的编写并非像写小说那样简单,它充满了复杂性。很多人以为历史的难点在于史料的收集,实际上,收集史料...
原创 李... 李宗仁,这位在新中国成立前的历史舞台上扮演了至关重要角色的历史人物,曾被评价为“新中国成立的支柱之一...
原创 李... 朱元璋成功推翻了元朝,建立了明朝。大将徐达和常遇春为明朝的建立立下赫赫战功,尤其是徐达,他屡次南征北...
原创 满... 在帮助雍正登基以后,邬思道果断离开了雍和宫。其实这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读过这本书的人都知道,在雍正...
原创 哈... 最近,哈佛大学的教授提出了一个建议,旨在缓解中美之间日益紧张的关系。教授建议中国借鉴北宋时期的澶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