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古代君主怎么解决二把手问题?看完你就明白了
创始人
2025-08-31 20:34:40
0

大家好,我是读者。关注我,带你走进一个不一样的文化历史世界。

这一讲我们进入新的一年,周赧王六年(前309年),《资治通鉴》只有短短一句话,说秦国初次设置丞相这个职位,让樗里疾担任右丞相。

话说得特别没头没尾,貌似丞相要分左右,既然樗里疾是右丞相,是不是该有一位对应的左丞相呢?这种话谁看谁别扭,所以朱熹修《通鉴纲目》,索性删掉了里疾的戏份,只保留了一句“秦初置丞相”,不提“左右”的事。吕祖谦修《大事记》,办法相反,补充交代了甘茂担任左丞相。

这就看出秦国政治风向的变化:樗里子和甘茂都不喜欢张仪,两个人貌似联手接掌了张仪曾经拥有的权力。

丞相起始

南宋有一位重量级学者,名叫黄震,研读经史子集,做了大量的笔记,汇集成册,成为他的代表作《黄氏日抄》,这是前边介绍过的。

黄震读吕祖谦的《大事记》,也做了笔记,收录在《黄氏日抄》,其中关于秦国设置丞相这件事是这么说的:“丞相之名始此。”意思是说,天下以前从没有过“丞相”这个名目,到这时候才有。

但是,新问题又浮现了:丞相这个职位难道以前真的没有过吗?张仪难道不是丞相吗?

前边讲过,1983年广州象岗发掘了西汉年间的南越王墓,墓葬里边有一支戟的金属部分,上面的铭文写着铸造日期:“王四年”,也就是秦惠文王后元四年,公元前321年,还写着这件兵器的第一督造人是“相邦张义”。

“义”和“仪”通假,“张义”就是“张仪”,“相邦”是职位,相当于相国、丞相、宰相,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国家总理。我们读先秦文献,国家总理这个职位经常被称为相国,这很可能是汉朝人为了避刘邦的讳,把“邦”一律改成了“国”,或者简称为“相”。

寡头统治铁律

不管怎么称呼,总之先秦官制,国君总要有个副手,可以说这也是人类作为群居动物的天性。群居生活,天然就会磨合出一位首领,首领天然需要一名或几名心腹,而在心腹当中天然会有亲疏远近,最亲近的那个天然就会成为二把手。

社会学家罗伯特·米歇尔斯有过一个经典论断,认为现代社会的一切组织形式都有寡头化的倾向,迟早都会形成寡头统治,这就是所谓“寡头统治铁律”。这个铁律完全可以推而广之,人类社群莫不如此。

战国时代的集权化进程把寡头统治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这首先是因为在竞争压力之下,原先一些临时性的组织变成了常设机构,最典型的就是军队。

在封建制下,国君需要打仗的时候就会临时动员,卿大夫们接到动员令,再到各自的领地做动员,就这样凑起来一支军队,打完仗就各回各家。但如果三天两头都要打仗,就必须设置常备军了。既然设置了常备军,就得有配套的管理机构,而管理机构要想做到既高效,又稳定,就必然形成科层制的官僚机构,中央集权就这样逐渐成型。

官僚机构的规模扩大,分工也就自然出现了。中原诸侯率先实现了文武分职,文官首领是相,武官首领是将。而在秦国,文武一直没有分职,国君的二把手不管叫相也好,叫大良造也好,叫大良造庶长也好,在国内就管内政,出国打仗就管军队。这种现象应当是商鞅变法带来的制度惯性使然。

变法之后,全国上下高度均质化,国家大事只有种田和打仗,其他手工业、商业等等都被严重压缩,变成给种田和打仗做配套的服务业。而秦国人要想提高地位,种田的天花板太低,所以唯一的出路就是打仗挣军功,就连商鞅本人都不例外。

张仪在秦国谋发展,也必须带兵打仗,不然的话,再怎么努力做事,也奔不到权力和福利金字塔的顶端。

二把手问题

但是,这种出将入相的模式存在一个很大的隐患,那就是二把手的权力过重,很容易把国君架空。解决之道貌似很简单,只要学习中原诸侯,文武分职就可以了,谁也没法一手遮天,还可以互相制衡。但问题是这就太违背秦国的军国主义传统了,文职怎么可以和武职并驾齐驱呢?

但二把手的权力还是要被拆分才好,那就简单粗暴地一分为二好了——很可能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秦国这才借着逐走张仪,二把手岗位空缺的时机,大胆做出官制改革,分出了左丞相和右丞相,这个“永相”因此和张仪担任过的“相邦”不一样了。

但是,左右丞相制在秦国并没有贯彻到底,秦国后来出过魏冉、范睢、吕不韦这几位能和商鞅、张仪相提并论的二把手。这些人既然都是代不两出的英才,也就没人能和他们配对,所以他们还是做了相邦,而不是左丞相或者右丞相。

通常都是形势比人强,但遇到强人,倒也能反过来人比形势强。有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例子,就是蜀汉丞相诸葛亮:刘备在白帝城托孤,设置了两位托孤大臣,诸葛亮为主,主管政务,李严为副,主管军务。

看上去真的很像左丞相和右丞相的关系,但结局是“两朝开济老臣心”,蜀汉王朝的后半场只剩诸葛亮的辉煌,却没了李严的戏份。

我们从古代相权的演变特别能够看出组织结构的自然规律:单一君主属于自然状态,所谓“天无二日,民无二王”,单一的二把手也属于自然状态,这就意味着,在核心权力圈内,永远存在着形成单一二把手的倾向。

但一把手会感受到来自二把手的威胁,给二把手分权也就变成了历朝历代反复上演的戏码。但无论怎么分权,是把相邦拆分成左右丞相也好,还是取消丞相,设置三省六部也好,总之走着走着,单一二把手即便在制度安排上不该存在,但在事实上也总会自然浮现。

最后谈谈“丞相”的词源。“相”的本义是“帮忙”。《尚书·大诰》里说“周公相成王”,直译过来就是周公给周成王帮忙。当然,这个忙帮得很大,大到了摄政的程度,也就是代理周成王治理天下。

逐渐地,“相”的涵义从“帮忙”发展成“给君主帮忙”,然后动词名词化,用来指“给君主帮忙的人”。这个“人”一定得在君主身边,是最能帮忙的那个。

有意思的是,“丞”的意思也是“帮忙”,而且也演化成了“帮忙的人”。所以“丞相”这个词,如果把“丞”和“相”都当成名词看,就是同义反复,而如果把“丞”当成动词,“相”当成名词的话,“丞相”的意思就是“给帮忙的人帮忙”。

秦国设置的这两位丞相,左丞相甘茂是外国人,当初被张仪和里子一同引上了秦国政坛,陪槽里子打过仗,资历还不深,在秦国也没根基。而右丞相標里子是秦惠文王的异母弟,也就是现任秦武王的表叔,足智多谋,战功卓著。

这两个人,按说一左一右的话,其实不太搭调,时间稍长就会爆发矛盾。果然,就在下一年里,矛盾就露头了。

我们下一期再谈。

欢迎关注,点赞,评论,转发!下期再会!

相关内容

原创 ...
2025赛季的F1荷兰大奖赛在休赛期结束后终于迎来了激烈的练习赛对...
2025-08-31 12:53:48
暑假倒计时!上饶这波 “神...
暑假余额不足,最后一个周末与其在家惋惜时光,不如奔赴上饶,抓住假期...
2025-08-31 12:48:01
香港上演抗战胜利80周年无...
据凤凰卫视报道,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2025-08-31 12:44:25
记者:达万、吴少聪继续缺席...
北京时间8月30日,据记者马子俊消息,达万、吴少聪继续缺席客战山东...
2025-08-31 12:41:19
原创 ...
在《宋史》记载中,南宋时期被称之为名将的仅有四人,世称张、韩、刘、...
2025-08-31 12:34:02
原创 ...
黄忠字汉升。刘备开始之时以振兴汉室为己任,后来又自居继承汉室大统,...
2025-08-31 12:33:17
原创 ...
中华上下五千年,不光孕育出很古老的文化,也有着不少各领风骚的皇帝。...
2025-08-31 12:33:15
原创 ...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各位朋友上午好!子渊近期曾为...
2025-08-31 12:33:06

热门资讯

原创 我... 1950年初,欲以武力统一朝鲜半岛的金日成在得到苏联的支持后,迅速对韩国发起猛烈攻击。美国为维护在亚...
原创 梁... 梁山在王伦手中草创时,有七八百人,晁盖取代王伦当梁山泊主,而宋江还没上山时,一些头领陆陆续续带小股人...
原创 大... 公元751年,唐玄宗天宝十年,此时正是歌舞升平的盛唐时代,距离大唐国立由盛而衰的安史之乱还有四年。 ...
谷雨是仓颉造字纪念日,看动起来...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林 杨之甜 陈浩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黄亚芳 4月20日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
原创 诸... 有句老话叫“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可以说总结的相当透彻,谁也不是不会犯错的圣人,所以一生之中难免会犯错...
原创 曹... 三国故事为人津津乐道,诸侯英雄、战马兵器,军情智谋都为人广泛讨论,其中最能引起争议的就是谁才是智商最...
原创 特... 1945年8月28日,为了全国人民期盼的和平,毛主席与周恩来,王若飞等人乘飞机前往重庆,与国民党进行...
原创 曹... 曹操并不比刘邦差,综合比较一下刘邦最多也就算是个政治家,而曹操是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曹操没...
原创 联... 1945年4月25日,来自全世界的五十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旧金山召开了联合国国际组织会议。经过两个月的...
江苏宜兴:锻造科技人才“强磁场... 原题:解码“院士之乡”何以锻造科技人才强磁场—— 宜兴用“最强大脑”赋能“最优平台” “买田阳羡吾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