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明知南下必败,那么如果日本北进苏联会不会获胜?日军:输得更惨
创始人
2025-08-31 09:34:02
0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之后,在西方好兄弟德国的闪电战优势下,日军看到了从背后捅刀子进攻苏联,报诺门罕一箭之仇的好机会。不过此时日本军队内部却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声音,一方建议南下和欧美争雄,一方则是继续赞同对苏联开战。

当然最终结果也是显而易见,南下派的占据上风,日军对苏作战计划破产。如果从今天的视角来看,当时日军南下东南亚挑战欧美无疑是自杀式行为,虽然初期日军在太平洋连战连捷,但巨大的国力差距,让日军在随后落入下风,最终落了个战败的结局。

那么知道南下必败,如果日军北进西伯利亚,会不会获胜呢?

答案是否定的,原因在于日本关东军和远东苏军的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战前双方兵力对比

诺门罕战役可以说是彻底打醒了日本陆军,原来一战老思维式的阵地进攻在机械化部队面前,压根就不能看。因此痛定思痛的日军也开始陆军改革之路,将部队师团从原来的4联队制改成的3联队,增加装甲部队和后勤机动车车辆的比例。

最终在1941年组建了当时最强的关东军。

1941年6月,在苏德战争爆发之后,当时日本最强的关东军立即展开了“挑衅式”的演习,当时日本关东军一共调动了16个精锐师团(51和57师团未来得及动员),这里面几乎涵盖了日军所有的一线王牌师团,包括:第1、7、8、9、10、11、12、14、23、24、25、28、29等师团。

序号20以后的师团经过配属重炮和装甲部队之后,其战斗力并不输给关内日军常设师团。这十几个师团再加上国境线上的警备队、航空部队以及独立的兵种联队,人数将超过65万人,如果再算上第二次从朝鲜和国内动员的2个师团以及航空部队,整个关东军巅峰时期的有将近80万人。

当然的除了人数增加之外,日军在诺门罕看到苏军的机动性和机械化部队的优势之后,也在改善的火力和机动性。机械化不够,军马来凑,当时为了进攻苏联日军集结了13-15万匹的军马,在东部和北部的战列部队还特别强化了渡河、通信、铁道部队。野战重炮兵联队增加一倍,在东北的重炮增至260门,加农炮l11门。同时为了抵消苏军在空中的优势,日军陆航部队还增加了600多架的作战飞机。

不过将近70万大军,15万匹马、1000辆左右的装甲车和坦克以及600多架次的飞机。在当时的苏军面前依然是不太够看。

毕竟他们对面的苏军太强大了~

根据关东军在苏的情报网显示,即使是在最危险的莫斯科战役期间,大量远东苏军被调回西线,苏军在远东的兵力依然保持在30个师团,坦克约2300辆,飞机1700架(这个侦查有误,或者说是战斗机,实际苏军飞机数量在4000+以上)。而且根据从日本关东军司令部的说法——1个苏军师等同于0.7个日军师团的标准上看来,关东军应该有20个以上的师团才能对苏开战,但目前他们只集结了的16个。而且装备也处于劣势,苏军的装甲车和坦克的数量上凌驾于日军之上。

因此日军权衡利弊,果断放弃将演习转化成为进攻。

日军侦察虽然有细节偏差,但他们的结论没错——苏军太强大了。

根据近代俄罗斯解密的苏军的远东兵力图解上看,苏军在远东的兵力一直不少。按照当时苏军最高统帅部的部署,为了防止日本趁机入侵,他们对于远东的部署为要长期保持的30-50个陆军师、10-30个航空兵师,配属的火炮要在8000-10000门之间,装甲车辆2000-3000,整个兵力要占苏军总兵力额15%-30%之间。

事实上苏联在远东的部署,也基本遵照这个计划来执行。

1941年6月,苏军在远东有70万精锐(多是机械化部队),1万多门火炮和3000多辆坦克。这个可是比当时关东特演的日军强上不少。1941年11月,在西线战事吃紧,珍珠港事变前,苏军在远东的部队不降反升,人数达到了130万以上,几乎扩张将近1倍。不过火炮和装甲车辆因为补充到西面,因此才不剩0.8和2100辆。但这兵力部署也并非日本关东军能撬动的。

因此,在强大的苏军远东部队面前,即使日本已经最大可能地加强了关东军,但依然在军事实力上要弱于对手。

不仅仅是兵力差距

当然日军和苏军除了兵力之外,还有其他方面的差距。

首先是人员素质上的劣势。

虽然日军有着《八甲田山》的精神,但在天寒地冻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作战,从当地征兵的苏军无疑是更具有优势,比抗寒和在寒带地区作战,可能没人能比得上战斗民族。一旦在进攻西伯利亚作战中迈入冬季,那对于日军而言无疑是一个煎熬,进攻莫斯科的德军以及拿破仑的法军就是前车之鉴。

其次是装备上的劣势。

日军陆军的装备在关内战场对关内国军是碾压,但对于当时欧美军队来说充其量是一战水准.以火炮为例,日军关东军大量装备的41山炮、38野炮等都是一战前的老爷货,虽然也有90野和96榴弹炮,但装备太少。

在装甲部队上更是拿不出手,除了97中战之外,日军还有大量机枪就能打的穿的豆战车和老式的92和89战车。而且基于武器装备上的劣势,日军的战术水平还停留在阵地战阶段,无法对抗苏军的机械化突击和中央突破战术。

说白了,在苏军机械化部队的降维打击面前,日军很难展开进攻。

最后是后勤。

如果将战场放在东北,日军还可以借助他们在伪满的铁路线,但是一旦过了大兴安岭和外兴安岭,日军的补给将会变得很困难,再加上本身日军就是列强里面最不注重补给的军队,在关内还能靠抢老百姓的东西,去了西伯利亚连个人影也没有。

而和日军相反,经略远东的苏军早已有自己的铁路线,铁路和机械化运输可以满足部队后勤作战要求,而且人家苏军本身就是机械化作战,卡车、火车运输已经是常态,有自己后勤补给的和运输的一系列体系。

所以当时苏军在远东可不仅仅是兵力优势,而在于后勤、人员和装备上全方位碾压。

雨田君说

其实抛开强大的苏军人数和装备,其实就算日军有信心进攻苏军,他们的动员的资源也不足以支持他们北进。当时关东军短期目标是和第一次干涉西伯利亚一样占领阿穆尔洲滨海洲作战,而那个前提是苏军只有30万人(但实际人家有100万)。长期目标是拿下外蒙古在内贝加尔湖东南两侧领土,但这么辽阔的地域的作战日军要准备100多万大军和15万辆汽车以及40万匹作战马匹,其他的先不说,就光说15万辆汽车就不是当时日本所能负担的(整个日本二战才16万辆汽车),故而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目标,对于关东军来说无异于天方夜谭。

因此日军选择南下而不是北上,与其说是南下派胜利,不如说是在强大的苏军面前,以及日本现有的资源压根就无法支持他们的北上进攻。

—Theend—

相关内容

甘肃6天5晚美食推荐,甘南...
甘肃6天5晚美食推荐,甘南玩六天人均需要多少费用 家人们,甘肃这片...
2025-09-04 08:52:23
广东旅游团报名五天四晚游攻...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里,我总感觉内心缺失了一块宁静与美好的拼图。直到...
2025-09-04 08:50:50
国庆期间去四川成都玩4天花...
国庆长假来临,许多人选择去四川游玩,感受那里的自然风光与人文魅力。...
2025-09-04 08:50:41
多所学校建设提升工程加速 ...
记者3日从福州城投集团所属市城乡建总获悉,福州第七中学扩建提升项目...
2025-09-04 08:47:23
董路:我早就说过中国人短时...
董路:我早就说过中国人短时期内踢不了复杂足球
2025-09-04 08:42:53
孙继海:20多年来中国球员...
孙继海:20多年来中国球员的水平不断下降!
2025-09-04 08:42:52
U23亚预赛-王钰栋拜合拉...
北京时间9月3日消息,U23亚洲杯预选赛D组首轮比赛正式开赛,中国...
2025-09-04 08:41:05
搭上算力顺风车 A股基金业...
数据来源:Wind 安仲文/制表 证券时报记者 安仲文 在算力赛道...
2025-09-04 08:38:14
铁龙物流跌1.79%,成交...
来源:新浪证券-红岸工作室 9月3日,铁龙物流跌1.79%,成交额...
2025-09-04 08:37:25

热门资讯

原创 从... 历史上,许多抗日战争中的英勇人物都深刻地影响了我们对那个时代的记忆。而在这些英雄中,有一位因为他手中...
汤刑的传奇:商朝法律背后的故事... 在中国历史的浩瀚星空中,商朝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而汤刑则是这颗明珠上闪烁的光芒。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
原创 三... 在中国古代,三省六部制度曾经是国家管理体系中的核心机制。自隋朝以来,这一制度逐步完善,最终成为了国家...
原创 二... 大蒙古国通过三次西征,夺取了大片土地,在这些土地上,分别建立了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利...
原创 出... 大家好,我是兰台。 今天兰台给大家介绍韩国的老华侨究竟有多爱国。 韩国目前有大概75万中国人,而这其...
原创 明... 现在我们在探讨明帝国是如何灭亡的这件事上,不论是学术著作,还是一些野史笔记,亦或者是带有趣味成分的《...
原创 最... 历史爱好者和大众普遍认为,大明帝国的皇帝是最具血性和坚韧不拔的,他们信奉“天子守国门”的精神,坚决主...
原创 昔... 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其中“齐、楚、燕、韩、赵、魏、秦”被称为战国七雄,也是当时的大国,那么他们当...
原创 朱... 朱棣在登基为帝后,虽然急需稳定政权,却迟迟未立太子。相比之下,朱元璋在自己登基时,当天便立了长子朱标...
原创 二... #头条创作挑战赛# 南宋在国难当头,皇帝弱智,不会理政,偏偏权臣也不务正业,荒废政务。贾似道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