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刘备与赵云的关系,始终透着股让人捉摸不透的劲儿,尤其是刘备临终之际对赵云的那番话,更是引发后人无数猜测。
据《三国演义》原著记载,刘备在白帝城托孤时,对赵云说了这么一番话:“朕与卿于患难之中,相从到今,不想于此地分别。卿可想朕故交,早晚看觑吾子,勿负朕言 。” 这话乍一听,满是往昔患难与共的深情,又郑重地将儿子刘禅托付给赵云,分量可不轻呐。
刘备这嘱托,可不仅仅是简单地让赵云照顾刘禅。当时蜀汉局势复杂,刘禅年幼,诸葛亮身负军政大权,主弱臣强的局面让刘备不得不有所顾虑。他赋予赵云 “早晚看觑吾子” 的重任,某种程度上,是给赵云 “清君侧” 的特权。要是刘禅身边日后冒出个心怀不轨的佞臣,或者权臣企图谋反,赵云有权出手平乱,守护刘禅和蜀汉的安稳。这足以见得,刘备对赵云那是打心底里信任,把他当成能托付身后大事的人。
可让人纳闷的是,刘备生前,赵云似乎一直没得到特别重用,这是为啥呢?从能力上看,赵云那可是相当能打,绝对不输给关羽、张飞这些人。初登场时,他就和名将文丑打得难解难分;穰山之战,三十回合战平许褚,还一回合秒杀高览,三十回合击败张郃,把刘备从危难中救了出来;长坂坡之战更是封神,七进七出曹军阵营,成功救出阿斗,常山赵子龙的名号自此威震天下 。后来刘备攻略荆南四郡,赵云轻松拿下桂阳郡;攻打益州时,同样战功赫赫;汉中之战,他巧用 “空寨计”,把曹操打得落花流水,刘备都忍不住夸赞 “赵子龙浑身是胆” 。不管单挑还是统兵作战,赵云的本事都没得说。
那刘备为啥不重用赵云呢?原因大概有这么几个。其一,长坂坡之战后,赵云展现出的神勇和对刘备家人的忠诚,让刘备对他有了新定位。比起外出带兵打仗做大将,赵云守护刘备家人的能力似乎更突出。毕竟大将好找,一个忠心耿耿、能力还强的护卫可太难得了。关羽、张飞虽然也忠心,可他们脾气火爆,不太适合干护卫这活儿,赵云就成了最合适的人选 。
其二,赵云在大局观上,偶尔会有点欠缺。就说攻打桂阳郡那会儿,桂阳太守主动投降,还想跟赵云结亲,让赵云在刘备手下安心扎根。一开始,赵云挺乐意,可听说太守要介绍自己的寡嫂给自己,就不干了。他觉得自己和太守结拜成兄弟了,再娶人家嫂子不合适,直接言辞拒绝,结果把太守给逼反了。刘备和诸葛亮知道后,都觉得这不是啥大事,还亲自出面做媒,赵云还是不答应,理由是怕坏了名声,还说天下女子多的是,不必急着娶亲。你看,就因为这么个事儿,赵云没处理好,错失了一桩能巩固势力的好事,可见他在大局观上,还得再练练 。
其三,赵云这人,骨子里忠于汉室,有时候不太看重兄弟情义。关羽被杀后,刘备悲痛万分,一心想着伐吴给关羽报仇,赵云却站出来反对,劝刘备冷静。刘备跟他讲和关羽的兄弟情深,想打动赵云,可赵云不为所动。这事儿让刘备心里挺不是滋味,觉得赵云太冷漠,不够重视兄弟感情,这样的人,刘备自然不太放心委以重任 。
刘备临终对赵云的嘱托,饱含信任;可生前对赵云的安排,又透着复杂的考量。赵云一生忠心耿耿,能力出众,却因为种种原因,没得到和能力匹配的重用,实在让人唏嘘。这也让我们看到,三国时期的人物关系和权力博弈,远比想象中复杂得多。
要是觉得这篇文章有意思,就动动您的发财小手点个赞、关注一下呗,祝您往后的日子财源广进,好运连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