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初,欲以武力统一朝鲜半岛的金日成在得到苏联的支持后,迅速对韩国发起猛烈攻击。美国为维护在亚洲地区领导地位和利益,立即出兵干涉,凭着美军的强大实力,美韩军队止住了败势,并且成功越过了三八线,韩朝双方陷入胶着的局势。
美军越过三八线后,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国家安全,并且美军的战机多次飞入了中国境内,对边境的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危害。出于维护国家安全和人民自身的正当利益,中国决定组建志愿军开往朝鲜参加战争。
由于朝鲜在对韩国开战时候并未提前对我国进行通知,金日成本人也害怕中国军队的进驻影响到其自身的威信,进而影响其战后的一系列计划,故此在彭德怀元帅率领志愿军进入朝鲜时,双方就产生了争端。
金日成甚至想索要指挥权,幸得彭德怀元帅一句:“你指挥过多少军队”。打消了他的想法。
分裂的朝鲜半岛
1945年初,第二次世界大战形势基本明朗,战争的胜利已经锁定在同盟国一方,战争的结束只是时间问题。同年8月8日,依据雅尔塔协定,苏联出兵作战,苏军按计划在朝鲜东部清津地区登陆并向日本进军,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
为对日本占领地区受降范围进行划分,经苏、美协商一致,
在朝鲜半岛,以北纬三十八度线为界,以北为苏军受降区,以南为美军受降区
。原本统一的朝鲜半岛也因此埋下了分裂的根源。
原本依据开罗宣言精神,于1945年12月,苏、美、英三国外长在莫斯科举行会议并达成协议,由驻朝鲜的苏美两军司令部组成联合委员会,协助南、北朝鲜迅速建立一个统一的临时政府,但是由于苏、美双方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的分歧导致这一议题最终未能实现。
于是在苏美两个大国的分别支持,朝鲜半岛上出现了两个不同性质政权的国家。分别是1948年8月于朝鲜半岛南部成立的大韩民国与同年9月于朝鲜北部成立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自此开始,朝鲜半岛上出现了南北分裂、对立的局面。
随后的时间内,苏、美两个大国以及他们扶持下的两个不同政权性质国家围绕朝鲜统一问题进行的斗争日益激烈,三八线附近的冲突日益激烈,武装冲突时有发生,边线形势十分紧张,战争一触即发。
武力统一金日成
二战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变化愈发剧烈,逐渐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主要的社会主义阵营。
自朝鲜半岛分裂成两个国家后,两个国家的领导人都希望通过武力形成统一,但朝鲜领导人金日成的意图最为明显。
由于苏,美双方都无意也无力在亚洲地区发生冲突,于是双方都默契地对自己扶持的代理人采取了限制措施。
但由于1950年1月底,苏联在中苏条约谈判中受到来自中方的压力,于是希望通过另外的方式加大在亚洲地区的影响力,那便是同意金日成利用武力对朝鲜半岛进行统一。
随后,金日成秘密访问北京,并传达斯大林希望中国出动几个师的兵力帮助朝鲜进行统一,并承诺解决军队的一部分装备问题。
毛主席经过思考答应了苏联的要求,但朝鲜并未告知时间表,但战争爆发时也未收到消息,而苏联却在战争开始的时候召回了当时朝鲜军队中的所有苏联顾问。
保卫家国,主动出击
战争初期,由于朝鲜攻其不备且得到了苏联的支持,攻势凶猛,短短几天就攻占了南韩的政治中心——汉城,韩国在朝鲜军队的攻势下连连败退,眼看就要坚持不住了,朝鲜半岛完成统一好似已经板上钉钉。
美国在得知这一消息后,为维护自身在亚洲的领导地位和利益,时任美国总统的杜鲁门即刻命令驻日本的美国远东空军协助作战,并在随后紧急赶派了美国第七舰队前往,随后更是在联合国提出议案,组建了“联合国军”帮助韩国抵抗朝鲜军队的进攻。
在组建的“联合国军”到达之前,朝鲜趁着时机连续发动了几场重要战役,这几场战役使得朝鲜占据了韩国90%的地区和92%的人口。但随着组建的军队到达后,韩国迅速止住了败势并展开了反击,战争一度陷入了胶着状态。
朝鲜半岛的战争随着美军越过三八线愈发激烈,已经开始影响到了周边的国家,包括当时刚成立不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战争时期就有不少的战机飞入我国领空,对边境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威胁。
为维护国家安全,同时避免美国借此机会入侵我国,我国决定组建志愿军,由彭德怀率领,开赴朝鲜半岛帮助北朝鲜抗击美国。
但金日成本人十分害怕我志愿军的进驻会影响其在战后的一系列计划,于是对志愿军的进驻十分抗拒。
在我军刚刚进驻朝鲜时,金日成甚至主动索要军队的指挥权,意图掌握志愿军,被时任志愿军总司令的彭德怀元帅以“你指挥过多少军队”质问后不得不打消了这个念头。
后来在我军的帮助下,北朝鲜保住了战果,更是进一步逼迫联军签订了停战协议,结束了这场战争。
小结:
朝鲜半岛至今还是分裂的两个国家,并且两个国家因为历史遗留问题仍然多有摩擦。朝鲜半岛的分裂,实质上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现实中的实际表现,两个大国的争端与角力造成了朝鲜的分裂并留下了一系列的历史遗留问题。
在当今社会,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在发挥着作用,只不过是表现在更隐秘,更细微的地方。我们要始终坚持,国家主权不容丧失,国家内政不容干涉,国家统一不容分裂,国家安全不容受损,要时刻警惕改头换面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