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草根皇帝,已经在2千年前给我们上演了一场屌丝逆袭的故事,至今仍是在流传,斩白蛇起义、鸿门宴·······,这些著名的典故中都存在刘邦的身影。更是创立了一个屹立4百年之久的大汉王朝,影响力旷古至今。
可任何人都逃不了生老病死,在刘邦晚年之际,自己的身后事并没有完成。
1.废太子刘盈。对于刘盈,刘邦早就有些看不顺眼。因为刘盈不像他,刘邦一生戎马生涯,从一个乡村流氓奋斗到成为一国之君,被雍齿坑过、被曹无伤害过、被项羽坑过,不知多少次徘徊在生死边缘,早就练就刘邦的内心,也早早的变得更加坚毅。可反观刘盈,从小虽然也是历经乱世,也进过军营,可毕竟是未来的太子爷,谁会给他苦头吃呢?更何况还有个飞扬跋扈的母亲-吕后在那里放着,并没有形成刘邦的那种性格,反而是从小有各位牛逼的老师教导治国理念,这些文人的理念从来没有所谓的生杀之争,有的只是体恤百姓疾苦,心怀天下的思想。从刘邦死后,刘盈对待刘如意的行为上就可以看出,刘盈并不是软弱无能,只是心地善良的一个少年。朱元璋和儿子朱标之间的关系是一样的,朱标也是在自己父亲的恐吓和讨厌中,郁郁而终。所以刘邦想要废掉刘盈也就不难怪了。可事与愿违,吕后向张良请教如何保住太子地位,张良可谓是最懂刘邦的人了,只出了一计-请了商山四皓,刘邦觉得自己都请不来的人,太子可以请来,看来太子的地位已经很牢固了,只好作罢。
2.铲除异姓王侯。刘邦从一开始就没有信任过诸如韩信、英布之流,只是为了杀掉项羽而暂时和他们结盟。项羽一死,刘邦马上就开始收拾了韩信,先夺兵权,在降职软禁,将韩信牢牢控制在自己的手心里,之后吕后更是在刘邦明着不知情的情况下杀掉了韩信,也算是帮助刘邦完成了自己的一个心愿。而对于英布,之所以没有动他,是因为刘邦也认为英布并没有很大的能力和志向,毕竟也是土匪出身,虽然自己是个乡村流氓,毕竟自己做了皇帝了。后来英布看到除了自己之外的异姓王侯,一个个的被刘邦杀的杀,罚的罚,自己坐也坐不住,睡也睡不着了。拉倒吧,还不如跟刘邦打一仗,我不动手,刘邦也会先动手。反了。结局就是刘邦御驾亲征,不费吹灰之力,剿灭了最后一个有势力异姓王侯。好了,这下刘邦该放心了吧,还没有。
3.杀吕后。当然杀吕后这件事情并没有历史根据,但是历史永远是这样,可以大胆猜测自己小心求证。这件事情纯属小编自己猜测的。为何杀吕后?有几件事情可以推测,第一、吕后老了,用现在的话来说不漂亮了。刘邦后期特别宠幸一个叫戚夫人的爱妾,她就是刘如意的娘亲,而当时刘邦想要废刘盈之后,重新立的太子就是刘如意,而刘邦也派了一个自己手下比较有能力的人-周昌作为刘如意的谋臣,名为谋臣实为保臣。就是在自己死后预防刘如意不测。这是防备谁呢?第二,杀樊哙。刘邦死之前,曾命令陈平杀掉樊哙,可陈平不傻啊!一眼就看出这里面的道道,樊哙的老婆是吕雉的亲妹妹,按关系算刘邦是樊哙的姐夫,陈平后来只是软禁了樊哙,并没有杀掉樊哙。因为刘邦一死,我陈平要是杀了樊哙,吕雉能放过我吗?后来果然没过几天,刘邦就死掉了,吕雉掌管朝政,樊哙成为朝中红人。这和杀吕雉有关系吗?有,因为万一刘邦自己死掉了,樊哙会投靠谁?樊哙当时手中是有军队的啊!这很有可能是个定时炸弹啊!所以不想让吕后为所欲为,必须先斩掉她的帮手。第三,刘邦不傻。刘邦早就对于吕雉的手段了然于心--心狠手辣,还喜欢权力。刘邦这种老油条应该早就能看出来吕雉的野心吧。之所以最后都没有废掉吕雉,因为自己手下一帮老臣力保太子,母凭子贵啊!自己时间也不够用了,躺在床上马上就归西了,只能听天由命了。倘若再给刘邦几年命,必定会废掉吕后。
这3件事情可谓是刘邦心头的大事。无奈自己没想到死后,没办成的事情差点颠覆了汉朝。欢迎各位在评论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