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史:明代前期的书法家
创始人
2025-08-26 08:33:23
0

我们前一篇已经说了,明初书家,除了受元代遗风的影响之外,其他更多的是“台阁体”书家,并无杰出书家可供学习,但基于书风的多样性观察出发,我们还是要对明代前期的书法家做一下细分介绍。

由元入明的文人书家,如杨维桢、俞和、危素,晚年均有书法创作生涯,这是历史的惯性,元末有影响的书家,到明初必然仍有显著的影响,其中尤以唐里巙巙、饶介、危素一脉为著。

如果不以朝代的更替为限,则可以说明初书风完全处在元人书风的笼罩之中,影响最著者当为赵氏(赵孟頫)和康里氏(巙巙)书风。这一时期兼擅篆、隶的书家均以元代前辈为效仿对象;

如果以朝代更替为限,那么,在明初得以崭露头角的书家可以分以下四类:

1、元遗风类非专业书家,如刘基、宋濂、张羽、徐贲、詹希元、朱芾、卢熊等,这一类书家中,或是政治家,或是文学家,或是画家,均不以书法为其专擅;2、来自吴门的宋克兄弟,即“三宋”;3、来自松江的陈璧及“二沈”;4、解缙以及大批的馆阁体书家。当然,这个分类或不科学,因为标准不一,我们这里只为表述和记忆方便。

(明代前期书家分类)

我们把明初书家归为四类,分四篇加以介绍,本篇先介绍上述分类中的第一类书家:

刘基(1311-1375),字伯温,浙江青田人,元至顺元年(1330)进士,后投奔朱元璋,屡有献策(熟悉明代开国史的朋友没有不知道刘伯温的吧,所以说,他最为主要的身份应是政治家),功绩卓著,为明代开国元勋。

(刘基画像)

明初任御史中丞兼太史令,洪武三年授弘文馆学士、封诚意伯。洪武四年辞官,以弘文学士致仕。在明初的政治斗争中,为丞相胡惟庸所构,见猜于朱元璋,死于忧愤。

明代丰坊《书诀》称其“书学智永”,陶宗仪《书史会要》称“公善行草”。从他留存的墨迹行书《春兴八首诗卷》来看,他的行书显然受赵孟頫影响。

(刘基《春兴八首诗卷》局部)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吃潜溪。浙江金华浦江人。元至正中,荐授翰林编修,不就,隐居龙门山著书,历十多年。明初应朱元璋召至南京,任江南儒学提举,兼授太子经书。与刘基常侍玩璋左右。洪武二年充总载官,修《元史》,升翰林学士。洪武九年升学士承旨,以老致仕。洪武十三年,因长孙宋慎坐胡惟庸党罪,安置茂州。次年,在遭戍途中自杀,年七十二。

(宋濂画像)

我们记忆中的宋濂,是文学家,因为上学时,我们学习过他的文章《送东阳马生序》,记下了“苦学”二字。其实他还是政治家,所以,他也不以书法为专攻。

因他是明开国第一文臣,正德中追谥文宪。何乔远《名山藏》称“公自少至老,未尝去书。丰体近视,乃一黍上能作字十余”,极善作细微小楷。他也善行草,清古有法。

王世贞称:“宋太史书……行笔极萧散,而有纯棉裹铁之意,似非规规学步者。”今藏上海博物馆的宋王诜《烟江叠嶂图》后有宋濂七行题跋,用笔结体在赵孟頫与康里巙巙之间。他的书风,在明初有一定的代表性。

(宋濂《王诜烟江叠嶂图跋》)

张羽(1333-1385),字来仪,浔阳(今江西九江)人,涉居吴门。元末为安定书院山长,好著述,文辞典雅。洪武初,以儒征,应对不称旨,放还。又征,为太常丞。坐事窜岭南,未半道召还,自知不免,投龙江死。

(张羽画像)

他的隶书法唐人韩择木,楷书法右军《曹娥诔辞》,行书法《兰亭》。李日华评道:“来仪书法,纤婉有异趣仿佛谢庄月赋。”

这样来说,他只是儒生,书法只是时常弄笔的副产物,也不是专业书法家。而且只活了50多岁,所以,书法也未达成更高成就。

徐贲(1335-1379),字幼文,号北郭生,武进(今江苏常州)人,徙居吴门,元末张士诚召之,谢去,隐于湖州蜀山。吴平,谪徙临濠。洪武八年,征起,奉使晋冀,还授给事殿中,改御使,出按广东,又改刑部主事,迁广西参议,后出任河南左布政使。因征洮岷军过境,檇劳不力,下狱死。

(徐贲画像)

他实际上也不是专职书法家,而是画家,据载他善画山水林石,濯濯可爱。他的小楷法锺繇和虞世南,李日华评:“徐幼文作绘,清润恬雅,所题楷笔,亦秀整端慎,不为沓拖自恣。今得见其草书《泰山纪游》三诗,雄紧跌宕,出入旭、素,无不淋漓快健,乃知古人之不可测也。”我们可以看一下他的书迹:

(徐贲的楷书题画)

詹希元(生卒不详),后更名詹希原,字孟举,号逸庵、丙寅讷叟。新安(今安徽徽州)人。幼从父,官元代。洪武初授吏部奏差、铸印副使,后拔至中书舍人。詹希元未人明时已有书名,少时受业于康里巙巙之门,又曾得饶介传授,评者谓:“国朝大字希元为第一,盖兼欧、虞、颜、柳之法,而有冠冕佩玉之风者也。”,我们已找不到他的画像资料,就不上图了。

詹希元是入明后的第一代中书舍人,在官廷中主要以署书擅名,其时凡宫殿、城门、坊匾,皆希元书。他的“署书于端重严整中,寓苍劲雅秀之趣,是为难能”。

詹希元亦善篆书,“用笔绝类泰不华《王贞妇碑》”,“小字则稍熟媚”,王世贞曾记载:“《法书述》云:‘希原干力本超,更以时趋律缚。’余尝见其正书,极端劲圆颖,而时露俗态。”从他的身上可看到,中书舍人的书法为了适合宫廷的需要,艺术趣味必受到一定的制约,时已初露台阁体之端倪。(其中言论,均引自明人书评,不一一注明)

我们说过,台阁体起源于中书舍人,詹希元是第一代中书舍人。“台阁体”自然当发源于他们这一代人里。

朱芾(生卒不详),自号沧州生,松江(今上海)人。《松江府志》载:“少从杨铁崖游,才思飘逸,工歌章,兼善翰墨。”洪武初,官编修,改中书舍人。对,他也是中书舍人。亦无他的画像资料。

据资料载,他还是画家,擅画芦雁。陶宗仪《书史会要》评曰:“真、草、隶、篆清润遒劲,风度不凡”。

(朱芾的画)

朱芾和詹希元、宋遂同在内阁任中书舍人,他的书法似未沾染庸俗之气,然其作风亦主要来自元代。

卢熊(1331—1380),字公武,昆山(今江苏昆山)人,元末为吴县训导。洪武初以散官起,寻告归。复起为工部照磨,改中书舍人。出知兖州。

(卢熊画像)

他是元末明初的名儒,尝修《苏州府志》,通篆籀之学,著有《说文字原》(也是小学名家,我们的《说文》课程里提到过他)。

据叶盛《水东日记》卷四所记,他出任兖州知州后,向皇上呈奏,指出原官印印文中的“充”字误写得类似“衮”字,上不怡,几被祸,后卒坐累,洪武十三年(1380)死于狱中。

卢熊在元时已显书名,与朱珪、宋克等友善。洪武时,詹希元、解缙以善书通显。卢熊与另一位吴县书家周砥(履道)亦以书名,而官位不及。祝允明《书述》称:“詹、解鸣于朝,卢、周著于野,朝者乃当让野。”

从前举诸家可以看到,除詹希元、朱芾得帝王恩宠外,其他人不论官位高低,几乎都死于朱元璋之手。这些书家的艺术才能大抵被毁于当时的政治斗争。而第一代中书舍人,则在入宫后逐渐改变了原来在元时的艺术追求,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以书法史角度观之,从元代入明的大多数书家,或以元人为基础继续发展自己的艺术之路,或因善书被征入内府,书风渐趋媚俗。这两种类型在三宋、二沈、陈壁和解缙等几位书家身上得到充分反映。

相关内容

中国古人早就知道了地球是圆...
今天我们来厘清一个容易引发争论的话题:中国古人到底知不知道“地球是...
2025-11-25 02:32:59
原创 ...
在提到三国时,大多数人会想到那些历史上英勇的英雄人物,如关羽、马超...
2025-11-25 02:32:50
原创 ...
(一)曹植的重用与曹丕的焦虑 建安十九年(公元210年),曹操任命...
2025-11-25 02:32:13
原创 ...
刘备虽然成功建立了蜀汉,但很多人认为他天生条件不足,根本无法击败曹...
2025-11-25 02:32:09
多家银行挂牌信用卡不良资产
【导读】邮储银行、平安银行挂牌转让个人不良贷款,规模高达21亿元 ...
2025-11-25 02:27:29
“GTA之父”丹·豪瑟承认...
IT之家 11 月 24 日消息,被誉为“GTA 之父”的 R 星...
2025-11-25 02:27:12
中国邮政集团获批经营保险代...
11月24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经...
2025-11-25 02:25:45
超1亿!雷军,突然出手!
小米集团于港交所发布公告表示,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个...
2025-11-25 02:25:21
原创 ...
周五午后交易所大厅的人群散了,显示屏上的红绿灯像寂静的海面投下波光...
2025-11-25 02:24:09

热门资讯

1.7万人竞逐东坡故里 眉山首... 11月23日上午8时,2025蒙牛眉山东坡马拉松暨跑遍四川(东坡站)启幕,1.7万名跑者齐聚岷江之畔...
原创 慈... 提到晚清历史,慈禧太后无疑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存在。她不仅是权力的象征,还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甚至...
原创 下... 镇国至宝,顾名思义,是国家的瑰宝,是历史的见证。这些珍贵的遗物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见证了一个个王朝...
《满族研究》更名《辽宁民族研究... “带着对民族学术研究的热忱和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守,大连民族大学主办的《辽宁民族研究》与大家...
原创 战... 在《隋唐演义》中,宇文成都被称为横勇无敌天宝大将军,以其强大的武力和自信而著称。他认为,除了天下第一...
原创 当... 1970年3月31日,由东京飞往福冈的日本航空351号班机在飞行途中遭到劫持。劫机者是9名日本赤军派...
原创 从... 中国一天之内冒出这么多大事儿! 稀土材料突然被中国科学家点破了天机,象棋世界冠军赛上洋棋手用玫瑰花感...
原创 顺... 顺治帝在年仅23岁时因天花去世,这个年龄相当于现代刚从大学毕业的年纪,实在令人惋惜。然而,尽管他早早...
原创 灭... 秦朝灭亡后,天下纷纷起义,陈胜吴广首先举起了反旗,带头反抗秦朝的暴政。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建立了大一统...
原创 此... 提到这位老人,许多人可能不太了解,毕竟在楚汉争霸的那个群英荟萃、英雄辈出的时代,他并没有太大的名气和...